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4 毫秒
1.
我班的芃芃小朋友胆子特别小,在认识猫时,她见到小猫,竟吓得哇哇哭起来。经了解,原来芃芃从小跟奶奶生活在乡下,奶奶经常恐吓她:“你再不睡,大灰狼就从窗子里爬进来了。”“你再不听话,老猫就用爪子来抓你。”久而久之,芃芃对许多事物都充满了恐惧感。恐吓孩子的“教育”手段因为有时很“有效”而被不断地使用,但恐吓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将造成很  相似文献   

2.
“神刀女”这个听起来颇有些侠女味的称呼,是日本人送给骆芃芃的。只不过骆芃芃手中的刀,是长不盈尺的篆刻刀,而她的“神”劲,也只是施展在方寸之中的石章上。去年秋季,骆芃芃由荣宝斋派出,随中国“敦煌古展”艺术团赴台湾进行艺术交流,她的篆刻功夫着实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罗湖海关“芃”字遇难 早些时候,人们曾从著名导演谢晋赴台的经历中得知过罗湖海关的难处。此番过关,骆芃芃比起谢晋是过之而无不及。 她与艺术团其他成员在海关内等待了6个小时,关内没有水和食品,不得出入。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她4次被“提问”,均只为了名宇中的一个“芃”字。第一个窗口的海关人员问这个字是念“凡”还是念“丸”,第二个窗口问这个字的拼音怎么读,第三次问这个字的英文  相似文献   

3.
最熟悉的人     
十四年前的一个寒冷的冬日,一个小女孩在一所医院里呱呱落地了。她的父母为她取名叫芃芃。多年以后,孤陋寡闻的她才知道这是生机勃勃的意思。  相似文献   

4.
<正>“老太,我们来了!”两个儿子还未进门,就嚷嚷起来。“哎,航航来了吗?”老屋里,伴随着姥姥声音而来的是她孱弱的身子。看着我手里拎的东西,她一边走一边嗔怪道:“来就来了,买啥东西啊?净是多花钱……”我把东西放到屋里,因我和孩子到来,她的脸上有明显的喜色,枯树枝一样苍老的手,一会儿拉着航航肉嘟嘟的小手,一会儿又摸摸芃芃的小脑袋。看看这个,摸摸那个,脸上洋溢着喜悦,表情里写满爱意。时间静悄悄地流淌,还没有和姥姥多聊一会儿呢,太阳已经卸下了温暖,寒意渐渐袭上来了。  相似文献   

5.
每个幼儿都希望老师喜欢自己,只是表达希望的方式不同。芃芃的方式很特别,专爱用哭来表达。这不,刚才还高高兴兴地玩着,一转眼又哭了起来。起初,我以为是芃芃想家了,或是哪儿不舒服,要  相似文献   

6.
<正>“芃芃又犯事啦!”第四节课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的午餐时间到了,匆匆扒完两口饭的我快步向教室走去,得换把手让数学杨老师去吃午饭……还没走进教室,竟先听见杨老师的怒吼:“爱吃不吃!随你!”定睛一看,教室前门多了一套摆放凌乱的课桌椅,大红色的书包“委屈”地躺在地上,桌面上散放着惨遭“分尸”的尺子、  相似文献   

7.
<正>伴随着春日的阳光,幼儿园里的樱桃树开花了。听,春的到来,吹进了幼儿的心田。他们纷纷凑到树前,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说一说。芃芃:“看,花开了!”蛋蛋:“路边的树为什么不开花呢?”琪琪:“老师,它们怎么就长大了?”……幼儿稚嫩的话语中是关于植物的猜测和疑问,他们对植物有了初步的探索欲望,  相似文献   

