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游戏"是幼儿最重要的天性.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工作,在游戏中身心才能得到充分的、健康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每一个教育活动中应充分考虑使游戏与教学得到优化结合,充分认识游戏和教学这两类活动各自的性质及其价值,并根据幼儿个性发展和社会化发展等因素来确定教育方案的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2.
游戏活动是幼儿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益活动。同时 ,游戏活动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游戏能增强幼儿体质 ,激发学习兴趣  游戏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进行幼儿游戏活动 ,幼儿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且心情愉快 ,朝气蓬勃。通过玩游戏 ,他们的身体各部位都可以得到锻炼。因此 ,在幼儿园教学中我经常给小朋友玩“踢过小沟”、“玩瓶子”、“老鹰抓小鸡”、“纸牌巴巴变”等等的游戏。就拿玩“踢过小沟”这一场游戏来说吧 !这个游戏中让幼儿分成两队 ,分别相…  相似文献   

3.
从游戏的角度把握绘画活动,《纲要》中提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从游戏与教学的价值中提出:每一个教育活动应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绘画应以幼儿的“本能”、“需要”为出发点,充分考虑使游戏与教学得到优化组合。加强幼儿绘画过程中的游戏性,以培养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兴趣,减少绘画过程中的枯燥感和挫败感;借助虚拟的情景,启发幼儿将生活中获取的感性经验溶进自己的绘画想象,加深幼儿对主题的认识和感受力,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情感。让绘画真正成为一种幼儿喜爱的游戏,让游戏成为幼儿不可缺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阮月 《知识文库》2023,(4):61-63
<正>“野趣”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提升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幼儿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对幼儿的内在潜能进行深入的挖掘,更加顺利地推进幼儿教学工作,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成果。本文通过对游戏化背景下开展幼儿园“野趣”活动的意义进行分析,对实施“野趣”活动的内涵进行了解,总结了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野趣”活动实施的策略,使“野趣”活动更加多元化,让幼儿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游戏化课程理念中多角度、全方位地渗透“野趣”活动,可以使幼儿能够在学中玩、玩中学,并从中体验到不一样的认知,使幼儿对教学活动更加期待,  相似文献   

5.
“弯弯绕”这个名字是我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里借用过来的,我把它用于幼儿的智力游戏中。每周,我们都有一次名为“弯弯绕”的智力游戏活动。每当我们出一道智力游戏题,幼儿的思维活动都很活跃,发言热烈,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锻炼。幼儿每说出一个正确答案,都会得到老师的表扬与鼓励,幼儿的情绪都很高涨。一次,我出了这样一道题:一根很高的竹竿,上面有一块手帕,我们既不能把竹竿放倒,也不能爬上梯子  相似文献   

6.
陈宁 《早期教育》2008,(2):23-25
“游戏课程”建构于1989年,是上海学前教育多元课程模式中的创新之一。作为“游戏课程”研究的主要基地,南西幼儿园对“游戏课程”进行了长达18年的探索实践。十几年来,南西幼儿园在贯彻《规程》《纲要》精神,落实“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上积极探索,着力解决一线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生成和预设始终平行分离”、教师对幼儿的生成活动难以进行准确的价值判断等问题,并形成了一系列对幼儿生成活动的回应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7.
九月,我园开展“夸夸我的好老师”主题教学活动,我班开展了社会活动“老师,我喜欢您”。本次活动突破传统社会活动“以教师讲述、灌输为主,幼儿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以“情”为主线贯穿始终,借助游戏、讲述、画信、看PPT等多种形式,通过营造特定环境氛围影响、启发幼儿,让幼儿爱老师的情感在层进式活动中得以不断升华,使其社会性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8.
顾春燕  王晨蕾 《文教资料》2006,(18):173-174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而游戏分为两种,一类是幼儿自主的、完全由幼儿自动发起的、以游戏本身为目的的自主游戏;一类是教师组织的、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目的的手段游戏或教学游戏。本文认为自主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露,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健全的过程,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戏是幼儿生活中的基本活动,是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游戏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幼儿“玩”,而是在于引发、支持与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游戏与教学的关系,遵循游戏教学中的原则,掌握游戏教学中的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一、研究主题的提出近几年,我市幼教教研工作走过了这样一条道路:从开展“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研究”——幼儿拥有了游戏的环境,到开展“幼儿园游戏研究”——幼儿在游戏中得到了快乐,再到开展“活动区与幼儿发展研究”——幼儿发展得到重视,又到“园本课程建设与开发研究”,使幼儿园拥有了自己的《课程方案》,确立了课程主题串引下的各领域教育教学的目标与内容,并尽量综合各种教育手段在一日生活活动、集体教育活动、户外活动、活动区活动的四大版块中实施,教育教学日渐规范和科学。活动区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教育教学实践的…  相似文献   

