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连接”与“联结”在句法功能、词义和用法上存在异同:它们都是名动词,词义交叉;“联结”具有横向联合的特点,强调事物内部各要素互相融合的整体性;“连接”具有事物前后相接、纵向衔接的特点。文章用语料统计数据证明,在连接的对象和连接方式上,“连接”倾向于具体,“联结”倾向于抽象。  相似文献   

2.
今天一上课,老师就在黑板上写了26个英文字母,弄得我们一头雾水:今天是写作课,难道要写英语作文吗?老师又写了三个句子: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B是两颗联结在一起的心,是友谊;C是未满的月儿,是缺憾。老师写完之后说:“今天咱们任选字母,发挥想象,仿写句子。”老师一说完,大家就露出跃跃欲试的表情,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过了多久,老师喊了一声:“时间到!”大家都停下笔来。第一个发言的是殷悦,她说:“Z是一条曲折的路,是漫长。”殷悦刚说完,冯丹妮又站起来抢着说:“W是弯弯的小河,是长久。”老师连连点头,我们也向她投去了赞许…  相似文献   

3.
众所 周 知 , 诗 歌 的 创 作 十 分 讲究 含 蓄、凝 练 。诗人 的抒 情 往往 不是情 感 的 直 接流 露 , 也 不 是 思 想 的 直接 灌 输 ,而 是 言 在 此 而 意 在 彼 ,写 景则 借 景抒 情,咏物 则托 物 言志 。这里所 写 之 “景 ”、所 咏 之 “物 ”,即 为 客 观之 “象”;借 景 所 抒 之 “情 ”,咏 物 所 言之 “志 ”,即 为 主 观 之 “意 ”。 “象 ”与“意”的完 美结 合 ,就是 “意 象 ”。它既是 现 实 生 活的 写 照 , 又 是 诗 人 审 美创 造 的 结 晶和 情 感 意 念 的 载 体 。 诗人 的 聪 明 往往 就 在 于 他 能 创 造 一…  相似文献   

4.
丁磊同学问:《母亲架设的桥》和《巴黎的桥》两篇文章中“桥”各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两篇文章看起来是写桥,其实都不是写桥。《母亲架设的桥》一文中写桥,是写人记事,以母亲架桥一事为依托,叙述母亲的勤劳和爱子之情,表达出儿子对母亲的深切怀念。这是一座凝聚深厚母爱的桥:它是母亲在劳动时能让“我们兄弟”走过峡谷的安全之桥;这是一座伟大精神的“桥”;是一座性命攸关的桥——由此取得一家一年的口粮;这还是一座伟大毅力的桥;不依赖别人,母亲每年要修十几回。它看得见,感觉得到,但摸不着。“桥”在文中是物,“桥”是母亲勤劳一生的见证,“桥”叫我想念母亲,记住  相似文献   

5.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一篇讲读课例。课文主要写了‘哦”的作文获奖。叶圣陶先生亲自给“我”修改作文,并邀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到谆谆教诲的事。作者行文有两条线索:一条以‘哦”为线,写“我”的获奖、做客及受到的教诲,这是明线;另一条以“爬山虎”为线,写了爬山虎的色彩、特点,这是暗线。课文题目就揭示了暗线。以往学生虽然接触过含有明暗两条线索的课文,但都以明线为标题,学生比较容易理解题目的含义。本文命题一改常规,巧设暗线且含义深刻隽永,学生在读了文章后与题目对照有种明显的“文不对题”的感觉,因此…  相似文献   

6.
“水”是西方文学中的传统意象,也是一个含义多样化的意象:灾难与死亡象征、生命与希望象征、净罪与再生象征。在《荒原》中,艾略特把“水”意象植入了传统的这三方面含义;由于这三方面含义,有助于解释荒原“有水却缺水”的矛盾;同时这三个含义也紧密联结《荒原》的基本主题:“死亡-复活”意识,通过神恩和自救从死亡到复活。  相似文献   

7.
“连接”、联结”、“链接”三个词的意思和用法有相同的地方,又有某些方面的差异,不太好掌握,容易混淆。本文对“连接”、“联结”、“链接”的用法作一些辨析,以期能够进一步明晰它们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一、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对“连接”与“联结”这两个词的解释分别为:  相似文献   

