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白描”是中国小说美学中关于写作技法的一个范畴。长期以来,众多学者都认为“白描”这一技法是借鉴自绘画。从史传理论中则可以寻找“白描”技法的另一个渊源。史家“实录”思想及“春秋笔法”与“白描”有着承继性的关系,而金圣叹的“格物”说则是这两者之间的枢纽。  相似文献   

2.
论白描     
“白描”是运用线的浓淡粗细、方圆、转折变化和用笔的轻重、快慢、顿挫等,来描写物象的形态、体积、质量感的一种技法。通过用白描这种形式可表现出艺术形式的美。  相似文献   

3.
何谓白描?白描,原本是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即只着重于人和物本身的描绘,黑线勾勒,不着颜色,没有背景。把它引用到文章的描写手法上,指不加渲染,不事烘托,不用华丽的词藻,而以最经济、最省俭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抓住被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就能把具体的形象再现在读者面前,这就是“白描”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白描.也称"粗笔描写"、"速写".源于古代"白画",是中国国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即用墨线勾画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后人将这一技法借用为文章的表达笔法,即把朴素、平易的描写技法称为白描.具体说来.白描是指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以简练而又质朴的语言,勾勒出事物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文无定法”的“法”,就是指写文章的技法。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确切含义的理解是不同的。有的认为,既然“文无定法”,亦即写文章没有什么技法,因而,对写作课就不够重视,而另一种则认为,写作课讲的是写好文章的“万应灵方”。很明显,前者是对写作技法的否定,而后者是对写作技法的夸大,二者对写作技法的认识和理解都失  相似文献   

6.
文贵创新,而“反弹琵琶”不失为一种理想的创新手段,所谓“反弹琵琶”在写作上是指避开常规思维模式而借助于逆向思维从相反或对立的方面去立意构思的一种技法,运用这种技法有时的确可以起到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之效,从而写出新颖别致、异彩纷呈的文章来。当今中学生的不少优秀文章比如《“班门弄斧”又何妨》,(当代中学生议论文  相似文献   

7.
李静 《学语文》2004,(2):41-42
“点题”这一概念,在作品分析和文章写作中被广泛的提及。什么是“点题”?按通说指的是“用扼要的话把谈话或文章的中心意思提示出来”(《汉语大词典》)。但作为一种写作的技法,“点题”之“题”既指文章题目,也指文章题旨。所以,“点题”的方式,一种是指点文章的题目,一种是指  相似文献   

8.
如何引导学生写出内容充实、曲折生动的好文章,除了积累生活素材外,在写作方法上,“烘云托月”的技法是值得运用的。这种写作技法,中学语文课本上有许多典型的例子。我在教学中,将作文课文互相贯通,  相似文献   

9.
技法解读 白描手法原是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它的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呈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绘画手法运用到文学的描写上,就是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和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朴素平易的文字、明快简练的语言,十净利索地勾勒出事物的形态,表现出作者的感受。鲁迅先生把白描手法概括成十二个字,即“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相似文献   

10.
古人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更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更远矣。”这种烘云托月的作画技法,用在文章中便是衬托。这种技法运用绳当,会产生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1.
文学作品的描写有白描、细描之分。所谓白描,原是中国国画的绘画技法,起源于古代的“白画”。即画人物或花卉时,仅用墨线勾画物像,不着颜色或略施淡墨渲染的画法。后人将这一绘画技法借用在文学表现笔法上,把使用简炼的笔墨,不加烘托地描写人物面貌或生活场景,从而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像的描写方法称为“白描”。白描重在抓事物的精髓,进行简笔勾勒而传达出其内在的神韵。在这方面,鲁迅、老舍、周作人、部达夫等人都堪称白描的大师。且看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  相似文献   

12.
曹津源 《初中生》2006,(3):8-10
文章的主题,如人之“灵魂”,文章的材料犹如人之“血肉”,而文章的结构恰似人之“骨骼”。失去健康坚实、分布科学的骨骼,血肉就无所依附,灵魂也无处寄托。2005年中考满分作文是怎样健全“骨骼”、讲究结构技法的呢?主要经验有下列五条。  相似文献   

13.
文章借国画技法“写意”与“工笔”之喻,阐述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放”辩证法,同时阐发了数学课堂三重追求的主张:“写意教法”,尽展数学课堂的舒缓美:力显数学课堂的缜密美;“写意”与“工笔”相互交融,追求数学课堂的和谐美:与“收”的工笔教法”。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内容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架,那么,语言就是文章的肌肤。思想的深刻,内容的丰富,构思的精巧,最后都要以语言为载体。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要使自己的作文鲜活感人,光彩照人,那就要锤炼语言,掌握为作文“美容”的实用技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小三角”研究和“三平面”研究的不同之点,重在阐释“小三角”研究。文章包括四个部分:1.论题导入;2.“小三角”和“三平面”的概念涵义;3.“小三角”和“三平面”的研究思路;4.三点说明。二、三部分是文章的主体,一、四部分实际上是文章的前言和后语。  相似文献   

16.
不少考生在文章赏析这道题上的得分不高,究其原因,有的是不明考查要求与评分等次,有的是不知写作框架与技法。本文试以“人物形象”文章赏析的写作为例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提高文章赏析写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白描,本是中国绘画的一种传统技法。白描手法,运用到文学创作上,就给作品带来了朴素、单纯和清新的特点。这种手法在塑造人物和叙述故事时,不大肆渲染和铺陈,也不细腻地刻画和描写,而是用十分精炼的笔墨,抓住形象的特征,三笔两笔就勾勒出生动的人物形象,给人以联...  相似文献   

18.
对于鲁迅小说中的“白描”,意见不一,或云鲁迅小说艺术的丰富性、多样性似统一于一个基本的用墨方法,意即“白描”是鲁迅小说艺术的惟一手段;或表示异议,认为“白描”有弱点,不符合鲁迅作品的实际,鲁迅小说中也有不少工笔描绘之处.其实,在文艺理论上,鲁迅是推崇“白描”的;在创作实践上,鲁迅动用较多的艺术技巧还是“白描”.若云“白描”是鲁迅小说艺术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可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9.
白描是一种不尚修饰,以质朴洗炼的语言,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勾勒事物形象的描写手法。白描,原是一种绘画手法,源于古代的“白画”。这种画法,突出线条,只施淡墨,不着颜色,寥寥几笔就勾勒出动人的物象来。这种贵在神似的技法,借用到文章的描写手法上,称之为“白描”。本文谨以鲁  相似文献   

20.
写记叙文,最常用的技法,当然是记叙和描写。这两种技法如何组合起来用.值得揣摩。最常见的组合方式,是先记叙,再描写,比如,前一段或几段记叙,下一段描写,或一段中前几句记叙,后几句描写。记叙展现过程。形成文章的“线”,而描写铺展重点,形成文章的“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