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作家梁晓声最近公开表示,孩子们的大脑已经"用伤"了,并揭示了"用伤"的"症状"表现:孩子们的大脑,基本都已用来应付应试教育了,只有少量的精力用来感受世界和社会--他的原话是:"假设我们可以把大脑分成十份的话,孩子们十之七八的大脑用于应试教育这件事,还有十之二三的大脑感受世界和社会,这些信息主要来自网络或是一些娱乐信息.即使这样,仍有不少大人在责怪孩子,他们竟然还有十之二三的大脑用于非考试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时文选萃     
不能再让孩子们"比明天"央视今年的春晚,有一首农民工子女《说心里话》的朗诵诗感人至深。这一群孩子来自某"民工子弟学  相似文献   

3.
声音     
假设我们的大脑可以分成10份的话,孩子们十之七八的大脑用于应试教育,还有十之二三的大脑感受世界和社会,这些信息主要来自网络或是一些娱乐信息。  相似文献   

4.
《父母必读》2014,(2):14-15
正"亲子阅读就是一个有节奏的过程,要从父母单向读故事给孩子听,到孩子有一点点回应,再到亲子共读,最后到孩子的自主阅读。"蔡建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培训交流中心主任蔡建华主任以亲子共读举例,提出了"早教节奏"的理念。告诉父母们早教并非越快越好,很多时候需要等待,需要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不能一蹴而就。有时候过度刺激孩子的大脑,不会让孩子变得更聪明,反而还会破坏了孩子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5.
《教育》2007,(22)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自古以来,望子成龙的期盼让无数父母为了儿女的前途倾其所有。有调查显示,我国家庭用于教育的投资正在逐年递增,甚至已经超过住房支出。而在  相似文献   

6.
正在面对调皮的孩子所制造的问题时,我们需要一些小技巧,来缓冲我们与孩子之间的矛盾,耐心寻找事情真相与起源,就如同消防人员一样,应该寻找"火源"进行灭火。孩子们会犯错误,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错误的根源就来自于孩子们的内心。他们的内心在"正能量"与"负能量"的斗争中,一时让"负能量"占了上风。因此,我们要让孩子们"知错能改",最佳的方法就是——挑动孩子内心的自我斗争,发挥内心的  相似文献   

7.
曾经看过一则广告,母亲端着白开水说:"孩子们,喝水了!"可孩子们却躲起来了.为了孩子的健康,让孩子们多喝水,这有不对的地方吗?后来母亲把臼开水换成果汁,再叫孩子们喝水,孩子们蜂拥而至.在教学上,作业对部分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来说,就如同这白开水,索然无味.怎样能让白开水变甜?让学生喜欢做作业呢?  相似文献   

8.
亲情班会     
现在许多做父母的过分宠爱孩子,怀着“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想法,哪怕自己省吃俭用,也不能让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磨难、委屈,这样滋生了孩子们的依赖、霸道、任性、自私的个性,孩子们只管自己吃好穿好,却不体谅父母的爱,也不会去关爱自己的父母,更不会去品味这种亲情的温暖。面对着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一片苦心,许多孩子漠然视之。  相似文献   

9.
正"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经典名言,再一次在花垣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与刘世文对话时,他一再提到如下观点:办教育,不仅仅是为孩子们打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更重要的是提升教育内部软实力,让农村孩子变得和城里孩子一样有竞争力。记者:您的第一份工作是教师,又在政府部门工作多年,如今回到教育岗位,您如何看待和理解教育?刘世文:1991年,我从邵阳师专毕业后,被分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无数家长正以爱孩子的名义破坏子女的健康成长,而他们对此却浑然不觉。实际上,即使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暂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家长们依然有选择的余地。你的家庭到底是给孩子提供避风港还是第二战场,是让孩子多睡一个小时还是让他多上一门课,家长们都是可以选择的。家庭教育不能被应试教育绑架,家长更不能成为应试教育的帮凶。  相似文献   

11.
<正>追求高效课堂,让我们步履匆匆:字词教学里,只能让孩子们用最简单的方法去记忆;朗读课文时,也不能让更多的孩子去慢慢学会读美文章,经常只是优秀学生的演示;问题抛出后,更恨不得有孩子立刻能答出正确答案,没有了耐心去慢慢引导。我常常很迷惘:我到底在教什么?这是孩子们需要的课堂吗?这样的课堂孩子们怎会喜欢?教育的路上"方向永远比速度重要"。我想慢  相似文献   

