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理解教育建构了自己独特的道德教育理念.这些理念包括理解即德行的德育内容论与德育实践论.“善解入意”的德育基质论,“将心比心、体贴关怀”的德育方式论。“学校道德场”的德育建构论等丰富的内容。它改变了以往学校单一的、说教式的、教条化的道德教育模式,成为构建理解型学校德育模式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推行“开放式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开放式道德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是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是道德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推行“开放式道德教育”。必须加强比较研究,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更新教育观念,坚持道德教育的主导性,实现德育社会化,体现自身特色,以期达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作者首先分析了“树魂立根”这一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指出了“树魂立根”这一德育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对高校艺术教育规律进行了探讨,指出高校艺术教育属于“深层审美教育”,它与“树魂立根”的道德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决定了艺术教育促进“树魂立根”的道德教育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指出必须放弃功利主义的德育观,在艺术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树魂立根”的道德教育及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生活德育论——幼儿道德教育的科学实践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德育”是“生活教育”之题中的应有之意,生活德育论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灵魂,生活内涵、实验思想及改造的心理学基础决定了生活德育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解读生活德育论,对正确把握幼儿道德教育的基本特征、幼儿道德发展的主要特性,深入理解幼儿道德教育的心理学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观点集萃     
《中国德育》2007,2(5):93-94
大学德育低效与制度伦理的缺失;论清末民初新旧德育观的博弈;道德教育目的的实践生存论解读;知识人与道德人:敌人、盟友抑或其他——《论科学与艺术》的现代教育意蕴;“比德”与现代高校德育  相似文献   

6.
学校必须重视和加强课堂道德"渗透"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道德教育要取得成效,主要依靠教师通过为数不多的课堂德育课程进行直接的“灌输”教育是不够的,更何况我国传统的“灌输”教育方法有其不足之处。我们必须重视在德育课程以外的其它学科中加强道德“渗透”教育。一是重视通过开设大量的人社会科学课程进行道德“渗透”,即寓道德教育于人社会科学教育中。二是重视在专业课程的教育中进行道德“渗透”。这样有利于智力和道德的同步发展,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7.
教育具有有限性--对"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的一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含义是教育具有有限性。将教育责任无限扩大并单纯归为教育系统的观点是“教育万能论”在当代的翻版。它混淆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的无限性。教育的有限性表现在教育系统的结构一功能的有限性、教育有受限性、教育的历史局限性等方面。教育不是无能的,却也不是万能的,教育不应对社会负全责。  相似文献   

8.
"人化"教育--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化”教育的主旨在于实现教育中人性的复归,使教育真正成为关注人、理解人、尊重人、发展人、享用人的活动。人本主人心理学和严重异化的道德教育的历史与现状为“人化”教育提供了理论上的参照和实践的启示。实施“人化”道德教育必须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性,从根本上改变德育的“转化”观念;摒弃以培养英才为目标的德育模式;塑造平民化的自由人格;重新审视“德-得”关系,建立新的义利观。  相似文献   

9.
杜婷 《陕西教育》2008,(10):79-79
一、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及竞争、创新意识的形成 学校道德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及学校道德教育的地位,在学校中人们听到或者看到最多的是.“德育为首”“德育第一”“德育主导”等的口号或标语,这些都足以说明道德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位置。那么道德教育的内容都有哪些呢?实际德育内容是根据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德育任务、当前的形势和青少年的品德水平确定的。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主要包括党的基本路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等。  相似文献   

10.
道德教育包括技术性和规范性的训育即德育,同时还包括一种信仰教育的"道育",其中,后者是道德教育之根.对于转型时代的中国社会道德教育问题,儒家"万物一体"论不仅可以为个体奠定道德教育之"根",同时还可以成为社会的价值纽带.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在我国已有 20多年的发展历史,要大力发展,有必要就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探索。高职学生德育总体目标与高等教育一致,要认真贯彻教育部下发的《德育大纲》,主要任务和内容应有针对性地确定。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其自身基本特征和原则,有五个应注意处理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它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德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对大学生德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创新,应注重提高大学生德育的实效性,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学智育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智育中的德育因为其具有的强牵引性、隐蔽性和客观性,而表现出独特的教育优势。为了充分发挥大学智育的德育功能,要抓好四个环节的建设内容和内外兼修、双管齐下的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14.
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高校德育面临着重要的转型。新时期高校德育应在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指导下,克服传统模式的弊端,走出一条创新之路。高校德育的创新必须树立“大德育”的观念,发挥学生和德育工作者的创造性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把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高校德育应利用多种途径,形成全方位德育面貌。具体包括:强化承载教育性的课堂教学;完善以自治为核心的学生管理;重视学生指导中德育职能的发挥;围绕育人目标,开展各类活动;营造富有感染力的学校道德环境。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学校德育体系建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德育体系建构,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新理念,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落实到德育实践中,注重学生主体精神和个性化培养;以求实的态度、开放的胸襟和视野.构建多元化、协调、和谐的德育网络;优化德育途径,构建载体多元化的学校德育体系;创新德育的管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德育工作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某些原因依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的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讨论了在当今时代里应如何加强高校的德育建设的问题。即德育工作应与时俱进;德育工作应具有针对性;德育工作应注重实效性;德育工作应具有主动性。从这四个方面上下功夫,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九五”以来德育研究课题的分布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研究对推动德育实践,保证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根据对“九五”、“十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所制定的课题指南和批准立项的课题目录等资料的粗略统计与分析,发现了近十年来学校德育研究的重点、热点和规律以及存在的问题,对于未来德育研究提出如下建议:德育理论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德育研究对象要包括全体未成年人;在德育的途径和方法上还要继续探索和创新;德育内容的研究要注意关注德育实践层面的新问颗而有数开展:德盲研究队伍要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19.
德,是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总称。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体系。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以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要素系统为纬,以小学德育、中学德育(中职德育)、大学德育(高职德育)等层次系统为经,进行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构建全程、全面、全员可操作的学校德育体系;二是加强德育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三是重视学校文化和中国德育馆建设。  相似文献   

20.
德育方法改革相对滞后和德育工作者长期以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是导致网络冲击校园时中小学德育工作全线溃败的重要原因.网络给德育工作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为学校加强德育工作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德育工作者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让德育工作进网络,并积极构建网络德育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