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本文着重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探讨了藏族人民的美学理想,研究了藏族类传统舞蹈的神韵、姿态、动作、节奏。藏族人非常重视与本土的审美意识相结合,并吸收外来的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藏族舞蹈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吸收印度佛教文化,同时以民族审美的需要和创新精神创造了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使舞蹈艺术更好的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研究目的、对象及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城镇与农村藏族家庭教育现状,家庭教育方式的类型,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智力水平的关系,为发展藏族家庭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本研究随机抽取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第一民族小学和加拉乡民族小学三年级(10岁)藏族儿童及其父母为被试,共测学生64名,家长64户。采用北师大儿童心理研究所提供的英国瑞文智力测验量表,简称CRT。此量表是一种非文字智力测验,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采用云南师大教育系编制的《中国学生家庭教育问卷》,根据藏族地区特点与教育实际,我们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此问卷…  相似文献   

3.
元代入居内地的藏族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朝时,有大量的少数民族来到祖国内地,这其中就包括了来自吐蕃地区的藏族人。论文概括地叙述了元代人居内地的藏族人的总体状况,从萨迦派的僧人,噶玛噶举派的僧人和世俗官三个方面对元代人居内地的藏族典型人物作了微观考察,并总结出了元代人居内地的藏族人的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青海藏族地区的人类学田野调查,进而分析藏族传统饮食习惯、以及‘藏餐’这一概念的创造与变化;探讨不同地区藏族餐饮的味道、制造与食用方法、原材料和新佐料如何影响藏族人眼中的藏餐特征。通过这一过程讨论饮食文化所带来的符号对藏族民族认同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青海藏族地区的人类学田野调查,进而分析藏族传统饮食习惯、以及‘藏餐’这一概念的创造与变化;探讨不同地区藏族餐饮的味道、制造与食用方法、原材料和新佐料如何影响藏族人眼中的藏餐特征。通过这一过程讨论饮食文化所带来的符号对藏族民族认同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6.
白马藏族分布在甘肃省陇南文县和四川省平武县一带,是我国有着独特民族习俗的少数民族群体。甘肃白马藏族生活在甘肃文县铁楼藏乡白马河流域,藏区人民远离城镇,终年以劳耕为生,生活处于半封闭状态。白马民歌则是白马藏族人生产劳动、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的集中写照,白马民歌题材及其丰富广泛,民歌演唱风格独具民族特色。笔者从甘肃白马藏族民歌的地理分布与应用语境,白马民歌的演唱考察;白马民歌的演唱分析等方面入手,对甘肃白马民歌及其演唱特点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藏族舞蹈果卓,寓生活娱乐、宗教祈愿为一体,既有舞蹈的意义,又有体育的作用,以其优美动听的音乐和灵活多变的动作,充分展现了藏族人热情洒脱的民族品格。  相似文献   

8.
嘉绒藏族人性格质朴、仁爱、节俭、谦逊且非常从容有礼,因其独特的语言和习俗,成为藏族的一个独立支系,他们对团体有着非常高的遵从性,有极强的民族自尊和民族凝聚力,同时,嘉绒藏族深受佛教的影响,在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也形成了万物有灵、崇拜山水的文化与心理。  相似文献   

9.
以一般儿童为对象的研究表明,家庭资源是通过影响儿童的动机而最终影响其学业的。教育需求是人们对未来接受教育的层次、规格、水平及质量的向往和预设。以问卷方式,了解西藏自治区错那县藏族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需求、期望水平,以挖掘藏族学生学习动机的家庭影响因素,为民族地区的学校及家庭教育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个春雨霏霏的上午,我们班正在上一节"介绍民风民俗"的口语交际课。上课伊始,老师先让我们熟悉讲稿,同桌互相练习。完毕后,刘瑜灵就被同桌推荐上台,她介绍的主题是"藏族饮食"。"藏族人主要以糌粑为主食……"经过她一番详细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藏族人的食物和吃法。她介绍得饶有趣味,大方得体,老师给她加了3分。  相似文献   

11.
藏民族传统体育源远流长,作为我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校园文化,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藏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此提出结合西藏实际将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西藏高校体育课教学的重要意义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清代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社会教育源于统治阶层和当地民间。统治阶层的社会教育包括颁布规条、乡约宣讲、乡饮酒礼、旌赏善行和优老慈幼等五种措施。当地民间社会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生产知识与技能教育、民族历史文化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生态文化教育等;社会教育形态有族规、乡规民约等类型。清代乌江流域各民族社会教育的特点有四,即政治性、约束性、灵活性、血缘性。清代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社会教育体现了社会是学校,长者是老师,生活即教育内容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生产劳动、民族文化、原始宗教信仰、战事纷争等四个方面,对藏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的渊源进行了相关阐释,剖析了藏族传统体育的历史传承和发展过程,认为加强藏族传统体育特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民族体育专门人才的培养,整合藏民族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对促进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既有中华民族文化所共有的特征,又有藏族文化独特的个性,具有重要的历史、经济、文化、娱乐、健身和审美的学术研究价值。要加强对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抢救与保护,大力发展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使这一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心理健康是生命健康的重要组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机渗透“三生教育”的生命关怀、生存关怀与生活关怀理念有重要的意义且具备可行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三生”关怀的实现需要做到:1.树立现代健康观,关注学生身心和谐与全面健康;2.树立人本理念,强化生命意识,提升生命质量;3.加深文化蕴涵,为“生命意义”的培育开辟沃土;4.构建生命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  相似文献   

16.
在以弘扬贤达孝义、劝贤劝孝为主要内容的家庭贤孝剧中,元剧作家对“孝”、~睇”这两种传统伦理美德和伦理规范作了新的阐述,指出“孝”、“悌”强调的不仅是下辈对上辈的恭敬和义务,同时还包含下辈对上辈的恭敬和义务的履行与否,这与上辈对下辈的态度、行为、品德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并强调了“孝”、“悌”在传统男权社会中对于家庭的稳定乃至一国稳定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田野实证等方法,对甘肃藏族传统体育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甘肃藏族传统文化孕育出了以舞蹈、角力、竞速、合中、体能、武艺、智能和游戏八大类民族体育项群。这些藏族传统体育就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反映了甘肃藏族历史发展轨迹和文化的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18.
从生命教育的角度入手,通过反思"和谐"观所包含的生命主题要素及其作用,寻求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根据生命实现自我超越的四个归宿点,可以在精神和组织层面分别找到生命教育的主题,并以此作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构的基本依托,即通过爱己实现个体生命内在的超越性和谐,通过爱人实现生命主体间的人际和谐,通过爱国实现生命主体间的社会和谐,通过爱天下实现生命主体间的世界和谐。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存在着忽视身体美的片面倾向,提出进一步加强对人们的体育审美教育,形成身心俱美的正确体育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激发爱美、塑美的动机.这对加快全民健身进程、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