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0 毫秒
1.
纪录片《走向海洋》作为央视推出的一个拳头产品,以全新的文化视角展示了中国的海洋文化,在史诗般的旋律中凸显了中华民族的海洋意识,突出了"海上"中国梦的宏大主题。这样的海洋书写契合了时代与人民的需要,在文化全球化的21世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海洋文化的深度审视,表现出历史意识;在现实的紧迫感性追问中,启发人们深思海洋的战略意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对未来的展望中,构建起中华民族海洋文化的自信。  相似文献   

2.
海洋强国背景下公众对海洋文化的认知需求日益增强,在面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海洋意识培养和海洋素养提升上,海洋主题动画发挥着普及海洋知识、传播海洋文化和传递海洋文明的重要功能。本研究回溯我国海洋主题动画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现状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思考,以期国产海洋主题动画产业能够产出更多优质作品,为公众提供常态、专业和有效的海洋传播内容。  相似文献   

3.
刘洋洋 《新闻世界》2012,(6):208-209
纪录片《海洋》从多线索的主题出发,运用独特的拍摄手法与视角,结合音乐音响与光影色彩的烘托,对深海世界、浅海世界以及人类世界的相互关系进行解读,为读者真实还原了一个别具风貌的海洋。  相似文献   

4.
海洋文化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通过对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若干模式研究,对海洋文化在建设海洋经济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5.
纪晓宇 《今传媒》2016,(11):86-88
爱尔兰著名导演汤姆·摩尔的新作《海洋之歌》改编自古老的凯尔特神话故事,这部纯手绘作品历时七年制作,以清新又怀旧的风格讲述了一个略带悲伤的现代故事.在艺术方面,该片入围第42届美国动画安妮奖七项提名及第87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在商业方面,该片于美国、中国、英国、韩国、法国等十余个国家上映;在文化方面,该片浓郁的异域风情赢得了各民族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喜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本文以《海洋之歌》为例,探究其如何从凯尔特神话中攫取创意,以动画为载体,进行当代故事讲述,寻求动画创作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信息系统工程》2013,(12):11-11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与发展目标、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方向及布局、发展各具特色的海洋经济区域、加强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以及需采取的措施等。其中涉及的海洋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海洋石油天然气、滨海旅游、船舶工业、海水利用和海洋生物医药等;此外,《规划纲要》对于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目标及海洋生态与资源保护目标作了规划。  相似文献   

7.
胶东半岛是中国三大半岛之一,其行政区域包括今天的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拥有1800多公里曲折蜿蜒的海岸线。靠海而居的胶东半岛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着独具特色的胶东半岛海洋文明。所谓海洋文明是指人类以海洋水域、岛屿、滨海地带等为活动范围,因特有的海洋文化而在海上交通、经济活动、社会制度、思想精神、民俗文化等方面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中国拥有1.8万公里长海岸线和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宣传海洋强国战略是媒体应有的责任担当。本刊特别约请了相关专家学者,从第1期开始,以"广播电视与海洋强国战略"为主题,在《专题讲座》栏目连续发表相关文章,为海洋战略的宣传报道工作建言献策。讲座分别从海洋意识与海洋报道、文化引领、媒体传播策略、媒体与公众互动、海洋权益维护的媒体使命、国民海权觉醒的媒体责任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海洋新闻是指以海洋及人类的海洋活动为报道题材的新闻体裁。不同于经济新闻、军事新闻、科技新闻、教育新闻、社会新闻等已成规律的新闻类别,海洋新闻尚未形成固定的体裁。海洋新闻的交叉性,使海洋新闻广泛而零碎地分布在其他新闻中。长期以来,以海洋新闻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文章和活动少之又少,成果更是罕见。海洋是人类共有的蓝色家园,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宝库。21世纪是海洋世纪,探索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行动。浙江是海洋大省,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突出,在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特别是舟山群岛地处东海前哨,扼守东南门户,军事和经济地位突出。今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复同意建设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两个国家战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殷切期望。随着海洋开发与利用的热潮涌动,海洋新闻报道逐渐被业界所重视,研究海洋新闻的特点和规律迫在眉睫,海洋新闻作为一种独立的新闻体裁呼之欲出。本刊推出这组文章就是为了抛砖引玉,推动业界和学界对海洋新闻的重视和研究,围绕知海、用海、建海,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唤起全社会关心海洋、保护海洋、善待海洋,做好海洋报道,探寻海洋报道规律。  相似文献   

