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从2007年以"饭否"为代表的老牌微博网诞生,到2009年新浪微博等亮相,微博已从单一的自媒体发布演变为具有交互性的重要媒体渠道,并对传统媒体传播的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微博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传播特点创新性交互方式。相对于博客、人人网、腾讯等社交网络媒体来说,微博信息传播模式重要的一点是交互模式上的创新,它是一种节点共享的即时信息  相似文献   

2.
张甜甜 《新闻世界》2012,(5):183-184
从2010年的微博元年到现在,微博已经渐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了解信息的又一个重要渠道。它不同于QQ的即时聊天,也不同于人人网的信息分享,更多的是侧重于一种利用碎片化时间的信息获取。微博的出现对于信息传播而言是否是一种突破?本文将利用调查的方法,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总有一些信息是你不想发到微博上的,总有一些状态是你只想让一小部分人知道的,总有一些话是你只想说给最亲的人的。微博、Facebook、人人网等在突破了即时通信、电邮等私密沟通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张子森 《青年记者》2012,(22):45-46
两年前,新浪网给笔者内测微博账号时,笔者以为这是一个扩大化的人人网,将社会关系从同学扩展到了陌生人,仍旧带有娱乐化和聊天的性质. 两年后,微博以其无孔不入和覆盖面广的特点,已经让人欲罢不能.对媒体从业者来说,微博不仅仅是工具,它还是竞争的阵地,所言所行,不仅仅要坚守道德修养,更需要职业操守.  相似文献   

5.
薛亚青 《新闻世界》2012,(5):173-174
QQ空间、人人网、新浪微博等都是大学生喜欢使用的社交网络平台,在校大学生是社交网络的主要使用者和推动者,本文主要是考察在校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习惯、使用偏好和态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何佳 《新闻世界》2014,(2):155-15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打破了人们交往的时空限制,借助网络(如QQ、微博、微信、人人网等)向他人表达内心情感情绪或态度观点的自我表露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网络空间的自我表露已成为建立或维护人际关系的一个新平台。本文主要以国内发展较成熟的SNS网站——人人网为例,对其人际传播中个体自我表露的主要途径和特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窥探文化     
张力平 《声屏世界》2013,(11):71-72
从以前的MSN和Q0签名、开心网和人人网的状态栏,到如今的微博、微信,人们有很多展示自己状态和心情的空间。而这些心迹的表露可能会招来各类“旁观者”的不同反应。“窥探文化”由此显现。  相似文献   

8.
"龙源网"强势亮相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日前,互联网观察家、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总经理胡延平在微博中透露,移动互联网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中国发展,人人网、58同城、大众点评等网站目前流量的30%来自手机,新浪微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问微博是抢了谁的生意,开心网还是人人网?其实它更多地是抢了门户网的生意。为什么呢?因为门户的内容非常繁杂,而且没有任何个性化。微博可以改变社会现象,可以传播信息,可以帮助你成长。它让我们能够人人成为记者,让每个转发的人都变成了编辑。既然每一人都是编辑了,就一定要秉着做编辑的责任心和  相似文献   

10.
<正>总有一些信息是你不想发到微博上的,总有一些状态是你只想让一小部分人知道的,总有一些话是你只想说给最亲的人的。微博、Facebook、人人网等在突破了即时通信、电邮等私密沟通的限制,变身为开放社交并逐渐走向成熟之后,人们的社交需求仿  相似文献   

11.
日前,互联网观察家、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总经理胡延平在微博中透露,移动互联网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中国发展,人人网、58同城、大众点评等网站目前流量的30%来自手机,新浪微博更是有50%的流量来自手机。预计年底很多互联网公司的流量将有一半来自手机,“那一天决到了”,他感慨。面对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各大数字出版巨头也开始对这一市场加大布局力度。  相似文献   

12.
日前,互联网观察家、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总经理胡延平在微博中透露,移动互联网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中国发展,人人网、58同城、大众点评等网站目前流量的30%来自手机,新浪微博更是有50%的流量来自手机。预计年底很多互联网公司的流量将有一半来自手机,“那一天决到了”,他感慨。面对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各大数字出版巨头也开始对这一市场加大布局力度。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发展20年目前参与Web2.0时代的用户,都经历过Web1.0时代,各大网站整合信息,然后提供给用户,用户浏览相关内容,从这个大的"信息中心"去寻找您所需要的东西。随后,到了SNS社区网络的形成,人人网、开心网,包括现在的微博,Web2.0时代到来了,  相似文献   

14.
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促进了自媒体的产生和繁荣。博客、微博、微信、人人网等走进寻常百姓家的自媒体时代,信息多元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假新闻层出不穷的问题。以使用自媒体较典型的高校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假新闻的传播特性,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权衡需求理论与微博的采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Web2.0时代以后,以人人网、开心网为代表的SNS网站是互联网最受欢迎的应用类型.在两年内,SNS用户快速增长.对于那些一夜之间风靡全国的SNS网站来说,成长的速度和如今没落的速度仿佛同一级别.随着微博的兴起和受众对传统SNS网站的疲乏,SNS网站用户大量流失.  相似文献   

16.
2013年,《社交红利》一书的蹿红,把出版界的目光更多地集中到了众筹出版和社交媒体上,社交媒体给各行各业带来的红利,是不是也一样可以运用到出版?于是,越来越多的出版社把微博、微信、豆瓣、人人网等社交网络作为自己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生活正在被各种形式的社交网络影响,从脸谱到人人网,从我的空间到开心网,从推特到新浪微博……各种各样形式的社交网络不仅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也改变了媒体传播的方式。世界各国的各种媒体纷纷创建了自己的社交网络传播阵地,通过Web2.0在新闻时效性以及传播效果方面争取受众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普通人的网络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互联网初期带给人们的那种匿名安全感正面临着来自脸谱网、开心网、微博等一系列社交网站的强烈冲击。在人人网和开心网上,用户个人主页的照片、电话、住址及个人信息被他们的"好友"随意使用;在微博上,小团体的沙龙讨论和两人之间的私密谈话被瞬间复制向全世界广播;对于那些希望在网络上保持神秘感的人,他们气愤于自己的照片出现在一张张集体合照并且被热情地"@"圈出。……在社交网络中,每个人都有潜质或正在"被社交"。  相似文献   

19.
郑杨  谭玲 《今传媒》2014,(6):117-119
互联网用户可以在计算机前轻轻点击鼠标来完成相对于现实生活中复杂的互动交友活动,个性化好友推荐系统通过基于内容推荐、协同过滤推荐、聚类推荐三种策略来帮助用户建立网状复杂的人际关系,最终提高用户对于本类社交网站的忠诚度。本文将通过详细分析新浪微博、腾讯QQ和人人网三大社交网站来具体分析个性化好友推荐系统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0.
人人网、新浪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先后在中国网民中争夺用户。各自有不同卖点,但同质的内容、相近的目标客户群使他们发展前景堪忧,而后起之秀豆瓣、果壳、知乎则以高质量的内容吸引了大批忠实的用户。此时,社交网络是否该反思,在以各种营销手段吸引客户的同时,是否忽略了能够留住客户的最终砝码是你能提供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