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电影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在塑造、传播国家形象的作用日益突出。然而,在西方文化强势输入下,影视中中国国家形象在自我构建与顺从他者视域中博弈。本文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为视角,分析新世纪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华语电影中构建的多种中国形象,研究反"他者"与"自我他者化"的倾向,探讨电影创作在解构或建构西方既定权力话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影像文本作为当前区域形象塑造与传播的重要媒介,也影响着区域文化身份与区域形象的建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的影视作品通过对广西自然风物与人文景观的展现来建构起对广西的边境想象,一是出于画面的考虑,营造场面的视觉奇观,提高影片的观赏性,二是完成了对传统中国/乡土中国的想象与描述。这种对广西形象的视觉呈现,由于本土影视创作力量的失语,客观上造成了对广西形象塑造的固化以及传播的单一,影响了广西多元文化身份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金勇  刘家豪 《现代传播》2024,(2):93-100
电影通过将政治信息故事化并糅合到国家叙事文本中,从而塑造着国家形象并传递其政治价值。当前韩国电影影响力攀升,中韩电影创作从叙事文本与价值立意的偏差形成了在国家叙事与国家形象塑造上的不同。中韩两国都曾面临国家硬形象电影的传播困境与从单一性创作转向交融性国家叙事的转变。而韩国电影跳出以自我为中心和排他性民族主义表达框架后取得的成功,对中国电影创作如何更好地传递中华民族价值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尚志伟 《视听》2016,(1):52-53
近年来,影视传媒中女性形象塑造有很大改变,这与现实生活和影视剧创作两方面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但是,影视剧制作良莠不齐,创作上还有牺牲女性形象赚取眼球和利润等现象,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5.
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塑造新的国家形象,打破西方媒体对中国"刻板印象"是新时期的重要命题。国家形象宣传片是建构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作为典型的多模态文本,国家形象宣传片运用隐喻和转喻的方式强化国家形象的传播。本文以多模态理论为逻辑起点,基于最新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国进入新时代》,通过多模态隐喻和多模态转喻的认知机制,探析国家形象宣传片如何运用多种模态维度建构国家形象,分析这一传播手段产生的传播效果和影响,以期为新时代国家形象的塑造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维度。  相似文献   

6.
塑造什么,怎么塑造,如何传播,是经济发展之后的中国媒体需要考虑的。在公众视野里,英国总是与两个名词密切相连"BBC"与"英伦风格"。如同人们谈及法国时会说"法式浪漫",谈及德国时会说"日耳曼人的严谨"。这些标签已经成为这些国家向全世界输出国家形象的主题词,并且借助媒体将之建得更完整、更易于传播。在建构国家形象过程中,媒体是最为重要的力量。随着国家实力的增长,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也日益进入人们的视野。国内频道众多,节目产出  相似文献   

7.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并不仅仅建立在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成就之上,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的风貌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内核的体现.因此,提升我国文化、艺术等万面的对外影响力,是构建"大国形象"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务之急.近年来,如何在艺术作品中塑造、传播国家形象的讨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戏曲、影视、美...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家庭伦理剧的创作不论在产量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了重大进步,然而在两性性别建构方面仍然固守传统的男权社会的性别成规,尤其表现在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以及对两性的空间呈现上,从男权秩序、男性欲望出发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塑造,使得"作为女人的女人依然是缺席的"。①在空间呈现上,将女性固置于客体和从  相似文献   

