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基于IPv6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有许多亮点,支持宽带无线移动接人是一大亮点。这极大地扩展了CNGI的应用领域与效益。在我国以CNGI宽带无线移动接入终端为核心的宽带移动IP进入千家万户之时,离“Everythingon CNGI”就不远了,可见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主机数量的迅速增长,解决移动性问题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的IPv4协议并不提供对移动性的支持,新一代IP协议Ipv6的提出为解决移动性问题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契机。本文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IPv6提供的许多新特性解决移动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无线局域网络中的核心设备——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其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网络的系统容量与业务处理能力,无线接入点的研究对于无线局域网的应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工作组制订了IAPP(Inter-Access Point Protocol)协议,支持无线用户在AP间的移动.通过分析IAPP协议和在AP上实现IAPP功能,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无线局域网移动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移动学习是继数字化学习后出现的又一新的学习模式,以IPv6为核心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IPv6充足的地址空间、对QoS更好的支持、更高的安全性和优良的移动性等特性,为移动学习的实施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无线局域网解决方案及实施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雷 《文教资料》2005,(29):124-126
移动计算网络的解决方案可以分为两种:广域方案和局域方案。广域方案主要是依靠无线蜂窝数据通信网和卫星通信网作为移动计算的物理网;而局域方案WLAN由于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通信成本,可作为有线局域网LAN的扩展和替代而显得格外的引人注目。WLAN都以多路复用信道作为通信的基础,这样与采用点到点连接的网络相比,存在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当信道的使用产生竞争时,如何分配信道的使用权。在WLAN中完成该功能的是数据链路控制层DLC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近年来,IEEE正式将无线局域网802.11协议标准化,来实现媒体共享。本文主要介绍了无线局域网,详细分析了无线局域网的特点、应用环境和组建方法。  相似文献   

6.
白涛 《电大理工》2008,(2):39-41
便携式设备用户对于目前网络结构支持设备的移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将对移动性的支持集成到下一代网络中是非常必需的,这样,即使是处在移动中,用户也可以“永远在线”.移动IPv6技术正是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而设计的。  相似文献   

7.
无线局域网(WirelessLAN,以下简称WLAN)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无线数据通讯网,但由于其传输介质的开放性,使得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成为威胁和阻碍无线局域网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无线局域网(WLAN)使用的一些基本安全机制的特点和缺点,从引入新的加密算法为切入点,提出了一个建立基于超椭圆曲线的密码体制的无线局域网(WLAN)安全体系,以此达到改善WLAN安全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文中通过对过渡策略、IPv4/IPv6的数据报头格式、双协议栈的安全性和防火墙体系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采用屏蔽主机体系结构、基于Linux的IPv4/IPv6双协议栈防火墙设计,同时提出了防火墙系统中采用的双协议栈系统结构设计。利用Linux下的Nettilter包过滤管理工具来实现系统中的包过滤路由器,并通过管理工具中iptables和ip6 tables模块对IPv4及IPv6访问控制列表进行的配置,来完成对双协议栈中现有的纯IPv4、纯IPv6数据包以及IPv4隧道分组(6 to4数据包)的访问控制。  相似文献   

