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郑李茹 《体育世界》2010,(2):113-114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职业倦怠严重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研究我国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分析影响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对于提高体育教师韵身心健康,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探讨了社会意识对体育学科的认知观及体育教师对体育学科认知的内心冲突,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机理、特点,分析其职业倦怠的成因,结果发现造成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社会层面因素、个人层面因素及两者相关联的工作层面因素,提出相应对策,消除或降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3.
王晓芳 《体育学刊》2008,15(4):76-79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是指体育教师因本职工作长期得不到学校及社会应有的尊重和支持,缺乏成就感而产生的厌烦冷漠情感及相应的行为表现.研究认为缺乏职业自豪感、新课改带来的压力、对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的惧怕、对体育课程的性质缺乏正确的认识、体育学科理论建设缺乏独立性是中学体育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根源.中学体育教师应坚定职业信念、加强专业学习克服各种内外不利因素的影响,才能减少甚至杜绝职业倦怠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对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社会职业地位不高、劳保待遇偏低、工作环境不好等,并对如何克服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5.
《湖北体育科技》2019,(11):1024-1029
体育教师污名是当前学校教育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而又被忽略的问题。本文对国内外体育教师污名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文化、刻板印象、教育体制和媒体、网络是体育教师污名产生的主要原因;体育教师污名对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职业生涯发展、职业倦怠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会产生消极影响。可以通过转变社会观念、完善教育体制和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消除体育教师污名,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应对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应激情境的不断加剧,应激成为引起职业倦怠的首要因素。体育专业是多应激的专业,体育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多应激情境,所以体育教师最容易出现职业倦怠。近年来我国的体育教育体制发生了许多变化。自国家颁布新课标以来,让更多一线体育教师对工作感到很盲目,所面临的压力逐年增大,从而导致职业倦怠的体育教师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哈尔滨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探索有效缓解和消除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更有效地帮助广大体育教师提高职业素质,以适应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明秋云 《精武》2012,(18):1-2
民办高校是普通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调查与研究。得出上海民办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情况,分别从社会因素、学校组织因素、工作期望因素和个人因素日个方面来分析影响产生职业倦怠的的因素,结合日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出对上海市民办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行之有效的对策,进而帮助他们维持良好的心态,使其更好的投入列体育工作中。  相似文献   

9.
吴斌 《中华武术》2020,(5):18-19
职业倦怠指的是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精力耗尽的状态。职业倦怠感不仅会影响日常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长此以往也不利于工作者本身的技能提升与能力发展,因此,每一位职场人都应当想方设法地去克服自己的职业倦怠感。对于学校体育教学来说,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同样存在,本文试着以高中体育教师为例,从方法论的角度来阐述高中体育教师如何克服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0.
目前,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十分普遍,笔者经调查,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率在70%以上,而年轻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率则更为突出,明显高于中、老年体育教师。许多青年体育教师身在曹营心在汉,严重影响了体育师资队伍的稳定。青年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比较复杂,根据调查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教师职业声望不高,缺乏吸引力。由于历史的原因,导致了人们对体育教师的偏见和鄙薄,体育课在一些学校成了可有可无的橡皮课,体育教师的课时费和训练补贴和其他学科存在较大的不平等,造成体  相似文献   

11.
试论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的心理保健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有忠 《安徽体育科技》2004,25(2):69-69,92
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保健的特殊作用,并充分利用体育教学,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排除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对待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情绪状态对身心健康有重要的影响。从情绪的健身和健心功能出发,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就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和调控学生的情绪状态进行了研究与指导,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之一。文章通过体育教学的作用可以使学生在形体上及身体素质上有很大的改善,但是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却是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脆弱部分,大部分的体育教师没有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进行落实,只是进行简单的说明而已。所以这就说明,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不仅与教学方法和手段有联系,同教学的主导思想也有关系,是为了什么去教学生,要把学生教成什么样子,是每个体育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贺 《浙江体育科学》2007,29(5):115-117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分析了普通高校公体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结果表明:普通高校公体教师群体的职业倦怠状况比较严重;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3个维度存在教龄、性别和职称差异,教龄越长,情感衰竭越严重,成就感越高;中级以下职称情感衰竭程度和成就感均低于高级职称;女性情感衰竭和去个性化程度轻于男性。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与竞技运动虽然都属体育范畴,但两者在概念、目标、内容等方面存在质的差异,而现实体育教学中往往把这些概念弄混淆、以至出现成人化、专业化体育教学趋势。本文对两者进行界定和比较研究,试图从理论上找到合理答案,为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提供教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拓展训练的简要阐述,结合目前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中学生身心健康问题及原因,分析阐述了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试论体育教学的效益与“过度教学”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体育落实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体育教学的效益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 完善和健康发展的,要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益,改善教学环境,消除“过度教学”现象是当 务之急。现行体育教学“过度教学”现象主要有3种情形,即:(1)体育课中内容上的“过 度教学”现象;(2)过多的动作技术环节教学;(3)不恰当的批评和赞赏。本文针对体育 教学“过度教学”现象提出了相应的消除对策。  相似文献   

18.
黄琳  邓玉娟 《体育科技》2001,22(1):62-65
将竞赛法运用于体育教学中,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习欲望,加快掌握和巩固学习"三基",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体育教学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人格高尚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对"体质论"和"技能论"两种观点的基础上,论述了传统体育教学思想对体育教师教学成就的不利影响,并剖析了由之带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利因素的影响,重新审视了技术健身的体育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山西高校体育教师患病情况、亚健康情况、影响健康的因素、身体自感评价四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师不同年龄段,患病种类集中区和特点不同;体育教师普遍有亚健康症状,但是主要表现为"轻度心身失调""潜临床状态",症状单一;对影响健康正反因素认识有高度一致性,但意识和行为不一致;男性体育教师存在主观健康评价偏高的盲目乐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