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毛泽东思想从思想理论、社会历史实践和哲学的方法论基础等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从历史角度看,毛泽东思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阶段和环节;从实践角度看,毛泽东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丰厚的实践基础;从理论角度看,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思想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始于毛,成于邓”这一命题有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它不仅肯定了毛泽东和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重要地位,而且表明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思想基础和先行探索的初步成果,以被继承和发展的形式融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正确理解这一观点对于准确把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探讨了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指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论证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两位历史伟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殊途同归,更加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今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毛泽东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倡导,在探索中取得的积极成果,阐明了这些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提出社会主义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人民求发展和依靠人民发展,发展中出现的具体矛盾、具体问题要具体解决等发展思想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的发展思想,对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建立以后,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积极探索一条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毛泽东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建设方针,提出了社会主义早期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的论断,提出了在新的生产关系下发展生产力的设想,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发展商品生产的思想。这些探索活动对后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观点,内容包括正反两个方面。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某些思想启示,即"第二次结合"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建设视野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路径;毛泽东的错误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历史经验。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在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发挥联结纽带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以苏为鉴”,走自己的建设道路的宣言书,它对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作出了开拓性的理论贡献,以后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思想与中国文化发展实际相结合并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奠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与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革命思想以创立公有制社会主义社会为目标,毛泽东的建设思想以搞好公有制社会主义事业为中心,毛泽东的后期思想以维护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永不变质为焦点,所以,毛泽东思想的主线是中国公有制社会主义社会的创立、建设与维护,简单说就是公有制.毛泽东对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探索,仍是当前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毛泽东维护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永不变质、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理论是对共产主义运动不可磨灭的永久性贡献,应与特定时期特定做法的失误区分开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毛泽东带领全党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许多闪光的思想理论观点,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源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和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强大思想动力。  相似文献   

12.
列宁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凝聚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实践上的艰辛探索和沤心沥血,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社会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3.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于50年代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科学总结。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十大关系的思想原则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指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正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论证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两位历史伟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殊途同归,更加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今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是指引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毛泽东早在建国初期就倡导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并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战略,发展商品生产,中国工业化道路,国民经济长远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艰辛探索,提出了许多正确而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这些重要的思想材料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先河和理论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以下简称<谈话>)是他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探索前进、曲折发展的思想轨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谈话>的主旨和主要内容.围绕这个主旨,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动力、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经济结构中一些重要关系、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群众路线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正确思想.这些重要思想和积极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中共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中国道路的一次重要实践,八大设计的以加快建设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经济发展之路,以扩大民主依法治国为目标的政治发展之路,以加大投入繁荣文教为路径的文化发展之路,以加强团结促进和谐为目的的社会发展之路,其目的都是调动一切正能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建设经验和理论支撑,中共八大关于中国道路的有益探索在实践中未能坚持下去。八大探索中国道路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与教训,对当前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重点分析了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对当今中国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相关认识前提。毛泽东社会主义认识和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奠定了基础,其对社会主义的有益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政治和实践上的准备,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教训,也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崭新的事业,毛泽东提出走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要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反对关起门来搞建设。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有局限性,但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以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的积极理论成果。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形成了以《论十大关系》为代表的积极理论成果,为我们改革开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