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谈中学语文教学法学科的理论研究与应用训练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高和风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具有语文专业特点的应用理论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培养、训练学生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增强其从事语文教学的能力与信心。中学语文教学法是高...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学法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培养、训练学生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增强其从事语文教学的能力与信心。中学语文教学法是  相似文献   

3.
一、对本学科教学现状的分析中学语文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高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它是一门具有中文专业特点的应用理论学科。它主要有三大任务:传授语文教学的理论知识;训练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树立从事语文教学的决心和信心。其中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最为重要。因为,理论的传授主要是服务于能力的培养,专业思想教育也主要是通过能力训练来进行。因此,本课程应以能力训练为纲来构筑自己的教学体系。然而,随着教育教改的不断深入发展,根植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这一“应用理论”学科,无论是在教学还是研究上均有重理论轻实践的…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法课素质训练谈张颖中学语文教学法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它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规律和方法的应用理论学科,为语文教学实践提供直接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技术,为师范生将来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提供基本的理论知识,进而培养他们的从教基本技能和教...  相似文献   

5.
中学课堂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由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决定的。中学语文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能力的形成一方面是实践训练,另一方面,掌握语文运用的规律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后者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重要条件,是学生语文实践训练的指南。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的培养Et标是:培养学生终身从事语文教育的专业思想;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简称“双基”);训练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能力。为更快、更好地达标,本人在改革教学中,总结出“4、3、2、1”教学法。  相似文献   

7.
孙春花 《考试周刊》2011,(51):37-37
语文既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要使初中学生具备解决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要使学生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平日教学中就必须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就必须变课堂为学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实践,使之掌握好运用好这一工具,日渐提高语文素养,这是实施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材教法》是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应用理论学科。进行这门课的教学和研究既要强调理论的探讨,力求揭示语文教学的规律,也要重视实际的应用,安排好训练,使学生掌握语文教学的技能,培养语文教学能力。 理论要有系统性;训练要求系列化。训练系列化的问题,在《语文教材教法》的教学中尚未提到议事日程,还有待我们进行开拓性的研究。本文拟就有关的两个问题作些阐述。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中学语文教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科.语文学科具有明显的工具性。这门学科要向学生进行全面的语文训练。这种全面训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包括对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现代语文课的教学.除着重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的能力外.还要肩负培养人文素质、发展个性特长的任务,这是和其他所有学科都不同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高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具有专业特点的应用理论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结合中学阶段语文学科的特定内容和教学要求提供作为一个合格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的规律性知识,指出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科学途径。它在中文系整体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假如我们把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培养出来的学生比做一个“产品”的话,那么,学校里所开设的各门基础课专业课的教  相似文献   

11.
重学行导强化训练环节李淑霞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的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这门学科既具有理论学科的特点,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性质和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掌握语文能力的客观规律,教学过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式方法等。”①并...  相似文献   

12.
论《中学语文教学法》实践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一门主要必修课.作为师范教育本科学生的专业课,它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理念,增强从事语文教学的责任感,培养从事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通过"增加选修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积极开展实验,建构实践模式;提倡多媒体教学,提高实践效果;联系中学实际,增强实践意识;改革实习制度,强化实践训练;开展科研活动,培养实践精神"等实践环节,以促进"教学法"课程新的理论体系的构建,帮助学生培养驾驭教材、组织教学、研究教育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杨金红 《考试周刊》2010,(57):47-47
语文既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又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进行全面训练,从而提升语文素养。而小学阶段又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重要起点,对提升学生各个方面语文能力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王瑞平 《甘肃教育》2001,(10):30-30
中学语文是一门与审美教育关系密切的学科。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的过程,也是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审美教育过程。认真研究并解决好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问题,对于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的文、道关系,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对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现状的分析其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社会环境的多元化和负面影响冲淡甚至抵消了语文审美教育的效果。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利益不断调整,社会矛盾不断整合,国民素…  相似文献   

15.
三十年来,中学语文教学走的是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和语文工作者象接力赛一样,一代一代地不断实践、不断研究,为培养建设祖国的合格人材,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们从正反两个方面,努力探讨语文教学的规律,为加强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性、科学性、系统性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来,广大教师思想解放,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不论是在教学实践方面,还是在语文教学理论研究方面,都出现了空前未有的生动活泼局面。但是,由于语文课自身的复杂性,语文这门学科存在的许多问题几十年来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语文教学至今仍称得上是个“老大难”问题。为了便于关心这项事业的同志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究,现把当前语文教学研究中几个主要问题的意见辑录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们从1985年开始的语文教育学三基教学体系的构想与实验,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在对这一理论加以总结,把我们的认识、作法作一简要介绍,或许对语文教育学的研究能起一点补充作用吧.一、三基教学体系的构成构成依据 以培养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为出发点,根据语文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理论学科的特性,旨在为中文系学生从事未来中学语文教学工作打好基础.总体结构 由语文教育学基本理论系统、中学语文教材与教法系统和基本技能训练系统三个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的复合体构成.语文教育学基本理论系统由语文教学性质论,语文教学目标论,语文内容论,语文教学原则论,语文教学过程论,语文教学方法论,现代中学语文教师论等七个部分组成.中学语文教材与教法系统以初中语文教材为根据,由阅读教  相似文献   

17.
刘春梅 《考试周刊》2009,(48):68-69
口语交际是人们日常交际的重要交往方式.语文作为一门工具学科,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田语交际能力十分重要.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语文教师应根据中学语文新课标的要求.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式和途径,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习惯,是经过反复实践和训练形成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培养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是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又一重要课题。在语文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八个方面加以培养。  相似文献   

19.
习惯,是经过反复实践和训练形成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培养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是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又一重要课题。在语文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八个方面切实加以培养:  相似文献   

20.
本文联系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教学目标的规定,从分析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入手,联系教育学、心理学有关理沦,深入思考和研究了语文教学实践与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标的背离。指出:语文教学实践与教学目标的背离是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面对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师应认真反思语文教学实践,摒弃不符合语文教学目标的认识和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全面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语文教学质量产生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