8.
开学了,教室里已经挤满了同学。大家都在热烈地谈论着暑假里遇到的事情。突然。一位年轻女教师抱着一叠讲义,走进了教室。“她是谁呀?”“她到这儿来干什么?”“是她?她是我们新任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9.
午餐过后,我正在给一位小朋友喂药。沈艺悄悄地站在我身边,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包东西,递给我:“陈老师,我也要吃药。”我边接边问:“是什么药?”“是感冒药。”我拿起剪刀想剪时,一看,原来是一包康师傅方便面的调料。我蹲下来,轻轻地问她:“你生病了吗?”她怯怯地说:“没有。”“这是谁给你的?”她的脸刷地一下子就涨红了:“我,我自己拿的。”“为什么呀?”她的头低了下去,轻轻地说:“我想让老师喂我。” 她那怯怯的眼光猛地触动了我的心弦。是的,我们往  相似文献   

10.
玛丽亚·马丁12岁的一天,她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爸爸关心地问:“小丫头,你怎么不高兴呀?”玛丽亚一触即发的眼泪哗啦一下掉了下来,她扑到爸爸怀里,委屈地问:“爸爸,我很让人讨厌吗?”爸爸说:“你是我的小天使,怎么会讨厌呢?”玛丽亚抽抽咽咽地对爸爸说,班上有个女孩,是她的“死对头”,总是喜欢挑她的毛病。今天她们又吵嘴了,那个女孩喋喋不休地数落了她一大堆缺点,说她瘦得皮包骨,说她不是好学生,说她讲话声音太大,说她自高自大……玛丽亚无地自容,再也不敢和她吵下去,含着眼泪回到家里。爸爸平静地听完,问:“她说的这些,你觉得正确吗?”玛…  相似文献   

11.
“老师,不好了!”负责书橱的李佳惊慌地跑来告诉我,“书橱里少了一本书!”听她说完,我心里“咯噔”一下,以前还从未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别着急,慢慢和老师说。”我安慰着她。李佳急得满脸通红,“每到周末我都整理一下图书,没想到这次整理时,竞发现有一本《神探智破谜案》不知去向了,这都是我的失误。”她是一个极其负责任的女孩,出了这样的事,她显得很不安。“没关系,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何况是人呢!”我半开玩笑地开导她。“书橱的钥匙一直在我这里,怎么可能丢书呢?”她疑惑地自言自语。我故作轻松地说:“没关系,肯定是哪个淘气包特别喜欢这本书,他想和我们开个玩笑。”沉思了一会儿,李佳忽然说:“老师,我想起一件事,就是前天,  相似文献   

12.
阿媚     
阿媚?阿媚是谁?她只是一个小保姆,一个比我还小的小姑娘。刚到我家时,她羞答答地站在一旁,低着头不住地搓着衣角。我躺在沙发上,眼光不经意地往她身上扫射一番:蓬松的头发,破旧的衣服,红扑扑的脸。“真土!”我小声地咕哝了一句,目光又重新回到电视屏幕上。我一万个不愿意让她留在我的家里,但“母命难违”。(一)初来乍到,总要向她介绍一下家中的情况,妈妈让我领她到房间安顿下来,我不情愿地把她带到她的房间,一声不吭地指了指里面。她搔了搔头发,捋起袖子,用生硬的普通话说:“你是邀(要)我收视(拾)主人房吗?”“主人房?”我扑哧地笑出声来:“…  相似文献   

13.
我和妻子都是教师。一天,我十分认真地对妻子说;“我有“情人”了。妻子愣了半天,好久才问:“她是谁?”我很神密地说:“就是她——《陕西教育》”。我们都会意地笑了。  相似文献   

14.
去年9月11日是刘昊为小朋友的生日。早晨入园她带来一袋糖,请小朋友一起跟她过生日。 下午起床后,我对全班小朋友说:“今天是刘昊为小朋友的生日,她想让小朋友一起跟她过生日,你们愿意吗?”“愿意!”全班小朋友异口同声地回答。同时高兴地拍起手来。 我请刘昊为到前面来对小朋友说几句话,她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已经四岁了。”她发给每个幼儿一块糖,小朋友接过糖后都高兴地说:“谢谢!祝你生日快乐!”大家边拍手边高兴地唱:“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这时,我拿了一个奇妙板送给刘昊为小朋友,并对她说:“老师也祝你生日快乐!”她高兴地接过礼物:“谢谢老师。”脸上露出了喜悦的微笑。  相似文献   

