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提高排球副攻队员选拔的科学性,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解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高、快"特点在排球比赛中的意义、副攻队员扣球与拦网的"高、快"特征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副攻队员单项指标选拔策略和综合评价选拔策略。结果表明:击球的实际高度和完成一项技术所用的时间是评价副攻队员"高、快"的最合理指标;扣球与拦网的效果是副攻队员比赛能力的客观体现;单项指标选拔策略能根据不同的区间为优势指标互不交叉的副攻队员提供选拔方案;综合评价选拔策略能对副攻队员的比赛能力进行等级评价和个人排名;扣球与拦网的"高、快"秩和比(RSR值)可作为优秀副攻队员再选拔的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2.
试论排球滞空扣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排球比赛中扣球和拦网的激烈对抗,加至高大运动员熟练掌握了拦网技术,从而使网上争夺愈演愈烈,给进攻队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实践证明,随着扣球拦网争夺的白热化,要在无人拦网、无阻力条件下完成扣球已经不现实了。为了使扣球在严密拦网的情况下达到较高的成功率,必须对扣球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纵观当今世界排坛,扣球技术多种多样,精彩纷呈,滞空扣球便是其中一种。滞空是指队员跳起后,在空中通过变换一些动作,利用身体重心在躯干向上或向下位移这一特点,使身体某些部位在空中产生滞留的现象。利用滞空现象运用的扣球技术,…  相似文献   

3.
高虹 《体育科技》2012,33(3):42-46
现代排球运动竞争激烈,技战术变化多样,"全面型"、"立体化"已成为进攻战术的主导,合理、简练、实效的"快速多变"打法是排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趋势。采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第11届全运会男排决赛阶段,前八名各队比赛的发球、一传、拦网、扣球以及防守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队的主动得分环节以扣球为主,得分手段单一;发球和扣球的攻击性不强,稳定性还有待提高;对强攻的拦网成功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一、左右手扣球进攻的作用1、目前比赛针对扣球进攻的拦网,都是以拦右手进攻路线和战术组合为主,拦网队员可根据二传手的传球、扣球人的起跳点、挥臂轨迹及击球手型来判断扣球的路线,形成了一定的规律,而且帮助了后防队员的判断、取位、防起球。那么,如果扣球队员具备了左右手扣球进攻能力,就增加了进攻的突破性。这是因为,左右手扣球的击球点距离近一米,扣球者可根据对方拦网及后排防守的情况,采用左手或右手扣球进攻,可随意改变扣球的动作路线打破拦网常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定能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5.
建立以优秀运动员、运动员现所属组织和流动目的组织为博弈主体的混合策略博弈模型,并对其策略选择进行分析。依据纳什均衡解得出注册优先权是影响运动员流动的核心要素,运动员现所属组织使用注册优先权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运动员流动或者流动的流畅性;转会费、制度成本和契约成本也是影响运动员流动的因素;运动员流动的概率与注册优先权成负相关的关系;组织间利益的负关联妨碍了我国优秀运动员流动各利益方合作共赢的意愿和行为。提出逐步限制注册优先权、完善转会费制度、增加训练补偿金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现代排球运动正向着全、高、快、变的方向发展,扣球与拦网的激烈对抗尤为突出。而空中防线的拦网,就是要最大限度地限制对方扣球技术的发挥,其着眼点势必放在千方百计地干扰、破坏扣球人的技术发挥上。因而对扣球技术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证明,随着扣球与拦网空中争夺的迅速发展,若想在没有拦网,无干扰的条件下,实现扣球已不可能,为了使扣球技术在有严密拦网的情况下,得到正常发挥,并达到逾期的效果,就必须加强在对抗条下件的扣球和扣球应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以适应在激烈对抗中有效地避开或突破对方拦网,达到攻击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博弈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剑荣 《体育学刊》2004,11(6):136-138
体育组织教学是一个从显俗到聚焦,形成惯例,逐步演化达到纳什均衡的过程,这是作为理性的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愿意达到的结果;同时,体育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博弈是一个长期重复博弈,教师在博弈过程中的威胁必须可信,并制定一定的上课的规章制度,学生方可达到嬗变效应,求得重复博弈下的精练纳什均衡的帕累托最优。而选课的信号博弈数模建立是寻求师生双方得益的最优解,这种解与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行为空间及学生的行为空间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正>假动作在篮球、足球的比赛中经常出现,在排球的比赛中也很多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假扣真吊假扣真吊,即在对方严密拦网下,扣球队员佯做大力扣球,诱惑对方拦网,在扣球的一瞬间改变动作突然将球吊入对方空当处。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天津女排在第十一届全运会小组赛中与其交手的5个对手的比赛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女排在此届全运会中发球主动得分环节上发挥不够稳定;一攻扣球效果不好,防反扣球得分率较高,且优势明显;在拦网主动得分环节,效果相对较好,但发挥欠稳定。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06年第十五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中外女排非技术因素的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女排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与比较对象存在显著性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各国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的测量方法不同,运用这些不同方法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并不能真实具体地反映出各队在这方面的差异,从而阻碍了排球科研的发展,不利于排球竞技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