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度的优越性及不足之处,就如何完善该制度提出建议.我国应提高约定财产制的法律地位,使之与法定财产制并列.法定夫妻财产制应规定:婚前财产登记制度;婚后所得共同制,同时规定婚后无偿取得的财产应视具体情况可属一方个人财产或夫妻共同财产;确认个人财产及其范围.约定财产制应明确规定约定的时间、形式及合法性等,强调“两户一伙”家庭最好对夫妻财产进行约定并公证、登记.对共同财产的分割,首先明确平分原则.  相似文献   

2.
夫妻财产制又称婚姻财产制,它是关于夫妻婚前财产和婚后所得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债务的清偿以及婚姻解除时财产的清算等方面的法律制度。一、我国有关夫妻财产制的立法我国并未制定统一的民法典,有关夫妻财产的立法散见于一系列的法律规范中,这些规范主要包括:(一)宪法。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主要规定了制定其它法律的原则,它规定了男女平等作为调整夫妻财产关系的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了法定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相结合的夫妻财产制度。法定财产制中婚后所得共同财产制使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还是不够严谨,约定财产制也与其它民事法律规定的内容相冲突。为了完善我国夫妻财产制度,应该适当缩小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以及对夫妻个人财产的范围作详细的列举,增补法定非常财产制;进一步完善夫妻约定财产制,构筑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4.
夫妻财产制度,是婚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定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制度,其内容包括夫妻财产制的设立,变更和废止,夫妻婚前,婚后财产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等多方面。法律为了确保夫妻地位的平等和婚姻生活的圆满,保障夫妻双方财产权益和社会交易安全,维护社会秩序,设立了夫妻财产制度以调整夫妻财产关系。  相似文献   

5.
夫妻财产制是婚姻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关夫妻婚前财产和婚后所得财产的所有权制度,它涉及到夫妻财产的划分、占有、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债务的清偿、以及夫妻关系解除时财产的分割等。正确处理夫妻财产关系,有利于增进夫妻感情,维护家庭稳定。  相似文献   

6.
夫妻财产制是婚姻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关夫妻婚前财产和婚后所得财产的所有权制度。财产的问题在离婚案件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甚至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正确处理夫妻财产关系,有利于增进夫妻感情,维护家庭稳定。  相似文献   

7.
夫妻财产关系是公民诸多的财产关系之中最为特殊,也最为复杂的一项财产关系.在夫妻财产关系中我国的婚姻法与物权法均有相关的硬性规定,因而在法律适用上存在着一定的冲突.物权法和婚姻法对于夫妻间物权的变动和转移都有明文规定,但是物权法的规定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对于公民个人私有财产的规定;而婚姻法则是针对于存在夫妻关系的两个特殊公民之间的财产关系的约束和规定,特别是对夫妻双方在婚前和婚后的财产变更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因而在法律适用层面,我们有必要对夫妻间的财产关系进行物权法视角下的司法解读,以明确物权法作为基础性的用益物权法律制度对于夫妻间的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发生变化的纠纷的法律处理.  相似文献   

8.
夫妻财产制是婚姻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关夫妻婚前财产和婚后所得财产的所有权制度,它涉及到夫妻财产的划分、占有、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债务的清偿、以及夫妻关系解除时财产的分割等。正确处理夫妻财产关系,有利于增进夫妻感情,维护家庭稳定。  相似文献   

9.
虽然《婚姻法》修正案将夫妻财产约定制进一步完善,但有关夫妻财产约定尚有失范。设立夫妻财产对第三人告知制度,可弥补现行法律中有关规范的不足,同时也是私法自治与交易安全利益博弈中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0.
夫妻财产制是 1980年婚姻法提出的一种制度 ,新婚姻法将其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夫妻财产制在我国主要指所得共有制和约定财产制。新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妇女的家庭财产权益 ,但其中也存在不足 ,如对婚前不动产婚后延续所有权及知识产权预期收益分割等问题的规定又不能对弱势群体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传统物权法的界定中,对于"返还原物"义务的客体不仅强调其有体性,更纠缠于原物的形体上的唯一性,认为只要原物的既有的或初始的特定物理形体不复存在,则物权也不复存在,由此陷入一种"物在权在,物灭权亡"的误区。事实上,在无权占有他人之物所生的返还义务中,返还的客体在本质上不是原物的形体或载体本身,而是原物所蕴含的特定财产利益。因此,"返还原物"的"物"应界定为"特定主体所直接支配的特定财产利益",且原物返还义务的客体与返还请求权不应当限定于原物既有的、初始的形体或载体本身,而应扩张及于该物的变体物。  相似文献   

