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我家住在解放路》是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大型系列融媒广播节目,该节目由湖南电台牵头,全国家广播电台、湖南卫视、山西教育出版社与人民日报全国党媒平台、腾讯新闻共同出品,搭建了“音频+视频+图文+线上互动传播”等多种形式的融媒体传播矩阵,成为融广播、电视、出版、新媒体平台等资源和渠道于一体的融媒体产品,实现了大传播、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体验一种看得见的广播,接触一种多维度的声媒,2008金秋十月,宁波电台交通音乐频道视频直播中心隆重开播!视频直播中心是宁波电台整合媒体资源、拓展广播媒体的一种尝试,也是宁波电台交通音乐频道努力探索的发展方向。其下属两大中心(视频中心、艺术中心)的开幕无疑成为新广播道路最直接的体现。透明直播室的设立是宁波广播媒体外向发展的一种途径,打破了以往广播传播禁锢,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时代视频传播成为受众最喜爱的信息接收方式,传统广播亟待将“传统可视化”传播升级为“融媒可视化”传播,以吸引移动视频端口的年轻受众.近年来一些先进广播电台正在进行融媒可视化的实践探索,包括构建广播节目融媒可视场景,实现广播产业的融媒可视化发展,合作共赢突破人才技术瓶颈等,其实践经验可供广播业界思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林其波 《东南传播》2021,(10):152-154
受内容传播形式的限制和网络视频的冲击,广播电台的收听及广告投放率已然大大下降,改变以往传统广播节目的发布形式,向多种传播渠道进行扩展已是大势所趋.从单纯的频道收听到结合视频直播的"两微一端"和网络视听软件的全平台发布,融媒体直播打破了广播电台原生的媒介壁垒,福建交通应急广播频率作为省内的重要媒体,也顺应时代发展,设计和建立一个集广播与网络视频直播为一体的"融媒体演播室",进行全新的技术改革和内容生产.  相似文献   

5.
贾军 《新闻战线》2022,(13):84-85
新媒体生态下,地方农村广播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山西农村广播在融媒节目创新中,积极推出可视新闻、中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产品,并结合本地农业、民俗、时令特色,精心打造了三类对农服务大型融媒直播活动IP,为广播高质量服务“三农”发展提供了生动样本。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广东珠江电台在中国最早开通了热线直播节目,它标志着中国广播的双向互动传播进入到即时互动传播时代。随之.全国各家广播媒体纷纷开通热线直播节目,热线直播方便操作.即时沟通.参与和互动交流的优势,促成了中国广播形态的大变革,从而促进了广播媒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朱沙 《青年记者》2012,(3):73-75
近年来,新兴媒体得以不断发展,人们把手机、摄像机、照相机、笔记本电脑等同互联网连接在一起,组成了网络化媒体.这些新媒体对报纸、期刊、电台、电视台的冲击是巨大的.但是,传统媒体已经开始借助网络发展,我们既可以在网站和手机上面浏览报纸新闻,也可以收听电台广播,更可以收看电视台的视频.所有这些,标志着数字化传播的融媒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8.
2016年以来,移动视频直播"野蛮生长",各类直播平台更是层出不穷,并成为新的财富聚集点.野蛮生长伴生的是乱象,国家网信办发布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则为混战的直播平台套上了"紧箍咒".从"大乱"到"大治",这个窗口期,则为传统媒体成功转型融媒体、甚至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可能:强化移动视频直播,加快融媒体提质升级,抢占移动传播市场,已成为迫不及待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冯楷 《传媒》2023,(S1):26-30
当下的“广播可视化”通过叠加媒介形态,为广播媒体注入了“视觉”属性,进而实现了对场景与商业的重构。它集纳了电视媒介、网络直播的不同优势,符合广播融媒转型的进路。结合考察发现:“声觉与视觉”“听众与观众”“媒体与平台”“单点与全局”这四组关系有待在“广播可视化”的实践中进一步明晰。本文认为“广播可视化”有利于让广播对人的触达不局限于封闭的空间、特定的时间,理应在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主流影响力的扩大中发挥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写.编》2023,(4):F0002-F0002
《青年说·融媒悦读版》是河北青年报社秉承“宣传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理念,在原《青年说》融媒宣传项目超1000篇报道、超10亿次传播的良好基础上,升级推出的纸数融合产品。其通过自主开发在线阅读系统,将电子杂志、图文、视频、音频、直播、动画、交互游戏等多种媒体形式融于一体,为新时代青年带来可听、可看、可感、可互动的融媒悦读体验,深受河北省大中专院校、青年群体喜爱,是做好新时代青年思想引导工作的一次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类微电台﹑电台APP的发展应用,媒体融合正日益加深,传统电台和网络电台的边界正在模糊和逐步消失.融媒体时代下传统电台究竟该如何应对这一形态的巨大改变?究竟该以何种姿态面对媒介不断移动化﹑融合化﹑个性化的现实?本文通过梳理媒体融合下我国广播的困境,提出广播应立足融媒时代实现媒介技术﹑传播模式﹑生产机制﹑盈利渠道等多方面创新.文章认为:未来的广播创新将是以互联网思维为建构基础,以新媒体特性为导向的智能电台再造过程.  相似文献   

