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是南宋诗人赵师秀的著名作品《约客》。历来人们大都认为该诗主题反映的是诗人与友人约会而久候不至,以致产生孤寂焦躁、苦闷无聊的失望情绪。权威的《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对这首诗的鉴赏也作如是阐释。笔者认为这种理解并没有触及到《约客》诗的真正意韵。既然“过夜半”而“有约不来”,诗人的焦急与无聊是理所当然的了。这样的理解乍看似乎合情合理,但又总让人觉得与该诗的本意还隔着一段相当大的距离。因为从全诗看,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是清新、静谧、…  相似文献   

2.
【源出】宋·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相似文献   

3.
2000年高考第8题要求赏析一首古诗《约客》,它的作者是南宋诗人赵师秀。赵师秀为“永嘉四灵”之一。  相似文献   

4.
宋代诗人赵师秀(1170—1219),字紫芝,号灵秀、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他同徐照、徐玑和翁卷并称"永嘉四灵"。有《清苑斋诗集》传世。其诗音韵和谐、清丽自然。赵师秀的《约客》是一首语言清新,含蓄而有韵味的小诗——  相似文献   

5.
这是南宋诗人赵师秀的著名作品《约客》。历来人们大都认为该诗主题反映的是诗人与友人约会而久候不至.以致产生孤寂焦躁、苦闷无聊的失望情绪。权威的《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对这首诗的鉴赏也作如是阐释.笔者认为这种理解并没有触及封《约客》诗的真正意韵。  相似文献   

6.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中的细节描写“闲敲棋子”是表现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吗?试简析。  相似文献   

7.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客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一首《约客》,以其格调"清新圆润",语言"干净隽永",意境"明净自然"受人青睐而吟诵古今。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  相似文献   

8.
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约客@赵师秀 @王义杰 @马少峰  相似文献   

9.
唐代诗人刘方平的《月夜》和宋代诗人赵师秀的《约客》,同是抒写闲情的名作。两诗对读.可以看出“四灵”诗歌对唐诗的学习。两诗均不是重大题材,在一片娴静之中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在江西诗派之后,为宋诗增添了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举一反三:1.《约客》中,客人不来的理由在小作者的幽默假想下是如此的精彩纷呈,我们不禁为小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叫好。2.想象就是这样:穿越时空、不受束缚、无限可能。同学们,一起来大胆假想一下,你一定会想象到客人不来的N条理由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是宋朝诗人赵师秀写的一首。那么,他诗中所写的客人为什么到了半夜还爽约不来呢?下面不妨来胡乱假想一番:一、客人的爸爸被作为“非典”疑似病人隔离了,他是个孝子,隔离前看过他老爸。刚回家,自己也就被警察隔离在家出不来了。客人大叫:“我…  相似文献   

11.
生活即艺术,艺术是提炼了的生活,生活是任何艺术的源泉,诗歌艺术也不例外。赵师秀的《约客》就在日常最为平常的事物中发现诗意的典范,也是日常生活中创造审美世界的代表。诗歌艺术创作的元素非常广阔,不只是那些宏大的历史事件、英雄事迹和人文古迹。日常生活才是诗歌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元素。《约客》以雨夜朋友失约的生活小事为题材,创作出了这首意蕴深厚、审美情趣高远的传世佳作,这给后世诗歌创作审美追求、创作元素多元化开辟了途径。诗歌创作需要诗人热爱生活、拥抱现实,有一颗敏感恬淡的内心世界,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创造出诗性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约客》作者赵师秀,字紫芝,号灵秀,南宋时永嘉人。他以清新刻露之词写野逸清瘦之趣,风格清丽灵秀,笔致流利轻巧,代表了南宋后期诗歌创作的一种倾向。《约客》,一作《有约》,即邀约客人。时令是黄梅时节,也就是梅子成熟的季节。旧历立夏后数天,叫入梅,约四十多天;这时候多雨,人们往往称之为梅雨天。天雨流连,家家为梅雨所封阻。心里憋闷得就像要生出一层霉来。长满青草的池塘里,到处都是青蛙的喧叫。诗章的一二句正对工巧,清灵自然地点染出时令景象和地方特色。语言明畅质朴,情景逼真传神,洋溢着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为后两句人物动作的渲染,极含蓄地捕捉出一种意绪,一种诗人独具的情感体验。夜已过了大半,预约的客人还不见到来,诗  相似文献   

13.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是一首以约会为题材的叙事诗,作者是南宋永嘉四灵之一的诗人赵师秀。全诗写了生活中一件极细微的小事:客人久候不至。  相似文献   

14.
约客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约客》@柴立青  相似文献   

15.
《约客》是南宋被称为“永嘉四灵”之一的赵师秀(1170-1219)的传世名作。谢枋得《千家诗》题为《有约》,《宋诗纪事》称作《绝句》,素以写景清新明了,体物精细.抒情含蓄而余味深长著称。  相似文献   

16.
<正>[图解古诗]约客[南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作者小记]赵师秀(1170~1219),南宋诗人。字紫芝、灵芝,号灵秀、天乐,永嘉(治今浙江温州)人。绍熙进士。曾任上元县主簿、筠州推官。诗学唐代贾岛、姚合一派,反对江西派的艰涩生硬。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并称“永嘉四灵”。有《清苑斋集》一卷。[写作技巧大盘点]“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话很好地说出了细节的重要性。对于作文而言,细节就是血肉,就是生命,没有细节的作文,只是一具空壳和骨架。细节描写,就是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或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场面片断等,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的一种描写方法。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一个眼神,一声叹息,一次回头,一个转身,如果这些细节写得好,  相似文献   

17.
正一、紧扣题目,圈定基本内容好的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它能够揭示诗歌的大致内容、情感、价值取向,是解开思想内容的钥匙。1.题目揭示内容。赵师秀的《约客》,交待了诗中事件;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其中的"幽"就是诗的一、二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写环境的特点的体现;朱熹的《观书有感》,如果只看诗正文,以为是写湖水的风景,只有结  相似文献   

18.
作为诗人的臧克家,他早年也写过一些小说。从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他总共发表了十九篇小说,如《义务打杂》、《债权人》、《牢骚客》、《重庆人》等。小说集一共出过两本,一是《挂红》,一九四七年六月由上海读书出版社出版;一是《拥抱》,一九四七年十二月由寰星图书杂志社(寰星书店)印行。他的小说虽然数量不多,但也显露了自己的创作特色。一  相似文献   

19.
王之涣评传     
一盛唐诗歌最普遍的形式之一是绝句,最积极的主题之一是边塞诗。而王之涣,则是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遗憾的是,他的生平事迹,一直湮没不彰。唐芮挺章编《国秀集》收录王之涣诗作时,已经例外地仅署他的姓名。可见天宝、乾元间人对于王之涣已经知之甚少。《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没有为他写传。《唐诗纪事》、《唐才子传》等书虽提供一些材料,但都“语焉不详”,而且差误颇多。历代治文学史者,  相似文献   

20.
正说到法国作家雨果(1802年—1885年),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但雨果不仅是小说家,还是诗人。而且雨果不仅是诗人,还是画家。遗憾的是就在法国,公众晚了一个半世纪,才认识雨果的绘画天才。雨果的绘画作品,传世至今约有三千五百余幅。有他为自己作品的插图,也有人物神情的勾勒,而人们关注较多的是他的墨渍画。墨渍画是雨果绘画中的奇品。一个画家这样记述他亲眼看到的雨果创作的情景:“他沉思着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