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商隱的<錦瑟>是中國歷史上的名篇.在中國,所謂名篇的含義就是誰都説不清它是什么意思.關於這首詩,各種各樣的説法大概有一二十種.有以爲悼亡者,有解以咏物者,有釋爲諷喻者,有歸於自傷者,有釋作哀時者,有謂爲暗戀者,有視爲集序者,有疑爲思鄉者①.但諸家之説皆爲鈎沉史料、稽考史實,試圖由復原詩之背景來尋繹詩之主旨,乃至以詩篇爲斷片,以背景爲主旨,最終也都是無充足理由的推理,亦即猜測.  相似文献   

2.
現代性確實陷入了困局,似乎讓人無家可歸,中式“歸家”,由此立論。現代性困局,被確定爲個人主義引發的冷漠無情、虚無主義、專制主義。因此,作别西方的個人主義、理性主義的現代性設計,引入中國古代的家哲學理念,是將人類引向個體與親親、理性與情感皆具的健康之路的必然選擇。這一對家所做的過載之想,讓家完全無法承受超重的負擔:其對家所寄望的抗擊冷漠無情、虚無主義與專制主義,是一種毫無經驗支撑的純粹虚構;其在古今之維伸張的以中濟西,是一種將傳統裝扮成現代之後的“以夏變夷”;其在中西之維闡釋的矯正西方弊端,是一種中西絶對相異辨析之餘的堂吉訶德式舉措;其所依傍的西方比較對象,因爲僅及德法和基督教改革運動一端,而成爲錯傍的他者;其所主張的在西方之外、中國之内尋求現代性解困的思路,是一種錯置因果的表現。  相似文献   

3.
李若暉 《中国文化》2007,(3):202-208
李商隱的&lt;錦瑟&gt;是中國歷史上的名篇.在中國,所謂名篇的含義就是誰都説不清它是什么意思.關於這首詩,各種各樣的説法大概有一二十種.有以爲悼亡者,有解以咏物者,有釋爲諷喻者,有歸於自傷者,有釋作哀時者,有謂爲暗戀者,有視爲集序者,有疑爲思鄉者①.但諸家之説皆爲鈎沉史料、稽考史實,試圖由復原詩之背景來尋繹詩之主旨,乃至以詩篇爲斷片,以背景爲主旨,最終也都是無充足理由的推理,亦即猜測.……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史記》《漢書》所載的"黄老之學"這個概念,認爲漠初占統治地位的黄老之學,指的就是老子之學;它與稷下學派中以道法爲核心思想的那種學説并無直接關係;與漢初所謂的刑名之學尤非一事,絶不可混爲一談。今天流行的關於"黄老之學"的理解是錯誤的,應當予以糾正。  相似文献   

5.
學人寄語     
<正>"我從哪裏來、我到哪裏去"一向被認爲是西方哲學的基本問題。而京西大覺寺留有兩塊懸匾,其上是乾隆手書"無去來處"、"動静等觀"。如果來與去、動與静了無分别,"我從哪裏來、我到哪裏去",自然要化約爲"我從來處來,我到去處去"。"無去來處"的中國式轉换實在是意味深長,它并非取消了西方哲學的問題,却可能化  相似文献   

6.
墓葬中的"擬山水畫"同時提供了兩種信息,既涉及地下墓室中爲死者設計的繪畫程序,又涉及它們所模擬的地上山水畫作品。本文討論近年在唐代墓葬中發現的若干這類壁畫,通過檢驗它們的内容、位置、樣式和風格,力圖把中國美術史中的兩個相對獨立的領域——以考訂鑒别爲前提的繪畫史研究和以考古發掘品爲基礎的墓葬美術研究——在方法論和歷史研究兩個層次上進行結合。  相似文献   

7.
國學在復興.國學歸根結底是"經典"之學.經典中最重要的是《論語》和《老子》.《論語》不容易讀,常被講成"行爲倫理學".《老子》則被公認爲哲學著作.但老子所講"道"究竟具何特點?老子哲學的性質究竟是什麼?老子是如何達到這一結論的?解答多種多樣.馮友蘭先生早年指出,老子乃形而上之"共相論"一類思想;1在以後的《中國哲學史新...  相似文献   

8.
《論語》"子罕言"及"子絶四"章雖寥寥數語,但解釋存在一些問題,本文梳理歷來異説,希望能揭示出經典詮釋的多種途徑及其盲點。筆者將"子罕言"章的解釋的焦點從"與"字轉移至"言"(直言),認爲孔子所罕言者包括"利、命、仁":對於"子絶四"章,文中舉出其它典籍及郭店竹書引用的異文綫索,説明在早期傳本中孔子所絶者未必爲四,此章或可理解爲兩個緊縮復句,即"無意(則)無固,無我(則)無必(讀爲蔽)"。  相似文献   