11.
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明确定位于:“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依据这一理念,我们进行了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的研究。 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即幼儿园数学教育以游戏为基本途径,它具有两层含义:(1)幼儿数学教学游戏化。借助游戏情节,将数学教学的目的和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规则,使幼儿在活动中摆脱“完成目的”的包袱,从活动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2)幼儿在各类游戏中感受数学,运用数学。将数  相似文献   

12.
春季,气温增高了,幼儿的游戏活动也逐步增多。由于一日内天气变化较大,幼儿在游戏中常常出汗,此时若处理不好,便容易伤风感冒。为了给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保证他们健康地成长,我在活动室的一角开设了一个幼儿“服装角”。“服装角”内有一排幼儿衣架、两张长条桌和几张小凳。幼儿游戏时,我便细心观察,发现热得出汗或活动过量的幼  相似文献   

13.
<正>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教师常常发现幼儿围着椅子绕圈跑、上上下下的情形,问及原因,会得到“我们在运动”“这样很好玩”的回答。尽管这样的活动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但幼儿依然乐此不疲。由此,教师基于幼儿的游戏兴趣,支持幼儿开展“椅子游戏”,将幼儿“围着椅子玩”的随机行为转化为自主游戏活动,集中引导幼儿并监督、保护其人身安全。现以大班幼儿“椅子游戏”为例,探索幼儿自主游戏的开展实践。  相似文献   

14.
施坤 《教师》2023,(34):69-71
幼儿游戏作为幼儿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在整个幼儿教育活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通过游戏可以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也可以促进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进而实现提升幼儿游戏教育效果、提升幼儿游戏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目的。基于此,文章简要阐述了幼儿园游戏教学中应用“一对一倾听”模式的意义,阐述了基于“一对一倾听”模式的幼儿园游戏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丰富游戏内容、强化教师专业技能、优化游戏环境、创设“一对一倾听”氛围方面提出促进幼儿园幼儿游戏教育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幼儿游戏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一场精心组织的游戏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有助于幼儿在认知和智力方面得到良好的培养。尤其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自我角色的定位是至关重要的,要摒弃传统教育教学中以"老师教,学生学"的观念,而是应该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尽可能地设计出丰富多彩适合幼儿的游戏活动,同时,更要重视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价值,以幼儿为中心,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做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引导者、观察者和评价者。  相似文献   

16.
基于“情·知教学”思想的幼儿园数学游戏活动,可以运用“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数学;让幼儿在交流中学习数学;让幼儿在教师的引领中学习数学”三种策略,促进幼儿在数学游戏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进一步拓展思维,实现幼儿快乐学数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在对幼儿教育中主张教师采取游戏式的教学。游戏教学模式有利于幼儿接受学习的知识,户外游戏中采用开放的教学空间,更有利于提升幼儿参与活动的自主性。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保证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开展,促使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在户外活动中,教师应对幼儿进行指导,而不是限制幼儿的活动,更广泛的自由度能保障幼儿在不同活动中进行体力调整,间歇性地参加班级活动。教师应善于为幼儿渗透户外游戏活动的教学方式,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角色游戏是幼儿特定年龄阶段中所特有的游戏活动,它是缘于幼儿希望当“大人”、又在能力上不能表现出大人的行为时产生的需求,是随幼儿表象的产生和创造力的发展而形成的。在游戏中,他们希望摆脱成人的帮助,做自己的主人,他们渴望参加或模仿成人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赵凤娟 《山东教育》2005,(36):34-34
角色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在活动中他们可以扮演角色,自由地模仿,尽情地想象,但游戏也有规则,为了保证游戏的顺利开展,幼儿在游戏中必须遵守这些规则,如游戏中不随便离开自己的“岗位”,要坚持扮演自己的角色等等。  相似文献   

20.
陈声琴 《江西教育》2023,(15):94-95
民间棋类是一种竞技类益智游戏活动,既能怡情养性,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在幼儿教学中,笔者注重优化棋类游戏,激发幼儿对棋类游戏的兴趣,引导幼儿创新棋类游戏的玩法,开展区域民间棋类游戏活动,让幼儿乐在“棋”中,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