9.
解构/建构是当代影视传播中"英雄"形象塑型中一对充满矛盾张力关系的观念/手法。本文以影片《英雄》为范本来分析解构的观念与手法在当代影视剧中的运用,从中可以看到西方后现代思潮的一种——解构主义的突出表征与鲜明印记。这种以大众文化产品形态出现的普泛化思潮,消解了传统的"英雄观"、"爱国观"、"天下观"中的有益价值,造成传统文化资源的流失。然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际政治、军事、文化利益格局的剧烈变化,一种召唤新时代英雄的心理需求开始滋生,片面的解构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要,建构的观念与手法得以重新归位。但是,这种建构已经不是对传统红色经典作品中英雄塑造观念与手法的简单挪用,而是在解构中进行建构,从而在当代荧屏中树立了一个个"新英雄"形象。本文将以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为范本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0.
张璐璐 《今传媒》2012,(10):80-82
影视作品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对塑造国家形象起着重要作用,宫廷剧中后宫争斗、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影片叙事内容不胜枚举。这种叙事角度虽然抓住了观众的眼球,但却容易在国外造成一种文化扭曲。当今影视剧中极其流行的宫廷剧,像《宫》、《美人心计》、《步步惊心》这些"穿越剧"很容易让他国对中国文化造成曲解。本文就这一现象,以中国古装宫廷剧为切入点,思考在全球化视野中,如何制作优秀的国产影视剧作品以及建构正确的中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1.
影视是一种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声音也是塑造影视剧形象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声音对一部影视剧的整体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影视剧的声音形象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关注,在很多的影视剧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配音是一种真正的语言艺术,它不仅仅是来塑造人物形象,而且通过与视觉表演形式的结合,使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表达出一些超越语言的意境。本文将针对影视剧中人物配音创作与表达进行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12.
简晴晴  周丽 《今传媒》2016,(5):156-157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国家在对外传播中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已成为国家间愈发重视的对外传播目标.中亚地处亚欧大陆板块腹地,是多种文化的连接带.加强与中亚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推动我国西部边疆省份和中亚国家的共同发展,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也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新疆广播电台对外节目《中国之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解读其在面向中亚的传播中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3.
本文联系我国面临的国内外传播与社会语境,提出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必要性及其问题。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国家形象由宣传到营销诉求的学理与实践理由,并结合国家形象的内涵,分析了国家形象营销的结构要素及优势,论述了国家形象建构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4.
冯静 《新闻前哨》2021,(1):25-27
为提高社会凝聚力与国家软实力水平,强化我国在全球性信息传播系统中的竞争力与影响力,新时代的国家形象建构不仅要基于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渠道进行舆论引导与形象塑造,还应当顺应科技发展潮流借助新媒体技术与传媒平台创设系统性的国家形象宣传体系.政府部门应与传媒行业进行密切合作,共同打造能够塑造并维护良好国家形象的新媒体发...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倡议将边疆民族地区推向了与沿线国家交流互动的前方通道,而当下建构民族地区形象的天然优势载体之一便是影视短片.与传统大影视作品不同,形制短小的影视短片便于在新媒体时代进行融平台、加速度、深互动的传播.在跨文化语境下,民族地区形象建构可以借助影视短片打通"最后一公里":转换新的传播策略,由自我沉浸的"独白"转为开放性的"对话";变被观望的"他者"身份为主动编制、管理议题;重视小时空、细节化的细腻叙事,以共同促成民族地区及其文化的真实呈现与传统再生.  相似文献   

16.
国家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综合实力,而文化产业更是国家形象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以动漫产业为例,从文化自信、文化符号和文化价值三方面,分析中国动漫产业应帮助我国进行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并参考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成功经验,探究塑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国家形象的一些先进做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媒体近年来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旨在提升国际传播力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合作效果不仅取决于合作产品,社交媒体时代受众也直接参与了国家形象的塑造。纪录片是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本文选取中俄合拍纪录片《这里是中国》第二季和YouTube网评为研究对象,以互文性理论为依据,分析两者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共同建构。《这里是中国》系列纪录片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积极正面,同时展现国家实力形象和国家意图形象的单集纪录片更受欢迎。YouTube网评对纪录片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进行了回应、延展和补充,互文的语境更为宏大,体现了国际受众“前理解”的显著影响。由于意识形态和文化视野的差异,网评中也存在误读现象。本文认为中国国际传播“借船出海”落地取得实效,但也面临一定阻力。  相似文献   

18.
浅议对外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琳 《中国广播》2009,(6):67-70
国家形象是某一国家外部公众对该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地理等方面状况的认识与评价,它直接并有力地影响着国家的政治、外交与商业活动。文化代表着国家身份和民族形象,是软实力的主要载体和具体体现。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文化影响力。对外文化传播是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力量和主要途径。我国应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开展对外文化传播,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9.
6月2日上午,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省电影家协会、浙江传媒学院和《当代电影》杂志社共同主办的"国家形象的影像建构与传播"国际高峰论坛在浙江大学开幕。来自海内外的6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就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  相似文献   

20.
影视是一种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声音也是塑造影视剧形象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声音对一部影视剧的整体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影视剧的声音形象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关注,在很多的影视剧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配音是一种真正的语言艺术,它不仅仅是来塑造人物形象,而且,通过与视觉表演形式的结合,使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表达出一些超越语言的意境。本文将针对影视剧中人物配音创作与表达,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