9.
1.1.凡是各个律联之间都以同声相粘的关系组合而成的格律诗就是粘式律诗.粘式格律要求以两个相近的律句连接两个律联,即是说,如果前一联的下句是B式句,那末后一联的上句就须用b式句去连接;如果前一联的下句是A式句,那末后一联的上句就须用a式句去连接.仄韵律诗则相反,须以B接b、以A接a.用相近的律句互相连接,这能使两联之间相邻的两句出现同声相粘的关系.如果不按照粘的关系连接各个律联,那末就会出现“失粘”的现象,失粘是不合律的.现举两例以作说明.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儿子叫小龙,是取望子成龙的意思。小龙上了幼儿园大班,老师教小朋友写阿拉伯数字,他只会写个“1”,教他写“2”,他总是反写。今日教,明日教,手把手儿教,一点不管用。我们夫妻俩把任务接过来,每天晚上教小龙写。两个多月过去了,小龙还是不会写“2”,其他的阿拉伯数字就更甭提啦,要写也是反写。小龙看见他反写的“2”,总高兴  相似文献   

11.
师魂如浪     
师魂如浪,一浪接一浪…… 初中快毕业时,老师出了一篇命题作文《我的理想》,许多同学都写“科学家”、“工程师”,而我写的是“老师”。这两个字是自自然然从我心里流淌出来的,就像那山泉里的水,自自然然流淌出来一样。这两个字是什么时候在心中产生的呢?我也说不清楚。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四级语法单位之一的语素,虽然是第一级,但它的重要性不亚于词、短语、句子。如果语法是一座大厦的话,那么语素就是这座大厦的地基。地基打不好,大厦将坍塌,同理,语亲学不好,想学好语法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在语素教学中,让学生建立语素的概念是很重要的。比如,学生写别字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写别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理解语素的真正含义,而不是某个字会不会写的问题,如把“英雄辈出”的“辈”写作“倍”,把“川流不息”的“川”写作“穿”,把“颗粒归仓”的“颗”写作“棵”,把“刻苦”的“刻”写作“克”等,都是由于…  相似文献   

13.
唐·王昌龄《送柴待御》:“沅水通流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沅水长流与武冈相连接,送别你却不觉有离别的忧伤。虽然分别了,但青山一座相连,我们同云共雨,明月相照,何曾是两个地方。)  相似文献   

14.
中年级的作文教学是连接低年级说话写话和高年级谋篇布局的“桥”,搭好这座“桥”的基石就是学生的写段能力。中年级作文教学应突出段的训练,学生写段凭借的是课文,应促进学生把读段的知识技能迁移到习作中去,培养学生的写段能力。就此,笔者结合实际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5.
suggest有两层含义,可表示“建议,提议”或“暗示,表明”。后接名词、动名词、含疑问词的不定式或从句。作“提议,建议”讲时,宾语从句要用虚拟语气。但不能接不定式或复合宾语。下面分述如下: 一、接名词及动名词,其后不接不定式或复合宾语。例如:  相似文献   

16.
高献辉 《江西教育》2003,(23):28-28
《背影》一文关于“泪”共写了四次:第一次写见到父亲,看到满院狼藉,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第二次写望父买橘,“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第三次写父亲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眼泪又来了”;第四次则是接读父亲来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见到父亲背影。四次所写的流“泪”,虽都是动情所致,但特写的环境不同,流泪的含义不同,因而用词不同,彼此不能互换,更不能省却。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深刻领会:第一次的“泪”,为祖母亡故,老父解职,家境惨淡,因百感交集而“簌簌地流下泪来”,为“背影”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第二次的“泪”…  相似文献   

17.
经过几年艰难的写作,张海迪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又一部长篇小说《绝顶》,人民文学出版社将此作为今年的重点书籍精心编辑,新书已于近日与读者见面了。以下是笔者与张海迪就《绝顶》有关问题的问答。问:你的长篇小说写了一座险峻的雪山,你怎么想起要写山的,书名“绝顶”有什么含义吗?  相似文献   

18.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关。有些题目的含义显而易见,如“我的童年”、“记一个助人为乐的人”等;有的题目含义稍多一点,如“我的老师”,它既可以写学校里  相似文献   

19.
play用作及物动词时的含义较多,用法也不同。 play表示“玩”时,后可接表示“牌、游戏、棋类”等名词;表示“打、踢、参加时,后可接表示”球类、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一碗阳春面》以“一碗阳春面”为线索,将人物、情节、环境贯穿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是写实;“一碗阳春面”与“春”密切相关,在大年夜吃“阳春面”,寄托了吃面的母子三人对新春、对未来的憧憬,孕含着团结、不屈、向上、奋争等美好的含义,这是写虚。像这种具有写这和写虚双重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