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CIS作为企业经营战略不仅是形象的战略更是企业文化的战略.在大众传播媒介时代下,运用信息传播学的相关理论与模式、受众消费心理及行为的分析和符号视觉传达认知系统理论,把握CIS战略系统宣传推广的多渠道、多媒体、全方位策略,进行CIS战略系统推广将是中国CIS运动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王驰 《视听界》2013,(2):76-78
政府形象凭借一定的符号和媒介手段传播作用于公众,公众通过有效地解读符号接受形象信息,政府媒介形象塑造一直被视为政府部门调整外部社会关系的重要构成和政府公共关系的重要内容。视觉化传播时代,媒介以数字技术、交互式传输为标志,具有虚拟性、消费性、大众性、复制性等特征,改变了单一单向的平面化传播形态,人们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表意手段也随之发生改变,意味着政府部门调整外部社会关系的传播格局和舆论机制将发生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时代,网络媒介相对于传统网络媒介发生了“空间转移”和“信息转移”的转向与变化,媒介和信息的变化使得大数据背景下传播学的“涵化理论”等经典命题发生了重构。传统涵化理论是单向的、线性的,认为受众在媒介长期影响下形成社会认知模式和社会行为方式。大数据背景下,受众的行为、个性、爱好都受到搜索引擎和企业的追踪,推送式的信息成为网民接触信息的主要方式。媒介根据受众的个体认知模式制造个性定制信息,受众涵化了媒介内容和媒介传播的方式;而媒介推送的信息又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受众的原有认知模式,媒介又涵化着受众;整个互动过程中,受众受到原有自我认知模式的不断涵化。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政治传播的语境中,领导人的媒体形象研究一直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领导人形象与政府形象和国家形象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国内外受众和组织对领导人、政府和国家的认同和支持程度。在当下的视觉文化时代,电视媒介是国内外受众和组织了解、认知领导人的主要渠  相似文献   

5.
庞宇 《今传媒》2016,(10):38-41
媒体融合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体对领导者形象塑造的垄断局面和正面宣传,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社交媒体所营造的即时互动、自由宽松的公共舆论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公众参与领导媒介形象塑造的过程。领导者媒介形象是公共产品的媒介输出形式,是公共性和符号化的象征。新兴媒体在公众对领导者形象刻板成见形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众对领导形象的认知和期待影响着领导者媒介形象的建构。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的塑造需要在社会公众认同的基础上,把握受众心理,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建构基于真实事实的领导者形象。  相似文献   

6.
CIS与媒体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形象”是公关界经常谈论的话题。具体到媒介业,媒体形象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与媒体发生联系的公众,对媒体及其日常行为所产生的各种印象、感情和认知评价的总和。当谈到如何塑造形象时,实施CIS(企业识别系统)就成为最佳选择。CIS就是运用统一的视觉识别设  相似文献   

7.
王璐 《新闻世界》2014,(8):425-426
国家形象的传播是一国吸引国内外受众关注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今媒介环境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革,国家形象传播所要面临的,实际上是成长在新媒体变革基础上的全球传播环境。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探讨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8.
王海燕  柴雪彬 《今传媒》2024,(3):106-109
“拉伊卜”作为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的吉祥物,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尤其得到了我国受众的喜爱。本文运用符号学和传播学相关理论分析发现,“拉伊卜”形象是基于文化内涵的“像似符”建构和基于视觉共通的符号解构,经过拟人化和叙事化的视觉修辞后走向受众,受众基于“饺子皮”等形象与“拉伊卜”形成视觉共通,从而实现受众破圈以及彰显体育精神、国家形象和地域文化等视觉说服效果。“拉伊卜”的成功出圈得益于技术赋能传播的全过程,对于体育赛事吉祥物的创作与传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璐 《新闻前哨》2012,(2):72-73
本文以满足新闻摄影受众的视觉诉求为前提,在分析受众新闻阅读审美心理、猎奇心理及认知心理的基础上,从突出新闻摄影艺术特色、创新新闻摄影视觉效果及增强新闻摄影传播力度等方面探讨了读图时代新闻摄影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申林  史文思 《传媒》2020,(10):49-52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时政新闻与融媒体环境相适应呈现出新变化。时政新闻主持人如何在融媒体环境下塑造适宜的媒体形象,是亟待研究的问题。随着时政新闻报道方式的转变,主持人的作用更加凸显,消弭与受众间的距离感,不断加强互动是主持人塑造亲近感形象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央视主持人康辉的Vlog为例,探究时政新闻主持人如何改变播报方式,拓展报道范围,打造IP化和“超链接”化的媒介形象,使其更加人格化、多元化、立体化。  相似文献   