9.
"德性之知"的提法是理學"成聖"工夫論中一個核心問題,與"德性之知"相對應的概念爲"見聞之知",德性之知見聞之知的對分是普見於中國儒釋道思想中的一組概念的變形。大傳统的三教論述中,都曾提出一種由心體發出而可切入物之本來面目的無知之知,與此"無知之知"相對照的即是由感官發出的"見聞之知"。儒家兩種知的分别始於張載、程頤,兩種知的提出和兩種性(羲理之性、氣質之性)的提出乃是同一套工夫的兩個面向,@是一種對新的人(亦即人的無限性)的想象,它們啓示了一個新時代的到臨。本文探討底下問題:兩種知的内涵,朱子何以避免使用"德性之知",王學的良知與德性之知的關聯。本文除了涉及理學史的脉絡外,也探討了"知悟性"、"物自身"理論的問題。  相似文献   

10.
陳夢家先生認爲商代君王爲"群巫之長";因爲在文献所見的"巫"的職事(如祝、预占禍福,治療,占夢、舞雩)和甲骨文所見的商王之職事相似。但是,陳夢家先生忽略了兩件事;第一:在甲骨文中,"巫"字與"王"字是分開的,而且巫與王無法互相取代。陳先生以後代周  相似文献   

11.
正謹以此文紀念我親愛的弟弟葉維佳,同時向和他一樣不唱高調、不求聞達、在"被愛錢遺忘的角落"裹潜心做實事的人們表達敬意。因爲弟弟,我認識了其中的一些人。"水滴"句出自佛經,維佳用來與身邊同事共勉。在中國,歷來都有這樣一些堅韌不拔地投身於長遠民生福祉的人,他們是我們今天這個短視、浮躁與功利時代的稀有"品種"。人以稀爲貴。託體同山阿都都(維佳小名)於2015年6月14號因升主動脈血管夾層去世,享年63歲。他在突發病後  相似文献   

12.
"四教"經典在春秋後期至戰國峙期所面臨的根本危機,與其説是其文本與儀式的存績問题,毋寧説是其傅習與實踐方法的陳舊、淺俗與偏颇。就《诗》《書》而言,主要表現爲純粹的知識化倾向使其在時用性方面受到質疑;而對於禮、樂而言,則是技術性與形式化的倾向使其不僅無法用以维系宗法觀念,反而成爲贵族炫耀财富、助長欲望的工具。面對这些危機,孔子及其部分後學嘗試通過一種"儀式化"的《詩》《書》微引方式来强化《詩》《書》與當下政治、倫理問题之間的互動關係,同時在理論層面對禮、樂進行一系列新的"賦羲"。這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重建了"四教"之學的體系,并對漢代經學的發展形成若干影響。  相似文献   

13.
劉志琴 《中国文化》2007,(3):93-113
一、中國文化近代化的起黠   明清交替,是中國歷史的又一次改朝换代,與歷代鼎革不同的是,發生在16、17世紀之交的中國大變動,餘響不絶,進入20世紀後更成爲國人關注的熱點,這不僅因爲推翻封建王朝的辛亥革命,最初是以反清復明的種族革命爲號召,以宗奉明代認同華夏子孫,更重要的是發生在明末的政治、經濟變動與社會思潮,對現代中國的政治運動與思想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  相似文献   

14.
學人寄語     
正文化是鬆散的結構,內中充滿了張力。無窮無盡、川流不息的各種力量在相互牽拉、撕扯、撞擊、會通、融合。也可以說,文化是由多種元素構成的化分化合的綜合體,因不同元素之間的交錯互動,彼此相斥相激,而産生新的令人類歡愉的生命體。《易·繫辭》說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生生"情形下的"易"之太極,不妨看做是對人類文化現象的哲學槪括。而在宋代思想家張載那裏,太極和"太和"爲同一範疇的不同名相,所揭示的則是天下大道和天人之道所籠攝的無盡含藏:"太和所謂道,中涵浮沈、升降、動靜、相感之性,是生絪緼、相蕩、勝負、屈伸之始。其來也幾微易簡,其究也廣大堅固。起知於易者乾乎,效法於簡者坤乎。散殊而可  相似文献   

