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两年来,济南军区某武器仓库新闻报道工作年年被军区、分部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一批报道骨干脱颖而出,仓库成厂远近闻名的写作“人才库”,这其中仓库主任张振山关心报道工作功不可没。组“班子”:先干起来再说1992年12月,张振山到仓库任职时,仓库在中央级报刊上从来没有见过稿,省币报纸也很少露面。在库党委会上,他建议成立一个业余报道组。有人担心缺人才,恐怕是搭起台子没人唱,张主任却不这样认为,他说:“关键是我们要选好苗子,热心培养。我们当兵前会干啥?现在不是都能独当一面!什么事不要求全,先干起来再说。”…  相似文献   

2.
去年初,久体写作之志的李树耀调到107医院任政治处主任。管报道工作首先自己要懂得报道,于是,他开始朝着新闻写作成才的目标冲刺。节假日,他把自己关在家中看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新闻写作知识,边学边实践,稿子一遍一遍地写,三番五次地改。有人劝他说:“老李啊,你快是40岁的人啦,还吃这些苦干啥?搞新闻可不是件容易事。”他笑笑没有回答。几年汗水几多情,辛勤换得硕果来,经过孜孜不倦地努力,他的处女作终于问世了,那是一例发表在军区报纸上的消息,虽然全文不过300多字,却给他写作带来了动力。他捧着那张报纸爱不…  相似文献   

3.
陈思宇从小就酷爱写作,由于偏科,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的他在社会“闲置”了几年后,开始写作。《异人傲世录》开始是在网吧写成的,“当时网吧环境很差,每晚写两三千字,错别字都不改就往上贴,也很少回头看看前面写过的章节,”陈思宇说,这样的创作环境持续了半年。其实当时很多玄幻小说的作者和他的经历差不多。为了补充自己,后来陈思宇考上了四川成都大学的广播电视与新闻传播专业。他认为写作前后四年中自己有很大变化,有许多转折,再回头看四年前写的文字会觉得很傻,也很不成熟。  相似文献   

4.
在这个人才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们都说成才难,要自学成才更是难上加难,然而南京政治学院警通连一级士官茆金辉却硬是凭着自己的一股拼劲和钻劲成为宣传基层、报道基层的一把好手。从当兵的那一天起,茆金辉就给自己订了一个目标,要珍惜在南政院当兵的机会,借助良好的师资条件和文化氛围,争取学有所成、学有专长。一开始他从研究报纸入手,一字一句地分析别人报道的写作方法、报道角度,接着他开始自己尝试着写一些小文章。文章寄出去不少,可一篇篇都如同“石沉大海”。还是新兵的茆金辉急了,他拿着自己的十几篇“得意之作”敲开了学院新闻系老教…  相似文献   

5.
刊中报     
姐夫劝我别丢笔(散文)李坤记得当兵第二年年底,是我第一次探家。半个多月的假期转眼即逝,临走那天,姐姐一家送我登上了汽车,当汽车启动的瞬间,一向很少说话的姐夫突然对我说:“小弟,啥时候也不能丢下手里的笔,要继续写稿呀!”听到这话时,我愣了半天,因为姐夫是个斗大的字识不了几个的地道庄稼汉,加上内向的性格,他平肘很少言语,就连这次探家,他和我总共也没讲三句话。我当兵前曾在家给县电台写过稿,到部队后,又写了许多稿件都不见登,觉得自己不是摘报道的料,一度想放弃写稿。所以,这次探家期间,也概不谈写作之事。姐…  相似文献   

6.
回想初学写作时,我把多写多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认为“熟能生巧”,只有多写稿才能多上稿,也才能提高写作水平。所以,我坚持每周写3至5篇.有时一天就写两三篇,不久果然陆陆续续出来了一些“火柴盒”、“豆腐块”,为此领导还表扬了我。几年过去了,可回过头来看,并不令人理想,因为发表的与发出的悬殊较大,更不用说什么重头稿子了。这使我一度陷入困境和苦恼,为什么写作水平上不去呢?原因在什么地方?一次,组织推荐我参加了上级举办的新闻骨干培训班。来自各新闻单位的“老记们”给我解开了这个谜:这就是平时只注重了多写,见啥…  相似文献   

7.
我爸爸李金铭1947年参加革命,在1949年渡江作战中光荣入党,他当过战斗员、工作员和宣传员。战争年代舍生忘死。和平时期忘我劳动。酷爱写作,心系报道。爸爸干啥写啥,走到哪儿写到哪儿,写报道成了他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在部队服役时,写战斗、生产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等,文章  相似文献   