15.
雯雯是一个不到五岁的女孩,她很倔强,几乎对任何人的意见都会表示拒绝。例如:要她叫“伯伯早”,她偏不叫,直到父母大喝一声,她才带着哭声委屈地叫一声;但不要她叫时她却偏要叫。邻家伯伯下班回来,她一高兴就“伯伯,伯伯”连续不断地叫。叫她不要再叫了偏偏还要叫下去,直到父母站在她面前厉声呵斥,她还不甘心地再叫几声才停止。“怎么啦,我偏要这样!”是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虽然你的孩子的具体表现可能和雯雯不同,但是类似雯雯这样的“任性”可能每位父母都经历过。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只宠物狗,长着一身金黄色的卷毛,毛茸茸的,真是“酷毙”了。我的主人是一位有钱的女士。她那一天到宠物市场对我“一见钟情”,是因为她看中了我这一身“时尚”的狗毛吧!她摸着我,亲热地叫我“卷毛”。虽然我已经一岁半了,但是我仍然改不了“贪玩”的本性,常常倒在地上做“前滚翻”,把毛弄得乱七八糟的,有时还把鼻子碰伤了。主人不但不生气,还买了一个小皮球和我一起玩“滚皮球”的游戏。我舔着她的脚趾,她痒得哈哈大笑。她见我淘气的样子,高兴地把我抱在怀里,“亲”我的长耳朵。天气热了,主人每天都给我洗澡。我老实地“卧”在澡盆中,…  相似文献   

17.
孙昌武 《湖南教育》2004,(22):35-35
一、水很活泼”孩子在家练习造句,用的词是“活泼”。她说:“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很活泼。”我说:好,再造一句。”她想了想说:“小鱼游过去,水很活泼。”我以为这是极好的一个句子。不料,第二天放学后,她委屈地翻开她的作业本,我一看,竟是一个大大的“×”。因为在她的老师看来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面对罗小红的眼神时,我沉默了。她的眼睛呆滞无神又略带恐惧,小脸消瘦而苍白。她呆呆地望着我,显得惶恐而不知所措。她由妈妈领来报名读小学一年级,也许不知道还要“面试”。我们连续问了三次:“一加一等于几?”她才终于明白我们是在考她。她紧张地望着我们,嘴唇动了几下,却说不出话来。“等于三,傻瓜。”她妈妈插嘴了。她小声地跟着说:“我妈妈说等于三。”我有些吃惊,忐忑不安地问了第二个问题:“三加二等于几?”她比刚才更紧张了,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看我们,又看看妈妈,鼻尖上冒出了汗水,良久才说了一句:“我妈妈还没说。”我失望而…  相似文献   

19.
黄斌 《生活教育》2012,(9):39-40
我碰到过一件挺尴尬的事儿。 一次出差归来,刚搬来的邻居小女孩跑过来串门,活泼的孩子像只小鸟一样在我前后飞,一会儿一声“叔叔”,叽叽喳喳问个不停。当看到我从包里捧出一堆花花绿绿的巧克力时,她惊奇地瞪大了眼睛。当明白这是送给她的,小女孩并没表示出应有的欣喜,也未伸出双手来接,只是犹豫地摇了摇头说:“叔叔,妈妈不让我要别人的东西。”尽管她嘴里这样说,可她的眼神分明告诉我她非常想得到这份礼物。于是我开导她:“小朋友,你看叔叔是不是坏人?”她肯定地摇了摇头。我说:“既然这样,你就收下吧,你妈妈不会陉你的。”也许是我的话为她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借口,也许是她太喜欢这诱人的巧克力了,小女孩终于把巧克力装进兜里,一蹦一跳地唱着歌走了。  相似文献   

20.
《长亭送别》一折戏,刻画了一位非常重感情的女性——崔莺莺。她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令人惊叹。在她眼里,功名利禄只不过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她天真地认为,“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