12.
黄超 《新闻前哨》2020,(2):84-84
近年来"CCTV News"(央视新闻旗下的短视频新闻应用)等媒体推出了短视频新闻服务,是融媒时代电视媒体应用新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实践,本文力图对融媒时代电视新闻短视频传播相关问题进行探析。一、融媒时代电视新闻短视频传播的优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提升和手机等移动设备迅速发展,依托于移动端的短视频在电视新闻传播中具有以下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彭龙 《新闻战线》2023,(10):71-73
作为人们获取新闻的基本手段之一,传统广播电视台要加快融合转型,更好发挥主流媒体作用,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本文以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为例,从体制机制改革和提升短视频新闻传播力和引导力等方面,梳理其融媒转型实践,以期为地方电台新闻类频率的融媒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池玲 《东南传播》2023,(4):28-30
本文以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业务的两种模式推断出广播可视化趋势,结合广播可视化的发展优势,提出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可视化的对策。主要包括:一是与小屏互动接轨,建立融媒体内容生产平台实现生产和内容的融合;二是与移动数据接轨,建立新媒体广播发布平台,实现IP通道的融合;三是与现场平台接轨,搭建互动中介,实现广播可视化多渠道媒体互动;四是秉持兼容开放与广播安全原则,实现广播可视化经营融合;五是追求发展理念,与商业化管理接轨,实现广播型MCN模式运作。文章对广播可视化发展趋势、优点、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融媒时代,传统媒体在向融媒体转型的过程中,每天都要生产大量视频直播、短视频等各类融媒产品,传统媒体的单兵制作生产模式已无法满足融媒体的高速发展需求,传统媒体在向融媒体转型中需要重新建立一个与融媒体新业务相适配的协调化、流程化、智能化的媒资系统,特别是要引入智能化、互联网化等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让AI赋能媒资生产和运营相关领域,促进传统媒体在融媒业务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传媒》2018,(1):16-21
一、众媒聚焦十九大,开启融媒报道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全国媒体都以高度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开展十九大的宣传报道,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十九大进行报道.各家媒体为了增强报道的吸引力、传播力,在手段创新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充分发挥了融媒体优势,利用各家"中央厨房"烹制出各色"大菜";《解放军报》推出了H5微场景《全景解读:领航强军这五年》;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发挥自身优势推出《龙江喜迎十九大 奋进长卷美如画》等H5作品,让新闻真正"动"了起来;《广州日报》推出的H5产品《我为祖国升国旗》,让观众在天安门前成为一名国旗手的愿望得到"即时满足",迅速引爆了朋友圈……除了微博、微信、客户端、视频直播外,H5产品、可视化新闻、VR技术等"新面孔"也大量涌现,多端口、全媒体、全景式呈现成为这场"新闻竞赛"的亮点.  相似文献   

17.
周荻潇 《今传媒》2020,28(5):40-42
自2017年以来,国内首档大型融媒体互动戏曲节目《角儿来了》每周在中央广播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这档节目的宗旨是"还原名家本真,寻回时代情怀",主打"融媒互动、跨屏播出、全民参与、情境访谈、科技点亮舞台"等创新点。过去的戏曲题材媒体产品往往更关注于回溯戏曲发展历程和介绍戏曲界的老艺术家,但这种形式难免会让观众产生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感。中央广播电视台大型融媒体互动节目《角儿来了》聚焦当下,运用融媒体手段对戏曲名家和流派进行推广,这一点与本研究所探讨的问题相契合。  相似文献   

18.
<正>传统媒体主动拥抱"融媒体",是时代赋予电视人的历史使命。福建经视,志在一马当先。2014年底,《播视堂》省内首次实现电视与广播、电视与网络的跨界合作,迈开媒体融合的探索之路。这栏富有广播原生态味道的跨界互动新闻节目,涵盖广播、电视、新闻、脱口秀、互动、直播六大元素,打通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移动端等多种传播渠道,激发制作团队内容生产的新动能,构建跨屏融合的新模式,打造合作多赢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随着媒体融合加速推进,在融媒体新闻报道当中移动直播成为主要方式。本文从融合媒体传播平台的发展入手,讨论传统演播室环境下如何构建融媒体传播技术平台,阐述融媒体直播与互动系统的结合,希望对相关研究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20.
传统媒体如何转型,是摆在当今媒体业内的严峻课题,也是各传统媒体必须直面的问题。传统媒体转型,并非是和新媒体的简单叠加,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融过程。全国两会是各路媒体展现融媒传播的"练兵场",本文通过今年全国两会的融媒传播呈现的"技术新、创意新、报道模式新"等三方面特点入手,展现了一些传统媒体在全国两会报道中采用的新媒体手段和融媒传播路径,分析阐释了融媒传播从"相加"走向"相融"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