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初一学生学习活动、学习环境的变化,对他们的学习适应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学习适应性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采用《学习适应性测验(AAT)》对南京市2208名初一新生进行测查的结果表明:初一学生学习适应性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但身心健康不良检出率较高;女生学习适应性水平显著高于男生;示范性学校学生学习适应性水平显著高于非示范性学校;父母经常督促并有效指导的学生学习适应性显著高于缺乏指导的家庭。学校干预与家庭教育是影响学生学习适应性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重视学生入学阶段的学习适应性情况,关注学生入学后身心发展一系列的变化指标,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新生词汇水平的实证研究发现,高职院校新生的英语平均词汇量为2313;女生的词汇水平显著高于男生;文章就影响高职新生词汇习得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具体结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高职新生适应状况的调查,发现在专业满意度方面,不同的新生适应状况存在显著差异(p<0.05),满意度高的新生在总体适应性和分量表适应性方面,要高于满意度一般和不满意的新生。为提高专业满意度,使高职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高职学校学生管理者必须把加强专业引导、激发学习动机和引入干预机制作为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223名安阳市中等职业学校新生的适应性,结果表明:(1)在被调查的样本中,有67.94%的中职新生适应不良;(2)学生在课程安排、基本生活、情绪状态、人际关系四个维度上不适应感较强;(3)在人际关系适应性上男生优于女生;(4)在情绪状态上城市学生优于农村学生.  相似文献   

5.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和生涯适应力量表对2934名高职新生进行调查,探究高职新生生涯适应力特点及心理资本在高职新生领悟社会支持与生涯适应力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高职新生生涯适应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男生生涯适应力显著高于女生,理工类专业学生生涯适应力显著高于人文类专业学生,城市生源学生在生涯控制和生涯自信维度上显著高于农村生源学生;高职新生领悟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生涯适应力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心理资本在高职新生领悟社会支持对生涯适应力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结论:高职新生领悟社会支持对生涯适应力的影响是通过心理资本产生的,教育工作者应以心理资本为抓手,全方位培育高职新生的希望、乐观、自信和韧性特质,从而促进其生涯适应力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采用调查法研究了南京晓庄学院1352名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状况。结果显示:该院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与南京市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平均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地高于理科生;大一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师范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高于非师范生;女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高于男生。建议学校要关注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问题,加强引导;改革课程体系,丰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多与学生沟通,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高职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学习适应性调查问卷》对高职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总体差异显著;在年级比较中,差异主要在新生和中年级学生;在性别比较中,高职大学男生和普通大学男生差异不显著,但女生在四个分量表上都有显著差异;并就两类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职生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高职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了解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展规律。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职学生各因子分明显高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在总体水平上,高职学生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明显低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略好于女生;往届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结论:应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了解上海市高职学生的职业成熟度现状;同时,比较不同性別高职学生的职业成熟度。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发现,高职学校学生的总体职业成熟度较高;男生的职业成熟度高于女生,尤其是结构因素、价值观念和职业认知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另外,在个别因素,如自信心上男生也是显著高于女生。同时还发现高职学生择业心态有所偏失、缺乏独立性及存在就业困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从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身心适应、学习环境适应五个维度,对S校145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整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女生的环境适应水平显著高于男生;东乡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环境适应能力最差;大四学生学习动机水平最高,大三、大一、大二次之;农学、理工类少数民族学生身心适应最差,历史学、文学类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身心适应最好;学习适应性与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影响学习适应性的因素有专业课难度、汉语水平、班级关系、老师授课方式和父母支持等。最后,本研究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学校及家庭三方面对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交往和课余生活等方面分析了高职新生可能产生的心理适应性问题,提出了学校应从重视程度、思想教育、自我认识、校园活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入手,帮助高职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o)对239名高职大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大学新生SCL-90除了“恐惧”因子外,其它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的强迫因子分高于女生,有显著差异。高职大学新生人格特征良好.积极。针对高职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提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为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健全高职大学生的人格.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于海波 《教育与职业》2023,(14):108-112
高职学生学习适应性是衡量高职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调查显示,在学习环境方面,影响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因素有家庭环境、学校与课堂环境等;影响学生学习感知适应性的因素有学习认知、学习态度等;影响学生学习行为适应性的因素有学习习惯、专业等。总的来说,对学生学习适应性整体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习惯,其次是师生关系与课堂环境。对此,建议通过建设校园人文环境、改善师生关系、进行入学专业认可度辅导、提升学生信息化水平等措施,从环境、感知与行为三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以达到让学生快速适应高职学校学习和生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析郑州市小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性现状.为教育干预提供实证依据.本文作者采用学习适应性测验(AAT)对318名一年级新生进行了学习适应性测试,发现:①小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性整体水平刚达到中等;②有近3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适应问题;③女生的学习适应性整体水平显著高于男生;④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在家庭环境方面有显著差异。得出结论:小学新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习适应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对学习环境的适应性问题.其次是学习方法和独立性方面的问题.而学习态度问题则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职新生无聊倾向性、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适应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对方便抽取的广东省某2所职业技术学院的527名高职新生进行测查。结果(1)高职新生的无聊倾向性总分在人口学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内部刺激维度上性别和专业的交互作用显著,理科男生在内部刺激上具有更高的无聊倾向性;(2)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总分、时间监控观维度得分和时间效能感维度得分均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文科生高于理科生;(3)学习适应量表的总分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文科生高于理科生,而且在学习态度维度上,农村学生得分高于城市学生,女生得分高于男生;(4)无聊倾向与学习适应呈负相关;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适应呈正相关,无聊倾向在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适应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3.9%。结论时间管理倾向既直接促进高职新生的学习适应,也可以通过降低无聊倾向性而提高学习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研究某高职院校大专新生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此高职院校843名2003级大专新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被试中至少有一个SCL-90因子的得分大于或等于3的学生占13.40%;总体上,参加此次调研的高职大专新生心理卫生水平高于全国大学生,低于国内正常人群和四川大学生;女生、贫困生、农村学生、非独生子女、非学生干部学生心理卫生问题较为突出。结论:高职大专新生心理卫生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揭示高职学生自尊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ES、ASLES及社会支持问卷对689名浙、川高职学生进行测量,对数据进行SPSS统计。结果:高职学生的自尊水平在不同性质学校、不同地区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女生、二年级高职学生自尊水平较高;高职生自尊水平与生活负性事件呈显著负性相关,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高职学生自尊培养中要注重性别、年级差异,可以从减少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增加社会支持等方面提高学生自尊。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本研究以SCL-90为测量工具.在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各年级学生中抽取437人为被试。结果发现: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男生;大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大一、大三年级。  相似文献   

19.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51名高职单招新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职单招新生中有10.25%的学生被检出有明显心理问题;高职单招新生在SCL-90多数因子上高于全国常模,其中在强迫、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方面显著高于全国常模;高职单招新生中文、理科生,男、女生,来自城镇和农村的学生之间在SCL-90的总体上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没显著差异;高职单招新生与当年普通高考录取新生在SCL—90总体上差异不显著,仅在躯体化和敌对两个因子均分上极显著地高于当年普通高考录取新生。  相似文献   

20.
高职新生的正性情绪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而负性情绪则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新生正性情绪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来自农村的高职新生其正性情绪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高职新生负性情绪得分显著高于家庭困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