8.
我是从1990年7、8月份开始新闻写作(?)至今己在地区以上新闻单位发稿20多篇,其中省级13篇。在近一年的写作实践中,我体会最深的是:要写好新闻一定要抓准“新闻眼”,选择最佳角度。我开始写新闻时,凭着满腔热情,见啥写啥,有时一坐一个通宵,写完就往报纸、电台投,结果很多稿子都如召沉大海。过了一段冷静下来,细细思索,拿自己的稿子与报纸电台上发过的同类稿子相对照,发现自己写的新闻事件不是新闻价值不大,就是没有什么新意。向老同志请教,他们告诉  相似文献   

9.
8年前,江苏一家报社的一名编辑在给一个叫李玉银的函授学员写鉴定时,特意加了这么一条评语:该生在写作方面很有发展前途。8年后的今年,此语真的得到应验:李玉银当上了北京军区某高炮旅的新闻干事。李玉银是1990年3月从山东利津县来到塞北军营的。部队火热的生活激发着他的创作欲望,新训期间,因在被窝里打着电简写稿的他被班长善意地“克”了好几次。1991年3月,他调进了政治部报道组。能有一个专门从事写作学习的环境,这对李玉银来说如鱼得水。文学创作和新闻写作完全是两码事,他写的新闻稿件一次次被新闻干事“枪毙”了。于是他首…  相似文献   

10.
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检验科副主任植风海从38岁开始涉足新闻界,在医疗岗位上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疗养院的新闻报道工作。近两年,他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中央级报刊上发表文章34篇,多次被军区、军区后勤及分部评为湘讯报道先进个人,并荣立三等功一次。由一名地地道道的“门外汉”成为一名业余新闻报道工作的丰产“专业户”。初中未毕业的植风海,从小酷爱文学,特别是对新闻记者有一种强烈的崇拜感。当兵后,他自费买了许多新闻写作方面的书籍,抽空就看,有时间便坐下来写几笔,总想有一天自己能成为一名新闻记者,当一名…  相似文献   

11.
星期六的下午,随手拈来一张《战友报》,竟发现有两篇文章,分别署名为崔振林、崔振海。出于好奇,我找到崔振海一则和,果真二人竟是亲哥俩!1989年8月考入石家庄陆军学院的崔振林,在学习写作课时,由于老师向学员推荐了《新闻与成才》,使他沾上了写新闻的“瘾”。谁知,穿了40余篇“佳作”均未被采用。看来“硬拼”不行。于是,他又报名参加了解放军报社办的新]闻函授班。在学中写,在写中学,功夫不负有心人,1990年5月的一天,《河北日报》刊登了他的“处女作”。他将“豆腐块”大的文章寄给了在张家口某弹药库当兵的弟荣崔振海。偏…  相似文献   

12.
吴福鸿,今天终于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用手中的笔一辈子沉歌最可爱的人。不容易呀,4年多来,他共在省级以上报刊见稿500余篇,连续4年被济南军区输卫报》评为“优秀通讯员”,连续3年荣立三等功,他所在团的报道工作连续4年名列全师第一,去年又被集团军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他家在皖南山区,很偏僻,连寄封信都要跑到15里外的小镇,高考落榜后,他一满眼泪也没流,回到了山里。白天,把汗水撒在庄稼地里;晚上,把汗水撒在方格纸上。他听别人说,当兵的寄信可以不要钱,于是,他想起了当兵。穿上了军装,不久他便很幸运地调…  相似文献   

13.
年初采访“停试”后的中国核试验基地,稿子没来得及写就参加解放军报社第30次记者全会。会上,社领导和记者部又要求攻一攻短新闻写作。我想,“落实会议精神”,不妨就从这组未完成的札记开始。这样一动笔,真还新感受不断。1、再短也能写成篇本报规定消息(新闻)不超过800字。过去总觉得牢不够用。这次想写短新闻,觉得800字还长。那写多少字?遂打开笔记本电脑。往屏幕上一数,25个字X22行=550字。为了方便,就照着这一张“纸”写吧。第一篇写下来,觉得没丢掉啥。写到第3篇时,又长了。但因为是自己定了短字数的还是决心压下来。这…  相似文献   

