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周萌 《内江科技》2008,29(3):44-45
清代前期为恢复四川经济,清王朝实施了"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会馆"由此应运而生,遍及城乡,这些装饰精美的会馆以儒家思想为凝聚力,鲜明地烙上了多元移民文化、宫庭文化与民间文化相结合的特点。本文从四川会馆的装饰艺术角度出发,探悉会馆装饰艺术的设计理念与艺术特点,提出了民族艺术与现代艺术相互交融与如何将民族艺术与时代发展接轨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在清初"湖广填四川"大移民中,闽粤移民及其后裔将美洲作物引进到四川。乾嘉之后随着人口的增殖,番薯和玉米开始向丘陵山地地区扩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成为当地主要作物。和北方地区不同,人们采用传统精耕细作的方式,钩虫病不仅感染范围广,感染率高,而且症象严重。  相似文献   

3.
生态移民工程与蒙古族文化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蒙古族文化在近代历史的碰撞中不断的遭到冲击,并在冲击中不断发生着变化,但是,任何一次冲击都没有像生态移民这样彻底。世纪之交实施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政策对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因为生态问题和经济方面的过分强调,使得生态移民方案忽视了这一问题的现实存在。文章就此提出了关注生态移民与文化迁徙的命题,是希望通过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使当地绵延千年的、极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传统能用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得到解释和引导,这对大规模实施生态移民工作和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内蒙古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4.
中国生态移民效益评估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耀锋 《资源科学》2016,38(8):1550-1560
中国生态移民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成因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的不协调性。生态移民政策实施的效果由此也成为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中国生态移民效益评估研究文献的全面梳理,系统分析了其评估对象、内容、方法和结果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研究发现,已有生态移民效益评估研究主要针对中国中西部各省典型移民工程,应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从不同视角对移民效益进行了经济、生态、社会的单因子或多因子考察,重点对移民经济收入变化进行了评估;生态移民效益评估结果虽然受迁入区资源环境容量、移民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移民适应能力等的影响,但评估研究的数据来源、评估方法对评估结果也产生重要影响。未来生态移民效益评估研究要强调对反映整个移民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变化的全面调研,以第三方作为评估主体,甄选适宜的指标和方法对生态移民政策的制定、实施及效果进行全程考察和评估。  相似文献   

5.
由于明朝末年接连不断的战乱、天灾、饥荒和病魔夺去众多人的生命,迄至顺治时期,"蜀民至是殆尽矣",人少地多,田土大量荒芜,社会亟待恢复,以致当时的朝廷不得不决定从外省招募人民,入川屯垦。伴随两湖居民和广东客家人的大量迁入,异地文化也乘势而入。因此,笔者从文化的视角考察湖广移民从客居到土著化的历史过程,实质上是巴蜀土著文化与内地汉族客民文化从碰撞、冲突到调融、整合的过程。研究这种大规模的融入、吸收,最后重新整合当地文化的历史对当代社会也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移民的特点和他们对移居地美国的经济和文化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此外,简要分析并预计美国未来的移民政策。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水库移民安置补偿政策和其它项目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补偿政策之间的差异所引发的各类问题不断突出。本文以四川某实施中的在建航电项目水库移民安置为例,探讨目前我国水库移民城镇化安置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2002年10月底,联合国公布的报告表明,从1975年以来,世界移民的数量增加了一倍,2000年已达到1.75亿人。这一数字中包括合法移民,非法移民以及难民。 报告说,世界范围内移民数量的增长对整个世界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目前移民数量倍增的情况下,移民不仅仅是人口的迁移,而且给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都带来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刘香辰 《百科知识》2021,(21):43-44
历史上,马来西亚是移民大国,由于经济、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发展,大量的外来移民持续流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马来西亚的用工荒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马来西亚教育水平的快速发展和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劳动力市场出现了大量的空缺.许多妇女接受高等教育后,纷纷加入就业市场,家庭佣工的数量逐渐减少.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等周边国家,由于政治不够稳定和经济发展缓慢,人们希望到马来西亚寻找就业的机会,这使得大量外来劳动力涌入马来西亚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多元文化中的民族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 ,它不可避免的民族问题造成了其多元文化现象。本文从加拿大的土著民族、法裔民族及地位逐渐升高的其他移民民族三方面讨论了多元文化的成因及现状  相似文献   

