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翻译的实质是用一种语言转述另一种语言的文化信息。由于不同文化下的语言使用者对语言的认知经验不同,在翻译过程中,要正确理解文化的差异及内涵。本文拟从文化与翻译的关系的角度、以中西文化差异为突破口,探讨并阐述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融合现象。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语言的母体 ,而翻译则是运用不同语言跨文化的传通。语言既是社会现象 ,又是文化现象。语言表现文化 ,同时又受文化制约。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关系。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则表现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传达另一种语言的“文化信息”。在翻译中如何处理好不同语言所表现的文化个性 ,是翻译工作者十分头痛的一个难题。它是决定着翻译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一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指出 :“在文学中有许多其它因素构成原文的某些含义 ,要是把这些含义传达给文化不同的人则是根本不可…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翻译研究已经从纯语言的角度转向了文化角度。谚语,又称为熟语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现形式,它的翻译不仅涉及到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涉及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转换。本文介绍了文化视角在谚语翻译中的体现,并解析了谚语翻译研究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谚语翻译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文化的承载者,也属于文化的一部分,反映着不同的文化。不同语言之间的交际实际上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作为不同语言之间的桥梁,翻译显然在跨文化交际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语言蕴含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内容,文化翻译成为译者翻译的难题。所以如何选择文化翻译策略成为每个译者翻译时必不可少的过程。本文从《阿Q正传》的两英译本来探讨不同的文化翻译策略并分析译者处理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来阐释另一种语言,这离不开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语境。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需依托不同的文化语境来明确。文章从文化语境的不同角度来探讨其对翻译的影响,并得出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当今是一个开放且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的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则需要依赖语言翻译。外语翻译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优秀的翻译人才,促进跨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真正掌握好一门外语,需要具备跨文化意识。尤其是语言翻译,只有切实了解该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才能够翻译得精准且传神,表达出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因此,在高等院校英语翻译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真正从文化的角度提升英语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7.
翻译作为一种语言交流的活动,要求翻译工作者除了具备语言转换的能力外,还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世界上的任何一种语言都体现了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语言与文化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文化因素对于语言翻译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英语与汉语历史悠久,二者均是承担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语言,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只有将双方文化与翻译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展现出不同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张兴福 《海外英语》2014,(9):161-162
语言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为了交流而诞生的,而翻译则是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为达成使用不同语言的人沟通而产生,而口译是翻译之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翻译形式。从语言交际层面来看,口译与传播学有着惊人的相似的地方,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翻译行为。从传播学的效果论、价值论来探讨口译的交际效果解释了深藏在语言背后的强大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出发,论述了语言因素和文化因素对翻译可接受性的影响。从语言角度看,英语的形合法与汉语的意合法、英汉互译时信息焦点的位移、不同语言具体某一方面编码能力的强弱对翻译可接受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文化角度看,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不同文化圈内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各民族的文化习俗、比喻、联想上的差异也为翻译可接受性造成一定的障碍  相似文献   

10.
<正>地理环境是文化产生的基础,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地域文化差异是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基础上形成的。语言和文字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不同的地域文化孕育出的语言和文字有很大的差别。由白靖宇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化与翻译》一书,从语言文化角度研究了翻译的原则和方法,探索了地域文化对翻译活动的深刻影响。本文结合该书中的观点和包含的思想,联系全球化语境下的翻译实际,就地域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展开探讨,以期助力于“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一、地域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不同语言间的转换行为。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不同,文化也不同,文化和语言的处理始终是翻译研究的两个重要核心。当代翻译研究对翻译的人文价值做出了"译者应该求寻差异、发掘差异、尊重差异"的价值评判。本文将从翻译的差异伦理角度探讨如何做到对差异的尊重。  相似文献   

12.
翻译作为人类用于交际活动的最古老的方式之一,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翻译活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信息传递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涉及到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化,而且还涉及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因此,翻译的过程是一个文化传播的过程,它承载着跨文化交际的重任。本文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分析翻译与语言文化间的关系及其对文化的影响,阐述了文化传播视角下的翻译本质。  相似文献   

13.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的移植过程。在语际翻译的过程中,由于英汉语言与文化的差异,形成了翻译的局限性这一问题。文章以大量的例证从英汉语言和文化差异的不同层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提出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跨文化的意识才能真正做到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的对等。  相似文献   

14.
郭蓉蓉 《考试周刊》2014,(13):15-1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因此翻译不仅仅是原文本与目标文本的相互转换,更是不同文化间的相互沟通和移植。本文从文化视阈阐述佛经翻译在我国发展的主要阶段、佛经翻译与文化的内在联系,以及对翻译研究作出启示。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从文化与语言、翻译的关系入手,认为翻译是一种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语际转换过程,其关注的焦点是源语和目的语之间意义的对应转换。虽然不同文化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差异,但这些文化屏障大多是可以跨越的,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6.
崔颖 《考试周刊》2014,(9):22-23
翻译是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由于两种语言所处的地理位置、政治、历史、经济、生活方式等不同造成的文化认知差异,翻译在这种语言转换实践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了解这种文化认知的差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因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产生误译。本文从文化认知对翻译的各种影响出发,对文化认知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翻译从表面看是语言交流的活动,但实际上深受思维和文化的影响。各民族因为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及历史背景的不同而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并在各自的语言中得到了反映。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翻译活动中,我们必须注意文化在翻译中的介入。本文主要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论述思维和文化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不同的语言孕育于不同的文化环境,并受制约于不同的文化因素。翻译中碰到的困难,有一部分来源于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差异。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亦是翻译的基本单位。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在翻译中文化因素对词义的理解的影响,即:指称对象在不同文化中受重视的程度;不同文化民族对世界的不同认知角度,以及隐喻的使用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部分,承载着不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信息,因此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其翻译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本文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角度,通过对英汉习语中文化内涵的比较与分析,探讨了习语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并借助异化归化翻译理论的灵活运用,提出了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以达到语言转换及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美国华裔这一特殊身份以及与之伴随的文化冲突让美国华裔文化翻译略显复杂,尤其是戏剧文化研究更是难以捉摸。美国的华裔戏剧文化翻译者首先要打破语言这一表层的阻碍,毕竟语言是人际互动的基石,只有在语言互通有无的情况下才能正常自由地交流。其次便是文化差异,所谓的异国风情,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民族下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差异。十几年来,美国华裔戏剧文化翻译的佼佼者不断涌现,同时针对美国华裔戏剧进行研究的国内外学者也越来越多,他们分别就不同侧面对华裔美国作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分析,尤其是对黄哲伦的戏剧作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在研究领域,绝大多数的专家学者大都侧重在黄哲伦的《蝴蝶君》上,对其近期的作品《中式英语》,目前国内外学者关注的很少,特别对其所蕴含的文化翻译研究鲜有涉及与关注。鉴于此,首先阐释文化与翻译的关系,结合国际化视野,回顾文化与翻译的历史文明,从而揭示文化与翻译的本质联系。随后,通过回顾黄哲伦的个人生活、文学成就以及前人对其重要戏剧的研究成果与评价,发现前人在翻译研究《中式英语》方面是空白的,并且结合黄哲伦的《中式英语》,尝试分析与解读其背后蕴含的文化翻译特征。最后,从不同角度利用文化翻译作为批评的措施,阐释东西方差异与误解对文化翻译的影响,并且探索美国华裔戏剧文化翻译研究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