12.
摘要:投资客体是指主体在投资活动中,其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投资客体的法律性质,是指投资客体在法律上区别于其他经济行为客体的本质属性。投资客体包括投资财产客体和投资成果客体。投资财产客体主要包括,全权投资财产和限权投资财产。从投资财产的接受方来看,凡符合其使用价值和价值要求的财产,在法律允许其转让的条件下都可以成为投资财产客体。从投资主体的角度看,只有投资主体享有法定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的财产才能成为投资财产。投资成果客体主要包括,投资活动所形成的全权资产和限权资产。作为投资成果客体,它必须是各种形式的资产,必须是投资活动形成的资产,投资主体必须享有该资产的使用权和收益分配权。按照投资财产客体的经济法律性质和存在的物质形态,可分为货币财产、非货币有形财产和非货币无形财产。按照投资成果客体的经济与法律性质及其物质形态’,可以将其分为产业资产和金融资产。债权资产是重要的投资成果客体。  相似文献   

13.
虽然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损益表债务法,都被称为债务法,也有一些共同特点,但是,两种方法却有着根本的不同。文章对体现收入费用观的损益表债务法和体现资产负债观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两者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研究两种方法的差异,旨在帮助人们正确理解新准则,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相似文献   

14.
基本权利与国家义务的对应关系体现宪法思维的自由主义传统,不同类型国家义务的产生与自由主义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在早期自由主义者洛克尤其是霍布斯那里,国家的任务是保护自由、生命和财产,国家主要承担保护义务。古典自由主义坚持个人自由和选择的绝对性,主张最小国家,排斥对个人福利的关照,尤其注重国家的尊重义务。随着新自由主义对古典自由主义的适度修正,自由法治国向社会法治国转化,国家承担起照顾基本生存的责任,给付义务走上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5.
没收财产刑是我国刑罚体系中一项重要的附加刑。本文从刑法、民法、刑事财产责任体系的协调、法律义务冲突、没收财产的时间等五个方面探析了没收财产的范围,以期为没收财产的立法完善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侵权行为法的地位关乎整个民法典的编纂.其重要性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侵权行为法应在债法的框架下有限独立。这是因为侵权行为产生的是债而非责任.债的本质又是一种具有多样性的约束关系.包括财产性和非财产性的。此为侵权行为法独立于债法体系之中的两大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资本化是提高知识产权利用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之一。目前,我国关于知识产权资本化的法律法规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导致实践中关于知识产权资本化的纠纷连续不断。建议完善相关立法,明确知识产权出资客体以及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促进知识产权资本化。  相似文献   

18.
侵权法上的安全保障义务对社会交往中个人的人身和财产给予了有效的保护,为社会公众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社会环境。《侵权责任法》第37条对安全保障义务作了概括性的规定,但对于安全保障义务的适用仍缺乏具体的规范。安全保障义务的立法类型化将可以缓解其适用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夫妻财产关系作为婚姻关系的一部分,亦受到婚姻道德基础的影响。当代婚姻道德的本质是以爱情为基础的义务与责任的统一,爱情的持久呼唤男女经济地位平等,市场经济条件下婚姻所固有的义务与责任又要求夫妻财产相对独立,由此决定了限定共有制更符合夫妻财产关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动产因其具有可移动性和位置的可变换性,加之占有人之过失,就会导致遗失之风险.那么当物遗失后,如何保护原权利人之权利,发挥物之价值,实现对物之有效利用,维护经济交往的正常有序进行?仅仅规定拾得人的一系列强制性义务是不够的,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应是通过正确的确立拾得人的切实可行的权利和义务,以此来刺激拾得人尽快确定物之所属,以实现物尽其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