10.
1999-2010年“数字海洋”文献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数字海洋"为主题,检索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对检索文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海洋"相关文献数量自1999年开始逐年增多,其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海洋学、计算机基础和应用领域,高等学校和国家海洋局直属机构是发文的主体。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我国与全球主要海洋城市文化发展规划与发展现状进行比较研究,比较分析最新海洋城市文化发展战略文件,针对我国海洋城市海洋文化对生产与生活渗透力不足的问题,结合浙江省建设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时代新要求,提出提炼海洋文化精神、提高海洋文化传播能力、建设海洋文化事业、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等几方面的打造新时代浙江海洋城市"重要窗口"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浙江是海洋文化大省,有其独特的海洋自然条件和优厚的海洋资源,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转化劣势,迎接挑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海洋文化产业各行业的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布局既要有战略高度,又要接地气;大力塑造浙江海洋文化品牌和培养既了解海洋文化产业理论,又能进行文化产业开发的创新人才;探索和寻求实现我省海洋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模式,从而实现浙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实现浙江海洋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在7月7日举行的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活动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加强海洋意识培养,提高全民族海洋素质,是实现海洋强国的精神指引。中宣部为此印发《关于提升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方案》的通知(中宣发〔2014〕15号),成为当前海洋意识宣传教育的指导性文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成为公众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发挥网络传播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国际社会、各大经济体都特别重视对海洋的开发与利用。然而作为海洋大国的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水平与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我国海洋开发总体水平,海洋产业产值和海洋开发的综合指标都较低。要推进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必须首先增强海洋文化素质,提升国人的海洋意识。本文对海洋文化和海洋文化产业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粗浅思考。  相似文献   

15.
以舟山群岛海洋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为例.分析了开发海洋文化资源、完善海洋文化资源体系、构建海洋文化数据库的意义.探讨了构建海洋文化数据库的具体内容及建库原则,最后提出了构建海洋文化数据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项翔 《全国新书目》2022,(3):137-141
《奇奇的海洋世界》作为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第一个自主开发的动画产品,在其制作过程中做了很多尝试。本文从项目实施背景、产品定位、内容制作、后续产品开发和宣传四个方面详细阐述项目的制作特色,期望能给其他制作海洋科普动画的出版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文权 《当代传播》2015,(2):108-110
海洋文化的传播是海洋国家文化软实力最重要的体现。中国海洋文化传播无论是在实践层面还是理论层面,都处于弱势状态,以陆地思维为主导的区域性媒介传播体系已无法满足海洋时代和海洋文化的传播需求。中国海洋文化的推展必须采用全球传播视域下的传播策略,对国内外受众、传播内容、途径以及传播的方式、方法予以清晰的定位,以培育和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海洋媒介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海洋档案文化产品开发意义和类别的基础上,对海洋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途径进行了探讨,对于促进海洋档案文化产品开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舟山群岛海洋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为例,分析了开发海洋文化资源、完善海洋文化资源体系、构建海洋文化数据库的意义,探讨了构建海洋文化数据库的具体内容及建库原则,最后提出了构建海洋文化数据库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官雪洁 《传媒》2021,(22):73-75
爱尔兰动画工作室卡通沙龙创作的《凯尔经的秘密》《海洋之歌》《狼行者》三部影片被并称为凯尔特神话三部曲.卡通沙龙出品的影片以民族神话传说为种子,以现代社会文化价值观为养分,培育出具有海洋神秘浪漫氛围的生动故事;同时通过对民族宗教文化的再演绎,在爱尔兰宗教历史的时代画卷上增添了反殖民主义的精神色彩.作品古朴经典的二维创作形式与极富特色的民族文化相得益彰,爱尔兰传统的绘画风格与低吟浅唱、空灵动人的配乐交相呼应,使古老的民族神话传说在今天通过动画的方式重新得到认知和认同,增强了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跨越文化差异走进世界各地观众的内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