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0年5月,第一届国际全息生物学学术讨论会在新加坡召开,来自5大洲26个国家的150余位科学家聆听了中国43岁的张颖清教授所作的长篇报告,并一致选举他为国际全息生物学会的终身主席.1992年,第二届国际全息生物学学术讨论会在挪威奥斯陆召开,专题讨论张颖清的理论研究及全息生物学在医学、生物学和针灸学中的应用.全息生物学这门由中国人创立的现代生物新学科越来越受到国际科学界的关注和重视,而这一新学科的创始人张颖清,正是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八二届理科毕业生.他现在是山东大学全息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相似文献   

2.
1990年5月在新加坡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全息生物学学术讨论会上,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一届国际全息生物学学术讨论会文集》获“科技图书国际特别奖”。该文集由T.T.Ang.史宇广编,分中、英文两种版本,中译本36万字,英文本约50万字。它收集了近90篇有关全息生物学应用理论的论文,其中有对全息胚学说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地位以及全息胚学说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并列举了大量的利用生物全息诊疗法治疗病种,还用一定篇幅论述了全息胚学说在分  相似文献   

3.
张颖清现为山东大学教授,国际全息生物学会终身主席。他于一九八四年创立了全自成物学,成为全息生物学之父。全息生物学是研究全息胚生命现象的科学。而全息胚则是生物体上处于向上着新整体发育的某个阶段上的机能单位。它既是整体控制下的结构单位,又是相对独立的自主单位,具有整体的全部信息。大到整个生物体,小到单个细胞,都是全息胚。人的第二掌骨是一个全  相似文献   

4.
全息生物学是山东大学全息生物学研究室张颖清创建的一门新兴的学科.这是以生物全息律为基础,研究生物体部分与整体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在生物学特性上全息相关的规律以及应用这些规律于实践的学科,包括全息病理学、全息生物化学、全息形态学、全息遗传学等分支.  相似文献   

5.
自从1973年张颖清将物理学激光多余全息照像中的全息概念移植于生物学研究,并逐步形成全息生物学这一生物学分支学科以后,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全息理论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农学、医药学、园艺学、社会形态、宇宙天体等众多学科的研究之中,形成了包括美国、日本、巴西等众多国家在内的国际全息理论研究组织。为了进一步探讨教学的有关规律,笔者从1985年开始,即进行全息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验。在这期间,我们逐步以全息理论和教学实验为基础,结合教育学、心理学、认知论等有关原理,形成了全息教学的理论雏形。现简介如下,以期得到充实、发展,并在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激光生物学是激光学与生物科学交叉学科,本文综述激光微束照射,激光诱导细胞融合,光钳,激光散往成象,激光显微激发光谱,激光全息,激光育种等激光生物学方面若干近期进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7.
全息理论源于生物学的分支学科“全息生物学”,围绕“全息”概念应运而生.“全息式阅读”以“高速重演”“整体缩影”等视角全面地、整体地看待阅读文本,对阅读文本进行整体思考,并将这些思考准确地反馈到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阅读教学迫切需要用这种全息式的思维来改变现实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急功近利、重应试轻素质的现象,从而为转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8.
全息理论源于生物学的分支学科"全息生物学",围绕"全息"概念应运而生。"全息式阅读"以"高速重演""整体缩影"等视角全面地、整体地看待阅读文本,对阅读文本进行整体思考,并将这些思考准确地反馈到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阅读教学迫切需要用这种全息式的思维来改变现实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急功近利、重应试轻素质的现象,从而为转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9.
镜像神经元是二十世纪末科学界的重大发现,震撼了世界很多领域。国际著名神经科学家维莱亚努尔·拉马钱德兰甚至断言:“镜像神经元之于心理学,犹如DNA之于生物学。”镜像神经元理论研究发展迅速,并得到广泛认同,其科研成果层出不穷,探索活动还在深入进行当中。镜像神经元理论适用于很多领域,也适用于各年龄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0.
生物全息律是山东大学副教授张颖清同志发现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规律,它揭开了全息生物学研究的序幕。(参见《光明日报》1987、6、17第一版)它告诉我们,生物体任一相对独立部分的生化组成模式与整体相似,是整体成比例的缩小;生物体任一相对独立部分与整体在物质分布形式上相似。故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部分或要素包含着整体的信息,是整体的全息元。  相似文献   

11.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潘文石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保护生物学领域,特别关注濒危哺乳动物大熊猫的保护和研究。自1987年他主持的“大熊猫生物学研究”获国家教委科学进步一等奖以来,十几年中,他先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美大熊基金会科学特别成就奖、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学会野生动物保护奖章、荷兰王子颁发的保护野生生物金奖等诸多奖项。潘文石教授的大熊猫研究是从1980年开始的。那年潘文石教授参加了一个国际合作小组,之后,对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大熊猫进行了四年的研究。1984年底,他率领一支他指导的由北京大…  相似文献   