15.
周敏秋 《中国文化》2023,(1):269-298
章太炎是現代中國最早倡導全國方言調查、最先對全國方言予以分區的方言學家。他利用各省留學生集聚東京之際,采用直接法與間接法調查全國方言,著成中國現代方言學開山之作《新方言》,并對全國各省漢語方言的語音特徵進行歸納。章氏上承古典方言學的優秀傳統,下啓中國現代方言學的嶄新領域,以方言調查、記録和研究爲基礎,注重方言詞彙、方言分區、方言歷史演變與比較,旁及方言語法、方言文化等内容,尤其重視發揮方言的社會與文化功能,爲中國現代方言學奠立了新典範。然而,《新方言》長期被誤解,導致晚清民國時期摹仿與踵武《新方言》的系列著作在學術史上長期失語,遂使清末民初洶涌澎湃的中國方言研究浪潮與“五四”以來的方言運動斷爲兩橛,成爲中國方言學史上缺失的一環。文章通過梳理章太炎生平調查與研究方言的歷程,以《新方言》初刻本、重訂本爲中心,輔以《章太炎<説文解字>授課筆記》及其它資料,探求章太炎方言調查方法與過程,釐清其語料來源、調查範圍、研究目的等基本問題,重建中國古典方言學向現代方言學轉型歷程中的關鍵環節,進而將中國現代方言學的草創時間從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提前至二十世紀初。  相似文献   

16.
説回文     
正本文所謂回文,非中國傳統詩詞活動中以前後倒讀、回環往復爲特點的那一類修辭現象,而特指咸同到民國年間,中國寶卷發展中出現的一種書冊,它是寶卷演化中的變體,有新出寶卷以回文名之,而不以寶卷命名,這一現象尙未引起特別注意,試略爲申說。咸同之後,回文在寶卷演化中出現頻率較高。車錫倫《中國寶卷硏究》第二章對寶卷稱謂及命名方式做了詳細考察,但未承認回文也是寶卷名稱這一現象,他在《中國寶卷總目》著錄《回文寶卷》幷指出它的別名爲《回文寶傳》和《錢果順回文寶  相似文献   

17.
人們習慣於以"中國"的一頭一尾、即周秦之變與清民之變來建構中國歷史的宏大叙事。似乎中間兩千餘年都處於一種恒常或停滯狀態。這是對中國歷史的一種誤解。從中國歷史的自身綫索來看,起碼應當從五大變局,即周秦之變、秦漢之變、唐宋之變、明清之變與清民之變上,才能有一個比較準確的理解。這需要人們突破歷史停滯論,同時突破歷史進步論的束縛。前者是以後者爲歷史哲學支撑的,後者是以前者爲歷史經驗參照的。但兩者作爲現代歷史理念,都遮蔽了中國歷史的自身特點。中國古代歷史自有變化綫索與動力機制,而中國的現代轉變絶對不是一場突變。爲此,需要在五大變局中展示中國歷史的結構變化與功能調整,從而爲展示中國歷史的真實面貌奠定堅實基礎,爲中國的現代内驅機制進一步蓄積動力。這是當代中國需要確立的一種新歷史哲學,關乎中國的自身發展與人類前景。  相似文献   

18.
學人寄語     
正啟蒙運動百年以來,尚未解決的真正問題有兩個:其一:如何將"好的"文明內化爲中國人能夠認同的"我們的"文化?其二,如何將"我們的"文化提升爲全人類普世的文明?再好的外來文明,也需要轉換爲"我們的"文化。一種外來的文明一旦其融入了民族的歷史傳統、成爲中國人的內在生命所在,那麼它就從外在的客體轉變爲內在的主體,成爲"我們的"身心不可分離的一部分,那麼,外來的普世文明便轉化爲民族的自身文化,具有了家園感、根源感和歸屬感。  相似文献   

19.
仁,儒家思想體系的核心,誠乃厚德安止之根、深情興發之源。生命的喩象,作爲本原生化之具象顯現,真實可信、生動可感,妥洽呈示仁之生意。祈向共同生存的大和諧,仁的喩象以種子爲佳,譬其善生善成,終始周復無窮已。族類血種播散,精神火種傳續,嘉生繁祉,遂其生而盡其性,匯入天地家園共生共榮的協奏,同呼吸共命運。仁者人也,成就其整全生命的完善,一顆種子長成一棵參天拔地的宇宙樹,備歷寒暑而常青,永不失其本心。  相似文献   

20.
一論年號 "年號"是中國歷史上紀述年代的一種特有標識.它經常隨着新的元年而變换,所以也稱"元號".於是把建立年號稱爲"建元",改换年號稱爲"改元",而記述年號的書也多以紀元爲名,如<紀元編>、<紀元通考>、<紀元要略>等. "元"在古代典籍和傳統認識上都有重要的地位.<易·乾文言>和<春秋>中都很重視"元".因此建元也就成爲中國歷史上的大事,而在史籍中多有此一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