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经学是整个封建社会神圣不可侵犯的统治学说。时至宋世,作为儒家经典合称的“十三经”完全确立,并与进入黄金时代的雕版印刷事业紧紧相连。宋代统治阶级的意愿、士人的经学研究状况以及普遍的社会风气作为三大社会因素,共同给予当时经学著作的雕版印刷以直接而重大的影响。而官刻本、家刻本和坊刻本则作为雕版印刷版本鼎足而立的三大系统,在经学著作的长期刊印过程中,不仅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而且大大推进着雕版印刷事业的发展。在整个宋代文化史上,经学著作的雕版印刷对于传播经学知识、普及经学思想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2.
刘耀 《文教资料》2016,(4):51-52
五代十国时期,雕版印刷逐渐从民间进入官府,由民刻走向官刻。家刻本蓬勃兴起,坊刻本继续发展,国子监雕印儒家经典,雕版印刷的三大系统——官刻、私刻和坊刻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在中国千年的历史中,始终占据着印刷事业的主导地位,虽然早在宋朝,就出现了活字印刷的技术,但由于经济、文化、技术等各方面的原因,在中国古代社会,活字印刷始终未得到全面的普及。雕版印刷术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年画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不仅受益于宋廷的宗教宽容政策,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的稳定、繁荣,雕版印刷的广泛运用,都对年画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加之年画有深厚的民间土壤,它既可以成为百姓谋生的手段,又可点染生活情趣,它用民俗的独特魅力,聚集起了庞大的创作队伍和观赏阶层,使宋代在年画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5.
唐五代时期是河南雕版印刷业的起步与发展时期。发达的经济为河南印刷业提供了多种资源,位居陪都、首都的政治优势,有力地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五代后唐政府启动的雕版印刷工程,开创了政府组织印书的新时代,完成了我国雕版印刷从印刷佛经佛像到印刷儒家经典著作的转变,也为传承文化、推进教育向城乡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李约瑟说:"我以为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中,没有比纸和印刷的发明更重要的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第一分册《纸和印刷》序)雕版印刷始自晚唐,入宋后取得迅速发展,对于宋代的文化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文学也由于这一技术上的变革受益良多。但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宋代印刷术研究和宋代文学研究长期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而对二者间的密切联系,除了只言片语外,一直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雕版印刷孕育于隋唐五代。,在宋代形成并得到极大的发展。在南北宋300多年间,其刻书范围之广,规模之大,版印之精均前所未有。它通过刻书的版式、字体、装帧等外在形式特征,展示出雕版印书的内在风貌,对版本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宋人读书之风浓厚是宋人藏书与宋代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宋代文化发展并非只有一个诱因。从文化视野上看,雕版印刷术的出现、市民经济的崛起、两宋频繁的战争、官私藏书的蜂起,最终成为导致宋代藏书繁荣发展的四种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雕版印刷对宋代汉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雕版印刷在宋代的广泛应用,给汉字形体带来了重要影响。本主要从字形规范和字体特征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章认为,雕版印刷与以前的传抄形式相比,字形变异的几率大大降低,再加上宋版书籍刻工讲究,校勘精细,使得宋代汉字形体进一步走向规范;宋代刻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笔画瘦硬、横平竖直的字体风格,也为宋体字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宋代重视文人文集之编纂与整理,雕版印刷的发展又使文集传播更为方便通畅。这样的文化环境与条件促成宋人文集序跋意识的自觉,文以序传得到集体认同。文集序跋在这一时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不仅数量庞大,精品多见,而且出现了刊刻序跋、读后感式序跋等新形式的文集序跋,甚至在文人间还出现了序跋对话的独特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