11.
赵红 《新闻知识》2008,(4):39-40
"媒介女性形象"是指媒介对客观世界中女性群体的再现和呈现。一方面,它表现为社会对女性群体特性的主观性态度认知,这种认知即对女性"形象"建构过程与大众传媒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媒介女性形象"也是高度情景化的、与客观世界中女性群体  相似文献   

12.
面对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现状及现代传媒技术的不断更新和飞速发展,军队宣传工作坚持以受众的可接受度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受众的认知、情感、需要、行为等心理因素,运用各种宣传媒介和手段,初步打造了我军忠诚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正面形象,未来我军的形象传播要继续把握和运用有利于受众接受的心理要素,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对我军形象传播的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13.
林亦雯 《东南传播》2013,(4):108-109
广告营销通过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来达到营销目的。现代社会广告信息越来越多,对广告受众的注意力争夺也越来越激烈。而注意其实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那么,在广告的说服性传播艺术中,视觉形象究竟要如何来获取受众的注意力?本文通过研究受众的视觉心理,提出了广告设计,特别是电视媒体广告设计中可能获取观众注意力的重要手段。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逐步地发生变化,作为广告从业者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才能有更好的艺术品呈现。  相似文献   

14.
以大众文化手段进行孔子符号化的视觉形象消费,在传受关系上发生了变化,由“要我认同”变成“我要认同”,受众的认知经验凌驾于传统符号意义的内涵,孔子的精神化因素,统一归纳在消费的符号生产机制之中,消费时代带来了符号化的视觉转向,视觉形象的生产与消费也由单一转向多元,由集体被动转向了个体主动。  相似文献   

15.
吴颖 《新闻世界》2012,(3):78-79
在当今媒介多样化、受众碎片化、广告传播效果不佳、公众强烈依赖媒介的背景下,受现代企业公关关系理论与事件营销理论的影响,以媒介为受众的新型营销模式开始盛行。这种营销模式以商业炒作为典型。本文系统分析了在这种营销模式下,企业、媒介、公众三者的关系,以及企业如何针对媒介特性进行商业炒作,尤其是与网络媒介结合后又是如何运行的,同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形象片与现时代视觉文化的飞速发展密不可分.今日社会的形象表现力更是日新月异,伴随而来的是观众视觉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观众对世界认知的调整.形象片深受视觉文化的积极推动,而视觉文化也给形象片带来了新的挑战:淹没于形象浪潮中的人们对视觉符号的要求愈加挑剔,普通的视觉形象及其表现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形象片就需要进一步激发形象内在的潜力,从而吸引更多的片刻的眼球.本文把形象片放在视觉文化的语境之下,对形象片的视觉表达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出版社形象PI(Publisher Identity)借鉴于企业形象CI(Corporate Identity)。CI系统包括三个要素,即企业的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据此出版形象亦包括出版社的理念识别(含出版宗旨.出版精神、出版风格等);出版行为识别(含出版社管理运作模式、出版社营销方式);出版社的视觉识别的标志(含出版社社名、出版社社标、出版物标志及其固定的颜色图案、标准字体组成)。根据上述对出版社形象界定的分析,出版形象可定义为:“出版物外感形象,运作模式和内在精神在社会受众中的印象与地位”。本文所论述的出版社形象战略,以树立出版社形象为核心,就出版社形象的意义、功能及其建立、完善、发展、保护等各项机制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肖玉清 《青年记者》2016,(26):49-50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媒介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视觉形象在媒介内容表达和受众吸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印刷媒体的“读图时代”早已来临,图像已经取代文字成为媒介传播的强势符号.媒介的视觉转向对报纸来讲,在内容上主要表现为对消费主义的大力提倡,在形式上表现为传播符号的视觉化,比如报纸的彩版印刷、形态各异的导读、大量的视觉专版、各种信息图表、刺激眼球的新闻标题.可视化和视觉理解已成为当下媒介文化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重要维度,信息图这一高度视觉化的方式成为现代媒介重要的信息呈现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
随着5G技术发展和媒介生态的变化,高校的形象更多地展现在"小屏化"、"移动化"的手机端,在信息传达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对细分受众、精准传播的内容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适应媒体融合时代全媒体环境对高校形象宣传提出的新要求,把握高校形象宣传的主动权,在舆论引导中取得先机,对于推动高等教育与社会大众的连接和交流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4,(16):34-38
国家形象的研究一直是政治传播、国际传播和国际公关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从形象理论与媒介化社会中的影像出发,从现实主义、建构主义与社会心理认知的角度梳理了国家形象研究的理论流派和认知维度,并对中外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所呈现的国家形象进行分析,力求对国家形象的认知及其理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