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坦言,产生如题的想法并非偶然,这就如同文学来源于生活一样。记得前些年,冠以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这节那会活动非常盛行。作为一名教师,我虽然无闲心顾及节会活动的内容,但是对其名称却十分感兴趣。于是,我左找右找,怎么也找不到一个关于教育之类的节会名后,就斗胆设想:中国是否也该设个高考节?  相似文献   

2.
一位教师试上了一节"认数",请我一起参与磨课.这节课不乏亮点,看得出教师查阅过很多资料,也请不少人把过脉,作过很多次修改.可是,当我以一名学生的视角来审视这堂课的时候,我发出了这样的慨叹:"这堂课什么都不缺,唯独丢了'人'."  相似文献   

3.
今年学校组织了"专题式教学研究"活动,我被安排教学"找规律"一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上好这堂课.在课的导入环节我也引用了"数学魔盒",设计了如下的导入.  相似文献   

4.
按教学进度该上《螳螂捕蝉》。一想到该上这节课,我心里就不禁一阵窃喜--这可是我的拿手好戏。因为就是凭着这一课,我在全县课堂教学达标评估活动中获得了"A"级。要知道,这个"A"级是多少教师梦寐以求的呀!  相似文献   

5.
"找规律"是实施新课程以后在教材中出现的新单元.苏教版教材主编王林先生曾针对这一内容明确指出:"'找规律'的重点在'找'上,而不是规律的'应用',不是做竞赛题.通过增加找规律的机会和活动,让学生不断拓展获取数学知识的渠道,感受数学思考的合理性,激发找规律的兴趣,培养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细读这段话,我认为:这一内容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发现""探究"规律的过程上,让学生在"找"的过程中,深入理解事物中存在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上午第二节课后我刚要批改作业,发现课代表没有把作业本送过来,这时正好看见在办公室找英语老师补课的刘志豪,就顺便喊了一句:"志豪,去教室把语文大作业送到我这里来."  相似文献   

7.
我是山区县的一名教研员,每年都畏惧参加上级组织的优质课竞赛,但上级有令,必需有人参赛,有人交参赛费.这也是本单位科研成果之一.在组织优质课竞赛和观摩大型优质课竞赛活动中,我一直在深思,好像只有竞赛才能推动教研活动,其"优质课"的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8.
2004年岁末,我由一名从教20年的女数学教师和普通管理人员走向了校长岗位.这是一个建校仅有两年的新兴学校,在当地榜上无名.而仅4年有余,学校就从默默无闻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我也成为头顶桂冠的"名校长",荣誉等身,经常有全国各地的业界同行前来交流切磋,许多人要我谈谈治校"秘诀".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是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因此,我在课始就创设了生动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通过看一看、记一记、找一找等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并加深1厘米及几厘米的长度概念,同时,让学生尝试、探讨测量的方法,在交流中及时发现问题,展开研究,创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从而达到进一步巩固测量方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绘画对孩子而言,本就是一种游戏.幼儿的绘画作品是充满创造性的,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说:绘画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爱好.齐白石大师曾说过:"学我者死."就是说学我精华的东西,可以发展你自己,和我一模一样的,就没有什么发展前途了.就我们的绘画活动而言,也是这个理.而小班幼儿年龄小,在绘画方面还处于萌芽期,又如何涉及到"创新"呢?就此,谈谈我在鼓励小班幼儿绘画活动中的"创新"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1.
"只要考好了,在找工作的时候就会有优势!" "多考几次呗,自己又不吃亏,要不连个目标都没有了!"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只要比周围的人考的好,我就心安理得!" 一些抱着新概念英语资料的莘莘学子们,匆匆地和我擦肩而过.这个场面似曾相识,让我有种久违的亲切感.因为当初,我也是这么想的.周围的朋友也是这么想的.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我陪一名同事听"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同事姓刘,是一位语文老师,从未教过数学.她说自己是"外行",想好好学习怎么上数学课.所以她听得很认真、很投入,完全是以一名二年级学生的身份,虔诚地在听这节课.可是,在听课过程中,她仍有很多地方听不懂.于是,她不断地提出自己困惑的问题,我尽量给予解释.  相似文献   

13.
"姐姐,帮我插上电视的电源,好吗?"一个可爱的小妹妹对我说. "好啊!"我用刚洗过的湿手拿起绝缘皮已经有点破的插头."应该找人换换这插头了!这里的设备也太差了!"我这样想着,拿起插头往插座上用力一插!  相似文献   

14.
在2009年4月举行的温州市第6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共有13节评比课,其中3节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小数的初步认识>.这是本次赛课唯一的一组同课异构,它们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不仅仅因为2006年参加赛课研磨过,并且近期在多次观摩活动中也聆听了这节课,从名师演绎到青年教师赛课,课堂上学生在教学前后总是反复出错.关于小数难读、教师难教的"两难"尴尬引发了我无限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节在一所普通小学常规调研时听的课. 这节课是学习<我送老师一朵花>,应该是一节很欢快的课.然而,从课的第二环节开始,我心情激动、沉重并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因为在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交流、体会老师的辛劳时,我看到课堂里的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引发"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一年来和孩子们的共同探索,我发现"数学日记"的撰写并不难,毕竟日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数学日记可以称其为一种含有数学元素的日记,指导学生写好数学日记也有操作性.刚开始时,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这种形式的写作有些困难,所以要求学生写一周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学完"乘法的初步认识"后,我就请学生找生活中的乘法.  相似文献   

17.
"丁零零……"班队课铃声响过后,任老师快步走上讲台,大声宣布:"这节课我们来评选'废话大王'!" 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新鲜,新鲜,真新鲜,评选过"三好"、评选过"优秀",可这评选"废话大王",我们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碰到。但仅仅过了几秒钟,我的心里就紧张起来,因为平时上课时,我的废话特别多,有事没事总爱找同桌聊上几句。老师一定是冲着我来的,看来"凶多吉少",这顶"桂冠"非我莫属了。 不过,还好,任老师发下纸条让我们无记名投票。我心里重又燃起了希望,在班上我的  相似文献   

18.
2010年3月22日-24日我县举行了小学数学"新荷杯"赛课活动,本次赛课采用了同课异构的形式.22位选手上同一课题<圆的认识>,我听了所有的22节课,这是我有史以来连续听课时间最长的一次(而且是同一课题的课),听完后感想很多.  相似文献   

19.
咚咚咚,耳边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推门进来的是一位泪眼汪汪、极度不安的短发女孩.她一脸焦急地问道:"请问是朱老师么?"我点点头,疑惑地看着她.她继续说道:"朱老师,我现在心情很糟糕,需要找人聊聊.之前,我一直找张老师做心理咨询."我这才反应过来,今天张老师外出培训,无法给她做咨询.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节全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赛公开课.作为组织者,我知道执教<找骆驼>这节课的是一位姓吴的僻远乡村的中年男教师,关于他的其他情况就一概不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