9.
秦华  张泽 《教育技术导刊》2017,16(7):165-169
SDN网络思想为解决传统网络中网络层移动性管理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而SDN中现有的移动性管理方案仍面临用户移动过程中网络开销大和切换时延长等问题。研究在SDN网络中支持IPv6网络层移动性管理机制,通过对移动感知和移动切换两个关键技术进行分析设计,并结合位置预测理论提出了一种SDN网络中支持预切换的IPv6移动性管理机制。该机制根据位置预测结果在移动发生前计算并下发切换路径流表,降低了移动节点在移动过程中的信令开销和切换时延。最后根据性能评估分析方法,与同样基于SDN实现的OPMIPv6 C方案在信令开销和切换时延两方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无线网络已经融入了现代人生活、工作中,成为必不可少的网络工具。网络是信息化的基础,网络设施的完善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对信息网络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Internet应用的迅猛发展,以及笔记本电脑、个人数据助理(PDA)等移动智能终端的日益增长,人们对无线局域网(WLAN)的需求也急剧增加。以无线局域网的现状、特点为研究对象,探讨win7系统下如何设置无线网络连接及局域网连接、WLAN安全,使无线网络在学习、生活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和便携式终端的不断增加,移动节点希望在任何位置接入IP网络,并且在移动过程中能够保持与网络的透明连接。IPv6已经被广泛接受为下一代互联网的IP标准,并克服了IPv4的一些关键缺点。文章介绍了IETF移动IP工作组对IPv4的移动性支持提出的一系列补救性措施,分析了移动IPv4实用化存在的关键难题,剖析了移动IPv6的路由机制,详细讨论了IPv6支持移动性问题的新特性,最后提出移动IPv6仍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WLAN的工作原理,基于e NSP设计WLAN实验方案,搭建实验环境,通过对AC和AP进行配置,实现了网络的互联互通。利用Wireshark协议分析软件捕获报文,分析了无线接入点控制和配置协议工作原理,验证了无线终端二层和三层漫游的工作过程。通过实验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更好地理解WLAN技术的工作原理,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无线局域网(WLAN)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空中传输数据、语音和视频信号。无线局域网以其成本低廉、部署简单灵活、易于维护等优势,在家庭、企业、公众网络运营等众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正因为无线局域网具有移动性和方便性以及无线传输特性,使无线局域网在传统网络威胁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安全威胁。试针对当前无线局域网安全的现状,探讨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威胁,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移动技术的使用领域日益广泛,如何将该技术应用于现代远程教育之中?文章提出一种基于WLAN无线移动技术的采用手持式多媒体终端的移动学习模式,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移动学习是实现中小学教育现代化的具体模式;2.以PDA为主的多媒体手持终端是中小学教育现代化的主要装备;3.以WLAN为主的无线网络是实现中小学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5.
一、校园无线网络现状分析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各个学校大量使用笔记本电脑及各种手持无线设备,而无线局域网(WirelessLAN,WLANl有着传统有线局域网fLANl所没有的优点,如建网灵活,可扩展性好。支持终端的移动性,支持在特殊场合f无法或很难架设网线1的应用。但由于WLAN是以无线电波作为上网的传输媒介.而无线网络信号可以传播到预期以外的地域,给入侵者有机可乘.特别是使用外接增益天线,可以远程窃听网络中的数据,安全问题堪忧。我校无线局域网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积累了一些经验,因此,下文对校园无线网络的安全防护方法作一下探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标准移动IPv6协议的介绍,分析了该协议的不足,从而引入了层次化移动IPv6协议,详细描述了其工作原理,并阐明了它对标准移动IPv6的改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层次化移动IPv6协议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7.
根据影响无线通讯系统无线局域网(WLAN)安全性的因子,研究WLAN的安全性能,并利用模糊向量的求法计算,建立分层递阶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针对IPv6的实施与应用以及IPv4向IPv6过渡时期的安全问题,本文设计一个基于Linux支持IPv4/IPv6双协议栈的防火墙系统。文中通过对过渡策略、IPv4/IPv6的数据报头格式、双协议栈的安全性和防火墙体系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Linux的IPv4/IPv6双协议栈防火墙体系结构和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9.
在这个“网络就是计算机”的时代,伴随着有线网络的广泛应用,以快捷高效、组网灵活为优势的无线网络技术也在飞速发展。无线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从专业角度讲,无线局域网利用了无线多址信道的一种有效方法来支持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并为通信的移动化、个性化和多媒体应用提供了可能。通俗地说,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WLAN)就是在不采用传统缆线的同时,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用户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应用不断增加,基于TCP/IP协议的iPv4暴露出其不足之处.尤其是匮乏的IPv4地址不能满足现代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而IPv6的128位的地址长度可以提供充足的地址空间.能够解决IP地址短缺的问题。在1998年6月CERNET就已经加入了6Bone(全球IPv6实验床).2003年我国启动了CNGI项目.在全国各个高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出现许多基于IPv6网络的互联网应用。今年年初,我们设计并构建了可以同时用于搜索基于IPv4和IPv6的的FTP站点的搜索引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