12.
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创立的全息生物学是一种门新兴的生物学边缘学科 ,已在众多的学科和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全息定域选种法对选种育种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已在 2 0多种农作物的种植试验中显现出可观的增产效果。全息定域选种法的理论依据是生物全息律 ,遗传势理论、期望性状部位法则等。以马铃薯为例 ,其基部产块茎 ,可见它的期望性状的植株的基部 ,马铃薯块茎的顶部是全株结块茎部位的对应部位 ,有较强的遗传势 ,因而是全息定域选种的部位。又如玉米 ,因其全株的中下部结玉米棒 ,期望性状在植株的中下部 ,玉米…  相似文献   

13.
由激光全息照相引发的对全息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息论是研究事物间所具的全息关系的特性和规律的学说.它具有部分是整体的缩影规律;反映事物之间的全息关系的全息等式.它本质上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性,本文从自然现象,古代著作,计算机科学以及生物学等狭义信息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引出全息论的认识方法,从而丰富科学哲学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14.
《芒果猫》国际权威大奖施耐德家族好书奖获奖儿童小说《阿比琳的夏天》国际权威大奖2011年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作品《十岁那年》国际权威大奖2012年纽伯瑞儿童文学银奖作品《兔子坡》国际权威大奖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作品《阁楼里的秘密》国际权威大奖爱伦·坡奖最佳青少年推理小说奖《吹号手的诺言》国际权威大奖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作品《木头娃娃的旅行》国际权威大奖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作品长青藤国际大奖小说书系发现一本好书·分享一段阅读·成长一路芬芳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奖励》2008,(3):37-37
在2007年西班矛奥维耶多举行的第23届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上,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研究所名誉所长谢学锦院士荣获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家协会金奖。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家协会金奖是国际勘查地球化学界的最高奖项。该奖项是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家协会的前身国际勘查地球化学家协会1990年设立的,授予在勘查地球化学领域取得杰出科学成就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6.
小资料     
全息胚学说和全息生物学是一门新的前沿学科,它是一门专门研究全息胚生命现象的科学。它是由山东大学全息研究生物研究所所长张颖清教授经过将近二十年的研究而创立的。全息胚是生物体上处于某个发育阶段的特化的胚胎,它与生物的现在整体各个部位和未来整体各个部位的器官一一对应,因此每个全息胚都包含着机体各部位的全部信息,所以它既是构成整体的结构单位,又是相对自主的向着新的个体发育的发育单位,从而打破了细胞是生命现象  相似文献   

17.
日前,由欧共体荣誉联合评选委员会和国际荣誉联合评选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国际颁奖大会上,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辽盐系列水稻新品种荣获'99第三届世界"一村一品"博览会国际最高金奖.这是我国在此博览会上获得的唯一一项最高金奖.  相似文献   

18.
植扬全息定域选种就是指从植物的某一特定部位选留“种子”的方法或技术。这是根据我国著名科学家、山东大学教授张颖清创立的全息生物学原理,在作物具有强遗传势的部位进行选种的一种新技术,是农业增产的新途径。 一、植物全息定域选种概念 所谓植物全息现象,就是指植物体每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化学组成上与整体相同,是整体成比例的缩小现象。在大自然中,已从形态、生化和遗传学等方面找到了论证的实例,并在实践中认识了植物全息现象与遗传势的关系。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农作物品种的自然退化主要是因为机械混杂、生物学混杂以及品种自身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和突变等原因造成的,忽视了由于植物遗传势不同而引起的退化。事实上,植物的不同部位,其遗传势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且与整株植物体成全息对应关系。因此,如果我们不加选择地把所有部位的“种子”混杂在一起作种植用,势必会造成植物品种的自然退化。而且,这种退化的比例会随着种植代数的增加逐渐上升,最终导致植物产量和品质的降低。应用植物全息定域选种技术将有效地克服这一弊端。  相似文献   

19.
我国学者对科学理论中的新领域——全息学说进行了许多创造性研究,我国学者也参与了作为一种新宇宙观的全息论的构建。全息论的基本假设是:在空间的任何一点,都有来自宇宙各不同方向、不同距离和发自于各不同时间、不同历史阶段的信息。全息包是体现全息普遍性的功能单位。全息包虽然不能脱离开物质的存在形式,但其本质是一个信息包。部分是整体的全息包;现实是历史的全息包;个体是类的全息包。宇宙起源于一个原始的全息包,是这个原始的全息包分裂、演化的结果。全息论是一种新的宇宙观,也是一种方法论,包括全息认识方法和控制方法,在认识和实践中都有应用。目前全息论的哲学成分还比较浓,全息论哲学也为某些重大哲学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新的路线。  相似文献   

20.
李云迪:1982年10月7日出生在山城重庆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4岁时开始学手风琴,7岁时开始学钢琴。2000年,他在波兰举行的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中,以无可挑剔的演奏和毫无争议的优势获得金奖。肖邦国际钢琴大赛每5年才举行一次,此前两届因为参赛选手的水平没达到评委的要求,金奖都是空缺。他弥补了15年来这一大赛金奖获得者的空白,成为肖邦赛事70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金奖获得者和获此奖项的第一名中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