14.
田廷方是济南军区第148医院药械科的一位助理工程师,知情人都说,他长着“第三只眼睛”。在写作的这块园地卫,他硬是凭着比别人多长了一只的“新闻眼睛”,先后采写了《嫁给当兵的不吃亏》、《为了三十六年的心愿》等十余篇稿件在地方省级和军区报刊获奖。作为一名业余新闻爱好者,他勤奋求索,笔耕不辍,人们不难看出他在新闻写作成才道路上执著追求的足迹。“爬格子”的生活的确很苦,田廷方怎么也没想到在1988年的一个偶然机会,居然使他这位修理技师也“玩”起了笔杆子。而这笔杆子虽轻,“活儿”匈那么沉,那样艰苦,对他又有那么大…  相似文献   

15.
某炮兵旅政治部主任吴红兵当主任两年多来,从本部向上级机关输送了11名搞报道出身的“笔杆子”,可他手下仍人才济济,请看他的生“才”之道。“就地取才,精心培养”,是吴王任的生“才”之道。战士时天存因“写作基础一般”,一直没能进报道组。吴主任主任后,通过和小时接触,发现他虽然写作基础差,但有潜力可挖。就把他调进了报道组,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摄影、写作经验传授给他。有一次部队抢险救灾,吴主任不顾关节炎,站在没膝的水望,边给小时打伞“保驾”,边给他讲抓拍等技巧,使他受到了一次实地锻炼,拍下了许多难得的镜头。当夜…  相似文献   

16.
我过去是个文盲,一个大字不识,连自己姓的三横一竖那个“王”字都写不上,别说写稿子了.打从—九五○年起.我们新胜乡一开始扫盲,我就积极参加学习.有了点文化,可也不多.心里捉摸着怎样把学来的用上,就是不敢写.团支书战汗庭到县里开会,报社和他说,要大力发动青年写稿, 战支书就来动员我.我说:不行!我连啥叫文章都不懂,那能写稿呢!说话好说,一写就很别扭,啥字都有,写这字忘那字,蹩了满脑袋汗也  相似文献   

17.
“他压根就吃不了新闻这碗饭!”几年前,一些人这样嘲笑串进科。‘’当兵5年发表新闻300多篇,获奖证和一大深。那才是块干报道的料!”几年后,那些人又这样夸奖他。如今中进科已入了党、提了干、胸前挂了两枚三等军功章Q1989年春,中进村投身到位于古都洛阳的一座绿色军营,成为这里的一名工程兵。在波涛急流的黄河上,他领略了河水的怒吼;在炊事班的锅台旁,他受到几番烟与火的洗礼;在援建施工工地上,他饱尝了几多炎日下汗流使背的滋味。这年,团里报道骨干青黄不接,当了一年新兵的地,被借调到团报道组。开始,他给新闻干事抄稿子…  相似文献   

18.
新闻文体写作创新之三:多面式报道。 这种多面式报道是在一篇稿件中反映多方面的情况,改变传统的单一方面的报道。所谓单一方面报道,写成绩便连篇好话,写批评就一片“指责”,写揭露又一无是处。总之,非坏即好,非好即坏。有时提倡既报“喜”又报“忧”,也是报这个单位的“喜”,又报那个单位的“忧”。在一篇稿件里报道一个单位或一个人,就很难看到既有“喜”又有“忧”了。多面式报道却做到“喜忧”同报。请看新华社1988年8月14日播发的一条消息,报道歹徒闯进广西大学行凶的事件,既写了该校副校长面对歹徒行凶而逃离现场…  相似文献   

19.
硕果累累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张跃林的剪报本,成果令人振奋。他从1980年秋天入伍后在通信连当兵时开始业余报道,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人民武警报》等报刊电台发表新闻作品2000余篇,其中,有数10篇稿件被评为优质稿和获奖,荣获30多个荣誉证书,先后3次立功。失败不馁张跃林人历时是高中毕业生。在业余新闻报道中并非一帆风顺。在河南省军区通信连当通信兵时他凭着自己爱好文学写作的浓郁兴趣,毅然选择了业余写作这条路。白天,他参加正常的执勤训练,晚上,刻苦学习,奋笔疾书。多少个日日夜夜,他记不清自己写了多少稿子…  相似文献   

20.
我1969年在部队当兵时就和通讯报道交上了朋友。初学写稿时,热情很高,看见好人好事就写,一坐下来就写到深夜。稿件投寄出去后,就盼着被采用。可是,一天天过去了,发出去的稿件都如泥牛入海,有去无回。这时,一些人的风凉话也来了:“他想当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