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乐章一、尊重家长,注重情感交流,营造良好氛围 家园合作的核心是幼儿,同时也是幼儿园和家庭共同教育的对象,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是家园合作追求的最终日标.作为教育要尊重幼儿,让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生活中体验快乐,健康成长.作为教师要注重和家长在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营造平等、和谐的合作环境,这是开展家园合作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机构,担负着教育幼儿和服务家长的双重任务,为了提高幼儿教育的整体效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园在完成日常保教任务的基础上,也要重视并做好家长工作。因此,从"真挚语言营造和谐氛围""温暖语言缩短家园距离""激励语言促进家园共赢"三个方面阐述家园沟通中教师的语言智慧,在幼儿园和家庭建立一种合作、互补、一致的关系,真正携手完成育儿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应认识到家庭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并与家长有效合作,共商教育对策,才能与家长就幼儿某一行为习惯的养成达成共识,从而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地成长,让教育适应孩子的需要。[1]因此,幼儿园不仅要指导家长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更要与家长合作,采取合适的家园共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幼儿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幼儿园教育中要注重与家长联合,共同教育和引导幼儿,可定期召开家长会,告诉家长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还应讲解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逐渐使家长意识到要多与孩子沟通和交流,多关注孩子在生活中的行为举止,及时纠正孩子不文明的行为,逐渐使幼儿讲文明、懂礼貌。充分体现出落实家园联合的教育方式非常重要,有利于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  相似文献   

5.
张帆 《考试周刊》2014,(61):185-185
<正>节假日过后,很多家长跟我说:"孩子在幼儿园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但回到家后就是另一个样子了。"孩子在家和在园的表现不一致,这一现象表明:家园共育不算成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搞好各项工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家园共育的关键在于沟通,"沟通"指在孩子发展与教育上,家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应进行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使家长和老师共同分享和接受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充分利用家长、社区资源,帮助幼儿园充实课程,促进教学工作;注重家长与幼儿相互沟通,家园互访,增进家园双方互相理解.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近年来,我园根据本地区家庭教育的具体问题,如有些家长过于娇惯孩子,对孩子的一切包办代替;有些家长单纯希望孩子多识一些字,多做几道算式题,多学到些书本知识等一系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对新时期家园工作的方法与途径进行了多方的研究,注重以信任与尊重、引导与帮助、培养与鼓励为策略,全方位调动家长在家园工作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和谐的家园关系,使幼儿在统一的、愉悦的、科学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幼儿期,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是家庭,家园共育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立足点。教师要与家长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共同生成适宜于促进每个幼儿最大限度发展的教育,也就是幼儿园和家长之间要有和谐的家园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幼儿园中,很多教师误把“教育家长”作为家园共育的目的.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在家园共育中往往只是满足于开家长会、设宣传栏、办家长学校之类的活动.其实,家园合作不是幼儿园单方面地把教育观念强加给家长,也不是要家长配合教师完成某些教学任务,而是通过家园间的相互配合落实教育目标,使幼儿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近几年来,我园积极创造各种机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促进家园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和支持,通过多种形式的双向互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保青 《山东教育》2005,(15):39-39
常言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应该是孩子长久的“家庭教师”。因此,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堪称幼儿教育之“双臂”,缺一不可。由此看来,要想让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密切“牵手”,幼儿教师一方面要注重与幼儿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的联系、交流、沟通、合作,另一方面,幼儿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家长在幼儿教育方面多多进行建议性“指导”,使家长针对孩子的教育“得手”、“得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的启蒙教育意识逐渐提高,他们对幼儿园的教育期望更高,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有着独立的看法。幼儿园在尊重幼儿个性的同时实施面向全体的教育理念。种种原因使家园合作存在一些距离,那么如何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产生合力,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多种手段将成为家园沟通有效落实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生活接触最多的地方,加强幼儿园和家庭的联系与合作是提高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最佳方式。现在有的幼儿园并不够重视家园合作,导致幼儿在接受教育的时候产生偏颇,对幼儿的身体和心理的发育带来一定不良的后果。针对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现有状况和不足,文章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合作方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家园联系手册是一种重要的家园沟通途径,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书写联系手册来了解幼儿在园、在家的情况,就幼儿身心发展中的某一问题进行交流,或就幼儿教育中的一些困惑进行探讨,共促幼儿成长。填写家园联系手册,要因人而写。正确评价幼儿是实施教育的基础,只有了解孩子,才能正确评价孩子。我们利用《家园联系手册》向家长宣传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使家长了解幼儿园保教的任务,也是家园同步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家园合作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教育要追求教育效果的最优化,必须进一步拓宽家园合作的渠道,《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本文对家园合作的实现方法从角度出发提出相关策略,对促进幼儿的全面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任庆红 《快乐阅读》2011,(14):62-62
家园共育是指家庭和幼儿园之间本着互相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共同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把孩子培育好。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合作是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幼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1,(81):157-159
幼儿园的孩子是天生的表演家,表演游戏作为创造性游戏的一种,是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的常见形式,而且孩子们会在表演游戏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对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着积极作用。家庭和幼儿园是孩子们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幼儿教育更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尤其是随着对"家长是幼儿园的重要资源"认识的深入,采取家园合作的方式开展幼儿表演游戏活动,既丰富表演游戏的形式,又增进家园关系,从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营造出良好的条件。因此,文章将探讨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特点,并提出家园合作助力大班幼儿提升表演游戏水平的策略,旨在为一线幼儿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纲要》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陈鹤琴先生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如何激发家长对家园合作的兴趣,形成教育的合力,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幼儿园和家长之间建立和谐的互动机制是关键。在建立这种和谐的互动机制过程中,教师加强与家长的情感沟通与信息交流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正>陈鹤琴先生指出,幼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和意义都非常重大,但二者不能脱节,必须共同合作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可见,家庭和幼儿园两方面必须相互配合,家园合作交流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经  相似文献   

19.
正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但长期以来,由于受狭隘教育观的影响,教师往往不能很好地利用家长资源,形不成教育合力。教育实践证明:家长和教师密切配合,能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家长和教师应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形成教育合力。只有建立了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家园双方才能统一思想、互相沟通、密切配合,这是实现家园共育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20.
沈幼治 《家长》2023,(26):64-66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家庭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园应本着合作、平等、尊重的原则,获得来自家庭的参与及支持,通过彼此之间的沟通协作,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基于此,幼儿教师应深刻认识家园共育的价值,并从多个层面着手和家长积极交流,统一教育目标,并形成教育合力,助力幼儿全面发展。本文针对家园共育的具体途径展开探讨。一、家园共育的意义(一)有助于完善幼儿的社会性人格要想推动幼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