11.
杨友 《中国科技信息》2005,2(19):231-232
本文总结了张家界市库区移民贫困问题的表现,系统概括了造成库区移民贫困的政策、体制、经济和社会学方面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库区移民贫困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少数族群的移民创业者而言,外来劣势与资源匮乏是一个基本事实,有效的战略选择是移民创业企业获得创业成长的关键。本文聚焦于民族飞地战略、主流市场战略和跨国市场战略,系统地对比分析了移民创业三类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及结果。从移民创业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来看,微观层面的社会身份认知和创业者自身资源禀赋是决定其战略选择的关键,宏观层面的制度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是主导战略选择的重要推动因素,而不同的战略选择会导致新创企业成长路径的演变。本文对移民创业战略选择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回顾,深化和扩展了战略与创业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3.
非自愿移民经济再发展:基于人力资本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对于非自愿移民的研究多是关注制度安排和安置环境对移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则是重点探讨移民自身的人力资本在其经济再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改革开放后中国劳动力市场发生着重大的社会变迁,对于非自愿移民来说,这种变迁集中体现为移民的发展不仅受限于经济制度和政府政策,其自身所具有的人力资本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丹江口库区和巴东三峡库区的抽样调查,本文重点对影响移民经济恢复的人力资本因素作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因素对移民的经济恢复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和非移民相比,一些人力资本因素对移民的经济恢复失去了效用,并且不同搬迁时间的移民的人力资本失灵状况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在搬迁初期移民的人力资本失灵更为严重。在劳动力市场较为完善的条件下,人力资本才能对移民经济发展发挥更好的效应。  相似文献   

14.
在工程建设中,移民征地工作一直是工程实施的重点和难点。移民及其安置不仅是一个经济补偿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人口、资源、环境、民族、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本文旨在分析刘家道口水利枢纽工程的征地移民特点及其安置对策。  相似文献   

15.
包头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移民文化对包头城市的发展影响极大。移民推动了包头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开拓、进取的移民精神造就了包头城市发展的辉煌,使包头由一个塞外小村落发展成为"草原钢城"、"世界稀土之都";多元而丰富的移民文化还铸就了包头城市的包容和开放,成为包头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6.
西部属于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相对缓慢,文化消费的增速滞后于经济发展,尤其农村。如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农村公共文化的发展持续渐近,让农民充分享受文化服务带来的福利以及良好影响,直接影响到四川新农村的建设、农民基本文化权利的保障以及农村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本文从四川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提出了适合本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河套地区的室内设计,往往盲目复制现代经济发达地区的设计符号,丧失了鲜活的地域性。河套文化是游牧文化与黄河文化融合的产物,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历史上数次大移民,尤其是清末民初晋、陕二地向河套地区移民,开发了河套地区的农耕文化,河套民居随之从蒙古包为主逐步迁移到以晋、陕特色民居为主,形成了独特的室内设计风格。继承、发扬传统室内设计风格,可使河套地区的的室内设计继续保持自己的特色,在当代室内设计领域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8.
翻译活动是一种动态的活动,不同时期的翻译作品受特定社会历史、文化及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刻画上时代的烙印。本文研究翻译过程中意识形态因素对文本选择、理解以及译者采用翻译策略方面的影响,并揭示文学翻译的历史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李新  张治中 《科教文汇》2008,(26):239-240
翻译活动是一种动态的活动,不同时期的翻译作品受特定社会历史、文化及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刻画上时代的烙印。本文研究翻译过程中意识形态因素对文本选择、理解以及译者采用翻译策略方面的影响,并揭示文学翻译的历史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远古历史时期的汉江上游生态资源繁盛,随着人类历史发展,人类进入文字历史以来,汉江上游的生态逐渐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并不大,在近几百年以采,尤其明清时期大量移民进入汉江上游大规模的垦殖活动以及近代以来极端缺乏植被恢复和保护是造成汉江上游生态资源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