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直播软件等全新的媒介加快了信息的传播,它成为当代大学生重要的人际交往方式之一,并与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互相影响,使大学生呈现虚拟化的社交趋势。  相似文献   

2.
社交媒体作为一种新媒体形态,已成为大学生社会生活的重要平台。随着大学生们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不断增多,过度使用的负面影响正在凸显。本文通过"使用与满足"理论来分析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需求动机,置于人际交往视域下分析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并探究合理利用网络虚拟社交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王亚芹 《报刊之友》2014,(9):123-124
目前,集通讯功能和移动互联网于一体的智能手机,以其便携性、及时性、互动性强等特点与大学生群体追求时尚,崇尚创新的需求不谋而合。手机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大学生群体在人际交往时如何运用手机媒体,手机媒体在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产生了哪些影响,都是值得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充分发挥手机媒体的积极作用,同时针对消极影响提出对策,力求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献计献策是本文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4.
手机媒体强势崛起,迅速影响和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青年对于手机媒体的依赖性日益增强,手机媒体在交流方面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对于传统式人际交往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人际交往能力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技能与素质,社交能力与人际关系也引起社会越来越广泛的重视。高校应紧抓学生现状与特点,积极帮助其认识到手机媒体对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并加以引导,在大学生中树立正确的手机媒体使用意识,使现代科技在生活中发挥真正的有利作用。本文以西部某高校为例,通过聚焦手机媒体各发展阶段对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促进与抑制,探究媒体大环境的影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有效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5.
WEB2.0技术的革新发展,使以QQ、微博、微信、人人网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日益紧密,而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体的普及应用,将社交媒体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放大。其中,大学生群体利用手机接触社交媒体的频率和时间不断增加和延长,手机社交媒体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种信息传递和交流沟通的平台。为了进一步调查大学生对于手机的使用状况,分析研究"手机依赖"情况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本文以大连市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记录及相关的资料整理,旨在对大学生使用手机接触社交媒体过程中出现的负面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并针对出现问题给予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手机早已不是新的沟通工具,却是目前大学生应用最广泛的新兴媒介工具,使大学生手机社交APP的使用情况成为一个新的调查领域,笔者通过对上海理工大学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从接触、使用、信任、依赖等维度,研究了目前上海大学生手机社交APP的使用行为。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使用手机社交APP处于尚且理性状态,多数大学生利用这些APP进行新闻信息获取、进行即时聊天交流,他们没有对这些APP产生过多依赖,并认为手机社交APP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人沟通。  相似文献   

