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经典的意义又在于传承与创新。书法学是个庞大的学科体系。中小学书法练习指导中,在加强书法技法练习与指导的同时,书法审美与书法文化教育在提升书法审美境界、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促进书法练习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书法文化教育是书法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内容。《书法》教材中的“知识链接”板块具有篇幅短小、语言凝练的特点。教师可以此为衔接点,在书法技能教学中融入书法文化教育,以“经典碑帖、书法名词、字形演变、书法历史”等书法常识为依托,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熏陶,让学生初步感知书法作品的文化内涵,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3.
书法艺术是中国乃至世界的艺术瑰宝,是迄今为止人类抽象艺术殿堂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世界上尚未有哪个国家像我们中国书法这样以线条、点画的形式来表现情感、理趣的艺术形式。写字是中国公民必须具备的文化基本素质和基础文化技能,文字书写(书法)不光是文化交流、交际沟通、传播资讯的实用的文字书写符号,它可以更好地表达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个性、气质等方面的情况和特点。书法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蕴含深厚的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教材。本文着重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培养学生文化核心素养,为校园文化与文明建设增彩添色等方面谈述在中职学校实施书法教育重要意义,将有助于推动书法教育在中职学校里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书法教育是我国古代优良的文化教育传统,书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密切,书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育德、启智、审美、健身四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写在前面的话: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特制定并于2013年颁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天津市中小学正在将书法教育纳入日常课程体系并不断加强教研工作。本刊特邀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顾问、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研制专家组主要成员张凤民谈中小学书法教育,并选取几篇小学书法教师的教学心得与广大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小学三年级是软笔书法启蒙教育阶段。"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从书法的特点和儿童发展的规律来看,软笔书法启蒙可从传统文化入手,可增强学生书法练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情感;尊重学生的选择,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书体进行练习,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注重引导学生练写整幅作品,反复地进行"入帖"和"出帖",不断地举一反三,逐渐习得书法技法,从而扎扎实实地落实书法启蒙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9,(41):12-13
近年我国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飞速,国内教育改革也在持续加深,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快,使得乡镇初中传统教学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趋势。书法的深度显示着民族的文化精神与审美追求,它是艺术的一种集中体现,而书法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思想水平以及审美能力、综合素质提升有着积极作用。本文则对乡镇初中书法教育校本文化构建作探析。  相似文献   

8.
从源头抓好书法练习指导教学,教师要准确认识书法教育的意义,准确定位书法教育内容的目标、途径,不断充实自己传统文化素养,亲历书法实践,掌握适合学生的创设情境的技术,做到古今结合,学用结合。  相似文献   

9.
书法教育是传统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书求仕"、"书以养性"、"以书求美"是其重要的社会功能。儿童书法教育势在必行,要有教材,要进课堂;儿童书法教育的文字内容应与国学经典相结合,可以参考借鉴传统蒙学教材,将识字教育与书法教育结合起来;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发动漫教材;培养懂得儿童心理的书法教师队伍,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营造并形成良好的儿童书法学习氛围,使儿童书法教育成为审美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之一,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很多学生不愿意沉下心来练习写字,练习书法。因此导致在语文教学中常常出现令教师尴尬的现象:学生书写难看,字迹潦草难认,有些初中、高中的学生书写还不如小学生。因此加强对学生书法审美情趣的培养,指导学生回归祖国传统的书法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能展示传统中国书法的机会大多在语文课上实现,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融  相似文献   

11.
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要重视以书法为重要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课堂教学是小学书法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运用“三味”教学法,指导学生认真读帖、用心书写,品味书法艺术的魅力,提升书法审美境界,从而让课表中的书法教育真正走进课堂。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多次发文,要求在小学进行书法教育,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书法教育在小学课堂的开展效果却并不理想。在当前网络信息时代下,开展书法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文字。通过识字写字,学生能够接受文化教育,书法教育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汉字与书法的魅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文化品位,书法教育有其他学科教育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小学教学中进行书法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层次,通过书法教育,使学生对传统审美理想与要求有初步的认知。本文在此背景下,浅要分析,让书法教育真正走进小学课堂的研究,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希冀促进小学课堂书法教育的进一步拓展延伸。  相似文献   

13.
传承书法传统文化是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依据《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为凭借,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用一个班做课堂书法教学实践。努力在学生中普及书法教学,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文化强国的着力点主要包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因为书法教育拥有育人、文化认同、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等社会功能,因此加强书法教育,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通过甘肃与全国书法教育现状的点面视角比较研究,中国书法教育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队伍和校本教材建设,建构合理的评价机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或者方案等,这样才能将书法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文化强国的着力点主要包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因为书法教育拥有育人、文化认同、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等社会功能,因此加强书法教育,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通过甘肃与全国书法教育现状的点面视角比较研究,中国书法教育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队伍和校本教材建设,建构合理的评价机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或者方案等,这样才能将书法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书法教学要“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以及“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而在现今的小学生书法课堂上,教师重技能而轻文化、重形式而轻内涵的现象一直严重存在着。因此,研究书法课堂的文化融入对当今的小学书法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社会各界都提高了对传统优秀文化在传播、弘扬、发展上的重视程度,这为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滨海县蔡桥镇中心小学教育教研团队在研究中,明确了书法教育在学校教学系统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学校应该为学生的书法学习、师生的共同进步创设优质的环境氛围。学校通过师资力量的强化、书法练习频率的增加、课程活动的优化,全面推进学校书法教育工作的开展,形成校本化的书法办学特色,从而实现对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高学生对书法技艺的掌握水平。  相似文献   

18.
艺术书法是书法的主体形态。书法线条是构成艺术书法之美的主要元素,草书是艺术书法的代表,艺术书法首先要养"眼"悦"耳",宗旨是养心。书法文化是书法的价值取向。汉字的表意功能是文化书法生存的基础,文化书法是汉字的文化性的内在体现,是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缺乏理想情怀和思想深度的文化书法作品,传之不远。实用书法是书法生存的根基,艺术书法的主体地位长期存在,文化书法数量虽少但作用巨大,艺术转身文化是亮丽的、痛苦的、艰难的,多元书法并存最终归于文化书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的书法教育在整个文化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由于历代帝王的重视和科举考试的要求,书法一直是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了解古代书法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对当代的书法教育也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天水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汇聚了丰富的书法文化,包括文字记载、考古发掘、建筑碑匾和名家及群体性书法活动,在具体的书法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利用好这些本土书法文化资源,激发学生热爱中国文化的热情,培养他们良好的审美意识,丰富他们的情感,自觉地传承祖国的书法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