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沈婷 《科学大众》2015,(1):121+172
当传统节日文化受到外来文化与商业文化冲击时,人们感叹"年味不足",这引起了国家政府及许多教育者的思考与警醒。本文中,笔者针对现有教材中传统节日教育的缺失,基于地域特点及儿童发展需求,就本园的研究现状,对节日网络的构建、节日课程的打造、节日资源的整合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性阐述。  相似文献   

2.
每个民族都有自已的传统节日,节日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裁体,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和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经常有关于传统节日的文章.从对这些文章的学习中不难发现,中西方在节日上有许多的不同,这主要是由于文化底蕴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张连城 《百科知识》2013,(15):49-51
在中国传统节日的安排当中,颇有一些习俗活动是以女性为主角的,比如正月十五的卜紫姑、正月十六日的走百病、清明节的荡秋千,等等。亦有一些节日在地方上就有女儿节的称呼,比如北京一带的端午节和重阳节。不过,若从更广泛的范围而言,最当得起女儿节之称的还是要数七夕节。七夕节在传统社会主要是  相似文献   

4.
何雯 《科教文汇》2009,(12):94-95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传统节日的形成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积淀着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痕迹,我们应该利用这笔宝贵的文化资源,为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的教育教学构建一个广阔的平台。教师积极创设和利用节日社会环境,利用传统节日、挖掘本土文化内涵,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幼儿主动探索精神,增强了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传统节日的形成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积淀着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痕迹,我们应该利用这笔宝贵的文化资源,为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的教育教学构建一个广阔的平台。教师积极创设和利用节日社会环境,利用传统节日、挖掘本土文化内涵,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幼儿主动探索精神,增强了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对传统节日的保护,不仅要对城市历史环境和文化空间进行整体性的保护,而且要积极构建合理的城市文化空间。通过建构、丰富城市的节日公共空间,更多的人可以在传统节日中有更切身的参与和体验,使传统节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是中华文化情感与价值观的体现,它凝聚了民族的精神和情感,在文化传承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节日教育是幼儿园中常见的活动内容,因此本文从幼儿园中的传统节日教育出发,探讨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的价值、开展现状以及传统节日教育开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节日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传统节日、现代节日、舶来节日及“双11”“618”等中国原创网络新兴节日,中国积累了丰富的节日营销经验。系统分析中国节日营销演变及成功实践对电商行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数字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分析节日历史演变,聚焦中国节日营销,重点从消费端、供应端和网络端3个层面分析网络新兴节日兴盛成因。总结展望未来节日营销发展趋势,为节日营销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工作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每个传统节日都是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和独特情趣。而如何挖掘吴地节日中所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统筹安排、合理吸收、科学利用其中的一切有利因素为幼儿园、孩子的发展所用,共同构建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网络,就成为我们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美国民俗学家阿兰?邓迪曾这样分析节日的意义:“日常生活中,时间线性流逝,而节日就像这条直线上的刻度;有了度量,生活才有意义。”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负载了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精髓。最富有诗意的语文学科,不仅仅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培养学生理解文学进而理解人生、社会、生命和历史的一门基础学科,所以,更应该担任起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任。但长期以来,我们有些语文老师对这一传承的责任淡化了,甚至疏忽了。殊不知,语文教学传承着节日文化,而节日文化又促进了语文教学,既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拓展语文教学生活化,也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逐渐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培养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11.
“校园节日”昨天似乎还是个新名词,今天它就哗地一下风行起来了。倘若留心周遭的高校,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节日已经浮出水面并且开始茁壮成长。传统节日“浓装登场”,  相似文献   

12.
冬至,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与节气相关联的节日。 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已使用“圭”(又称土圭、圭表,是中国古代用于测量日影长度和位置的仪器。见图1)测定出一年中日照时间最长和最短的两个节气点,即冬至和夏至,合称“二至”。其中,冬至是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自冬至开始,昼逐渐加长,夜逐渐缩短。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人们随着上千年中国国土上的几次大分裂和大统一,各族经济文化的逐步融合而形成的。它以文化艺术活动为主体,通过上层社会的游乐风尚和底层人民的朴实愿望交相影响,开始成为有时序特点的、群众性的文化娱乐节日。  相似文献   

14.
社科文摘     
我国已消失的古代节日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新的节日出现了,一些旧的节日消亡了。我国古代的一些节日现在已经没有了,也不为现代人所知。但这些消失的节日还是很有意义的,比如:  相似文献   

15.
正"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可以说,端午节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节日,却也是中国人最陌生的节日。除了纪念屈原、赛龙舟、吃粽子,围绕端午节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呢?  相似文献   

16.
正在古代,为了祈祷神明的保佑,人们会为他们崇拜的神献上祭品,而人有时候也会成为祭品。在一些古老文明中,祭品是最纯洁、最漂亮的女性,或者最健壮的男性,但是在公元前8世纪到5世纪的古希腊,他们的选择却有些另类。每当出现瘟疫、饥荒,或者在某些重要的节日时,古希腊的人们就会为神献上精心  相似文献   

17.
六盘水布依族的一些独有的节日活动内容包含这几个方面:一是宗教祭祀;二是农事活动;三是本民族的文艺、体育等方面的活动。本文针对六盘水布依族的传统节日文化,试从浓厚的祭祀祖先的意识、浓厚的农耕文化、丰富的传统文化、六盘水布依族的传统节日的变化等四个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8.
现在,传统的民间节令玩具正在逐渐被人们淡忘,越来越少了。大家都忙、都急,没心思也没时间去张罗那些老年间的旧玩艺,这是时代的必然。以前,中国民众十分重视传统节日,因为中国的节日多与节令同步,而节令又直接关系着农业生产活动;所以,节日实际上具有调控生产劳动节奏的功能。每个节日都寓意着对此前劳动的肯定,并对下一阶段的新的生产劳动进行准备和动员。节日是如此的重  相似文献   

19.
插箭节是甘青川一带牧区、半农半牧区藏族百姓的传统节日,是藏族民间流传的古老的由祭祀仪式衍化而成的节日.本文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拉卜楞寺地区上塔洼庄子为田野考察点,就这一承载了当地藏族人民宇宙观和价值观的宗教仪式,从源起与传承、空间和时间及庄重严格的祭祀程序等方面加以探析.  相似文献   

20.
刘英 《科教文汇》2007,(9S):77-77,81
英美传统节日是英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英美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穿插一些有关节日的文化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可增强学生对英美文化的理解和掌握,进而促进学生能灵活、深入、有效地表达思想,学会正确的交际和交流方式。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英美的节日文化进行了介绍,希望能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