7.
社交媒体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当下的媒介环境,大学生作为社交媒体的主要使用者,对社交媒介产生了极大的依赖。由于社交网络场域下的人际交往具有匿名性等特征,过度依赖线上人际互动会造成现实人际互动能力的降低,出现与社会隔离的情况。因此,针对大学生“社交”成瘾的现实,一方面大学生自身要学会正确的接触和使用媒介;另一方面,学校和社会应通过给予更对的媒介素养的教育从而改善大学生的媒介使用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初步编制了一个手机功能使用量表,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在随后的调查中发现,手机的网络社交功能成为最受大学生亲睐的功能。专业、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和每日使用手机时长与网络社交因子具有正相关关系;恋爱状况与手机的通讯交流因子具有正相关性;性别与时间管理因子也具有相关性。此外研究还发现男生更常使用手机的工作学习功能,而女生则更偏重网络社交功能。值得关注的是,本研究发现手机传统的接打电话和收发短信功能已部分地被即时通讯和网络社交功能所替代,而大学生对手机的学习工作功能的利用程度还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9.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社交学院针对大学生使用手机习惯开展了一系列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手机使用习惯、使用原因、对手机功能的认知、媒介使用情况、社交习惯等内容,试图从中分析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特点。笔者在该项调查中,着重分析男女大学生在手机社交方面展现出的不同特点,形成性别与手机社交需求相关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0.
邵泽东 《今传媒》2021,29(4):121-123
手机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不可缺少的物品之一,各种以手机摄影为噱头的社交软件也层出不穷。本文主要从手机摄影操作实务的角度,来探讨在新兴媒介环境下,用手机进行摄影创作时的拍摄特点和功能,以及对手机摄影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与传统器材的差别等方面展开论述,试图对手机摄影与其拍摄的特点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大学生作为博客、播客、微博、SNS社交网站的主要使用群体,其人际交往模式也在不知不觉受到新媒体的影响。当今学生逃课,玩手机等课堂行为失范现象已愈演愈烈。面对这一状况,应从高校管理制度入手,加快高职教学改革,加快更新教师知识体系,加强与学生沟通,积极传播正向价值观,打造为社会发展输送合格人才的高职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陌生人交友软件成为年轻人群体中流行的新一类的手机应用。它所提供的即时交友服务,一定程度上扩展了社交范围,为陌生人之间的相识提供了便捷途径。但由于网络媒介自主性、开放性、隐蔽性的特质,传播过程中时常存在较多有关于性暗示的信息,存在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与行为的可能。本文通过对陌生人交友软件对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与行为影响研究,分析陌生人交友软件使用行为、心理以及结果,从而把握大学生在陌生人交友软件与婚前性行为的相关规律,增进对大学生群体婚前性行为的了解,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陌生人交友软件并为网络信息传播的良性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黄青燕 《新闻记者》2022,(2):F0003-F0003
新时代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逐步建立、发展与扩张,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实践、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和价值观念。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应当充分重视校园社交网络传播的分析研究,更加科学、专业,切合时代发展趋势地总结大学生思政教育策略。张瑜编著的《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研究》(2020年8月1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以网络社会的崛起与发展为背景,对当前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展开系统且专业的研究,有助于开拓新形势下思政教育的新思路与新路径,优化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背景与问题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使用交友和社交网站的网民达到1.24亿,其中20至29岁的用户占52.6%①.美国Pew Research Center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79%的成年人使用互联网,18至35岁的社交网络使用者占48%②,其中,大学生成为社交网络使用的主导力量.当代大学生被称作"数字原生代"或"数字人"③.新兴媒体也将大学生作为其主要目标受众,社交网络更是改变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模式.基于此,对大学生群体的社交网络使用动机、习惯的调查研究十分重要.中美大学生因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存在差异,使用社交媒体的动机、习惯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邓芷君  朱秀凌 《新闻知识》2023,(2):45-52+94-95
随着社交网络成为大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大学生通过社交网络进行网络医疗众筹行为也日益普遍。本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以39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大学生在社交网络新情境中社交网络使用对其网络医疗众筹捐赠意愿的影响,并揭示社会网络、人际信任和共同目标这三个维度的社会资本在影响机制中发挥的效应。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社交网络使用强度对其社会资本和网络医疗众筹捐赠意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社会网络、人际信任和共同目标对网络医疗众筹捐赠意愿也存在显著正向作用;同时社会网络、人际信任和共同目标在社交网络使用强度和网络医疗众筹捐赠意愿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手机功能日益多样化,手机媒体成为第五大媒体。即时通讯、社交娱乐、新闻资讯、购物、打车、旅游等功能深受大学生欢迎。手机媒体发挥正面作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本文立足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将大学生对手机媒体的需求进行了调研,针对其中凸显的各种问题提出对策,旨在发挥手机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宁波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N=481),探讨青年大学生的新媒介接触情况和新媒介对当代大学生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是新媒介的积极使用者,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介成为青年大学生与外部世界链接的重要渠道.新媒介对大学生的学习、社交行为等方面影响较大.大学生的新媒介使用对传统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挑战,重新建构了课堂的空间意义;大学生的新媒介使用对其社交行为具有一定积极的作用,它巩固和强化了大学生的日常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18.
研究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行为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现在,互联网及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所催生的新型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一个蕴涵着社会文化传播与交流、社会群体心理、社会群体生存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关系等多种复杂语义的新型传媒与社交生态网络,使人们的信息交流变得更加直观、便捷、及时和广泛,这也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而且从思维方式到价值取向、从审美情趣到生活礼仪等日趋个性化和多元化。这一切都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中的"低头族"现象愈演愈烈,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如何消除这一现象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成为各大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对大学生中的"低头族"现象进行分析,明确其产生的社会、学校和个人原因,并从加强大学生的自制力管理、增强教育的活力和感染力、积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营造丰富的校园文化等方面积极应对,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消除不良习惯,科学理性地使用手机,从而引导他们健康成人成才。  相似文献   

20.
手机媒体是大众传播媒体家族中年轻的一员,围绕手机媒体展开的研究也时常见诸专业刊物。本文专取手机短信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对全国52个城市的58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11名受访者的访谈,试图从传播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互动关系的角度,探讨手机短信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的介入程度及影响力,以及它的影响方向。本文初步验证: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已呈"短信中介化",这种中介化符合大学生交际心理需求,并且大学生对此持肯定与乐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