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思品教学应当与学生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要结合青春期的特点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疏导教育,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在教学中要寻找教材与学生生活、思想趋势、社会思潮等方面的结合点,强化技巧研究,以提高教育引导成效。  相似文献   

2.
优化课堂结构、实施主体性教学是当今思品课中实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实施主体性教学的途径为:思品课教师转变观念,树立主体性教育意识;在思品课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注重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活用思品教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创造性。实践证明学生在这种主动的自我学习过程中,能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行为观念,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思品课真正增强了导引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王自强 《考试周刊》2010,(28):162-162
在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思品学科承担着重要的职能,除了教授学生基本常识以外,还要对学生的成长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针对初中思品这一特点,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采取有针对性工作的措施,提高教育教学成效,让思品教学成为引领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一盏指路明灯。  相似文献   

4.
适应素质教育新形势,在思品教学活动中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思维方式,变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思品教学中要自觉遵守教育教学规律,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出发,有的放矢,注重加强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实现智育和德育的有效结合,知与行的有机统一,使思品教学活动收到切实效果。  相似文献   

5.
加强情感教育已逐渐成为推进思品课教学改革,提高思品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引起了广大思品课教师的重视。要在思品课中加强情感教育,就必须明确思品课的情感教育目标,使情感教育任务化,使学生在思品课教学中达到预期情感教育要求。思品课情感教育目标的制定要根据思品课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思品课教学的特点,有意识地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接受能力,要严格遵循小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和特  相似文献   

6.
在思品课教学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无疑是思品课实施主体性教学应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以为,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定要诱导学生的道德需要,并注重培养他们学习的成就感。下面结合具体教例加以说明。 一、注重诱导学生的道德需要 叶圣陶先生说,要使学生主动学习,最根本的办  相似文献   

7.
思品教学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校园生活和社会发展补充内容,对学生加强主旋律的引导和警示教育,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在思品课教学中通过新旧教材特点的对比,笔者讲述了适合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注重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思品课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促进学生理解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小学思品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良好道德和政治觉悟。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一些教师在思品课教学中较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只教给学生“美德袋”,而忽视了学生个体身上的内化过程,即道德思维过程,造成了思品教学费时低效的状况。我认为思品教学应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注重学生道德思维的训练和发展,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一、加深道德认识,训练思维的深刻性思品教材中的内容编排一般是一课一理,理即是道德知识。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容,懂得该怎么做,而且要能分析其中的道理,使学生认识到道德知识的深刻本质。道…  相似文献   

11.
赵楼 《成才之路》2012,(9):11-I0006
正在当前的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思想特点成为影响教师教育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因素。作为思品这样一门与学生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学科教学,教师就更要注意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并要进行全面分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思品教学活动更具渗透力和引领性,为初中生的身心健  相似文献   

12.
顾子玲 《教书育人》2001,(11):24-25
小学思品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所以,思品课是一门重要的教育功能课。思品课老师应从远处设想、近处设计、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不失时机地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环境实际,加强行为引导和培训。但现行的思品课教材,不可能做到针对各地学生的实际,也无法把瞬息万变的社会信息及时补充进去,因而内容往往离学生的个体生活较远,这样势必影响教学的实效,根据这一实际,笔在从事多年的思品课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在现行教材的基础上,在目标不减的前提下,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学校养成教育的要求,不断改革教学内容,自编教材进行授课,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进入初中的学生正面临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他们的思想正在逐渐完善。在这一阶段我们要着眼于学生成长的需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品教学应找准思品教材融入的契合点切入点,注重现代传媒的影响,加强对时代榜样的学习。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以能动的教学行为,培植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自觉顺应时代大势,增强教育教学自觉与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而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
初中思品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充分整合教学相关资源,更好地完善与改进思品教学工作,尤其是要结合学生的生活与成长实际,开展卓有成效的教育引领工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思品课教学资源的整合工作:校园生活之中搜集教学可用素材,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发掘教学信息,放眼社会发展寻找教学有用信息,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课堂以案说法。  相似文献   

15.
教材的不断更新,对思品课教师在教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就必须开拓进取,采取新的、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利用心理效用,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6.
葛振华 《现代教育》2012,(11):108-108
教材的不断更新,对思品课教师在教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就必须开拓进取,采取新的、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利用心理效用,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7.
正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新教材思品课教学更具有教育的直接性,它的教学过程是活动过程。优化思品课的育人环境,发挥思品课活动的育人优势,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在承担思品课教学的过程中,做了以下几点有益的尝试。一、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良好的心理是付诸于行动、投身于创造的前提。在思品课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首先需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思品课的特点,我一方面重视学生心理气  相似文献   

18.
思品课教学中的情绪感染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思品课教材内容新颖活泼、可读性强、语言流畅、图文并茂的特点,积极诗化语言,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愉快的情绪体验,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思品课教学中,教者要善于把握《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及教材的编排意图,从挖掘思品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把思品学科真正变成对学生实施德育工程的载体。一、针对课文不同类型,辩证挖掘课文蕴含的情感因素1故事型、推进型课文要抓住细节描写,挖掘情感因素这类课文,往往通过一段话、一…  相似文献   

19.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传统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多是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硬性灌输法为主,这导致思品课的道德教育无法真正融入学生的灵魂,违背了思品课教学的主要目标。而新课改强调"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教学实践",因此,作为思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使学生以主体的身份进行情感体验,加强学生的道德践行,使学生能够通过亲自参与和实践,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更加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要积极认识这些变化,并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具体来说,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中,要积极根据学生特点和具体教学情况,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初中思品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优化授课方式、合理创设课堂氛围以及科学组织课外活动等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初中思品教学中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