12.
<正>一些上海的家长,把孩子送进全日制的私塾,让孩子大部分时间用于诵读和背诵传统经典,名曰"孟母堂",这样的读经学校,颠覆了传统的应试教育,在教育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孟母堂引起的争  相似文献   

13.
教师职责是教书育人,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争论的今天,却不能让他们融合到一起,无法共同促进,无法达到和谐。我们是要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在徘徊中,我们却在高喊素质教育,走应试教育的路线。这种配合却让孩子经受折磨,为什么我们不能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14.
幼儿午睡起床后吃点心是一件小事,但我在孩子吃点心中做起了学问,收到了不小的效果。吃午点之前,我让孩子们围坐成一个大圆圈,请孩子们把小脚伸出来,互相检查一下鞋是否穿反了。孩子们在检查别人的同时,也让自己懂得了鞋的反与正,下次再穿时就会注意了。这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更是有必要。随后,我再请孩子们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孩子们认识社会和大自然的最主要方式。在欧美发达国家孩子们的早期阅读得到了早期教育专家的首肯。据国外有关资料表明,早慧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喜欢阅读。美国心理学家多年的关于天才发生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有 44%左右的天才男童和 46%的天才女童在 5岁之前就开始阅读了。早期阅读对于提高孩子们的智商尤为重要。   A.早期阅读是孩子们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阅读能够刺激孩子的大脑,是健全大脑及神经组织的最好方式;让孩子们早早阅读,可以让他们与古人、与现代人、与未来人侃侃而谈,吸取知识的素养,…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朝向     
当下,在社会转型和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在许多人看来,让孩子上好大学赚大钱已异化为教育的目的。他们可能忘了,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使人成为人,帮助人寻找自己,并成为最好的自己。无论是教育者或是受教育者,明白教育的目的和方向是极其重要的。当"寻找自己"成为孩子们求学的目的时,没有哪一个孩子有理由放弃学习。当"让孩子寻找自己"成为教育者的理想和信念时,教育活动事实上是一种帮助,帮助孩子通过学习来做最好的自己。如此,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会弥漫着应有的期待与鼓励、  相似文献   

17.
徐菲  陆倩 《幼儿教育》2012,(Z4):42-43
设计意图:一次,班里一个爱好摄影的孩子从家里带来了照相机的三脚架,这引发了孩子们的极大兴趣。有孩子问:"这照相机的三脚架稳吗?照相机会倒下来吗?为什么不能做成两脚架呢?"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站起来"的物体。于是,我想到可以收集生活中的各种材料,让幼儿设法使物体"站起来",以此激发孩子们对  相似文献   

18.
许丹红 《师道》2010,(6):60-61
班上动作型孩子颇多,整体班风偏浮躁,不能静心,作业质量差。为了让孩子们养成静心的好习惯,营造一种静的氛围,我首先要求每个孩子一早来到学校,交出作业之后,就拿出课外书来看,等大部分孩子到齐后,再进行语文早读或数学抄写题目。  相似文献   

19.
和快乐牵手     
"孩子们,你们快乐吗?""快乐极了。"这句话是一位著名哲学家对一群正在泛舟的孩子们说的,因为这群孩子曾问过他如何找到快乐,而他却让这群孩子先去造船、泛舟之后,他再回答。现在看来,不用回答,孩子们已经在造船、泛舟的过程中找到了快乐。在我们的生活中,快乐是很重要的,它可以使你忘记一切烦恼;快乐是很平凡的,它可以让你天天见到;快乐是很简单  相似文献   

20.
<正>我与孩子的故事:中午用好了餐,都会和孩子们一起到户外散散步,每次经过滑滑梯的时候,孩子们都会蹲下来玩上一会再走。这让我觉得很纳闷:是什么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目光?于是我也蹲下了身子,和孩子们一起研究了起来:"看看,这朵花是蓝色的!""这边的是白色的!""这边也有,这边也有……"在孩子们兴奋的声音中,我终于知道了,原来是孩子们在研究草地上的小野花……我悄悄拿来相机,把孩子和小野花记录了下来。回到教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