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切除术是外科常见手术,术前术后护理对患者的恢复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院1986.4~2001.4月,共施行肺切除术610例。经积极治疗护理,术后并发症明显下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患者的监护经验。方法:对56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的患者在ICU的监护进行回顾性分析,从监护室的准备、呼吸系统的护理、循环系统的护理、引流管的护理、心理护理、压疮预警干预几个方面进行总结。结果:56例患者中除一例因术后并发重度低心排死亡外,其余均康复出院。结论:ICU对患者的监护极为重要,这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患者的安全保障,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00年3月-2012年10月住院的92例外伤性白内障患儿术前术后护理进行分析,探讨护理工作对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恢复和患儿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92名患儿没有一例晶体脱位、伤口裂开、感染等现象发生,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儿及其家长心理护理,对患儿手术切口愈合以及患儿及家长应激心理状态的缓解具有重要意义,有效促进了患儿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邸勇  任悦义  邢介龙 《考试周刊》2015,(19):121-122
目的 评价注射用血凝酶联合氨甲环酸在小婴儿室间隔缺损体外循环手术过程中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 100例择期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分为注射用血凝酶联合氨甲环酸组、注射用血凝酶组、氨甲环酸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记录围术期情况。结果 注射用血凝酶联合氨甲环酸组输注浓缩红细胞输入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注射用血凝酶联合氨甲环酸浓缩红细胞输入量、血浆输入量、术后0~3 h、3~24 h引流量和总引流量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血凝酶联合氨甲环酸在小婴儿室间隔缺损体外循环手术过程中血液保护作用优于单用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ERAS在单孔法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行择期单孔法小儿疝囊高位结扎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ERAS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进行分析对比。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ERAS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术后麻醉苏醒的时间、切口疼痛程度、肛门排气的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出院后满意度等,通过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异来评价ERAS护理的价值。结果ERAS组患儿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平均值、切口疼痛评分平均值、术后排气时间平均值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均减少,且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孔法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围手术期中采用ERAS理念可以加速患儿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儿疼痛,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及患儿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6.
鼻导管给氧是临床上常用的给氧方法。因鼻导管阻塞致患者缺氧症状不改善的临床上多见,而鼻导管插入过深误入食管引起急性胃扩张较为少见。现报告一例如下: 病历介绍 患儿,女性,6岁,因患先天性室间隔缺损而入院。于1990年3月18日在低温麻醉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修补术,术后小流量持  相似文献   

7.
骨科术后发生肺动脉栓塞并发症越来越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此并发症病情凶猛 ,死亡率高。我院 1999~ 2 0 0 1年骨科术后共发生肺栓塞患者 3例。由于诊断明确 ,精心护理 ,痊愈出院。现将护理措施、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例患者 ,均为男性 ,年龄 30~ 5 6岁。均为外伤后多处骨折行手术治疗 ,术后卧床 12~ 16d时发生肺栓塞。2 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静脉血栓形成是造成动脉血栓的高危因素 ,多由于术后长期卧床引起肢体静脉回流淤滞 ;手术创伤造成血液的高凝状态 ;麻醉下静脉壁平滑肌松弛使内皮组织受牵张使胶原纤维暴露…  相似文献   

8.
我科曾成功地早期诊断,治疗和护理过一名新生儿淋病性结膜炎患儿。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某患儿,行剖宫产术出生,体重4600g,出生情况好,常规用硫酸小诺霉素滴眼液,出生后第二天,患儿右眼红肿,伴脓性分泌物多,眼科查体发现其眼睑水肿,结膜炎充血 伴水肿,角膜正常,取其眼分泌物涂片查出G双球菌,询问病史,父母均否认有淋病史,让其双亲检查,从其母亲宫颈分泌物中查出淋球菌,故诊断为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为防止该病传染,我们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9.
低温麻醉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以下简称“体外循环”)在我院首次开展,并获得了成功。我们认为术后护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到手术的成败,所以护理工作至关紧要。一、复温:低温麻醉,术后给患者复温是关键的一环。体温低于33℃,给予适当的保温,脚部置热水袋或提高室温,但体温不宜上升过快,以免引起反应性高烧。体温高于37℃给予适当的降温,头部置冰袋。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当前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及术后化疗。手术切除乳腺给广大女性患者的身心带来了很大的创伤;长期的化疗后反应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承受着很多痛苦,乳腺癌患者术后不同阶段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在患者整体治疗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现将我院2003年10月-2007年10月乳腺癌患者120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弹性钛制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43例弹性钛制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护理。结果:43例皆获骨性愈合,优良率为100%。结论:该方法是一种损伤小、对骨折处生理影响小、住院时间短、易于护理、并发症少的手术,同时做好手术前后护理、术后康复训练是患儿全面恢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谵妄是一种以急性意识和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的脑综合症。手术后患者出现谵妄不仅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及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还会增加远、近期死亡率,且一旦发生谵妄,其术后长期认知功能也显著下降。对术后谵妄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是外科围手术期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手术后谵妄发生、发展及诊治方面有较多的研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该文就术后谵妄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危险因素、诊断、预防以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对134例唇裂患儿进行手术恢复取得满意效果。术前做好辅助检查及术前准备、饮食护理,末后做好全麻术后护理、饮食护理、创口护理、心理护理,对于每个环节认真对待,仟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手术的成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下腹横纹正中单一小切口治疗双侧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优越性。方法:将2006年2月-2009年6月收治的229例(280侧)小儿腹股沟疝患儿根据采用不同的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分为四组:即单一小切口双侧组、单侧小切口组、双侧斜切口组和单侧斜切口组,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在组间的差异。结果:全部患儿手术顺利,切口甲级愈合。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在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一小切口双侧组各指标均小于斜切口治疗的二组,但各指标在单一小切口治疗单侧和双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下腹横纹正中单一小切口治疗小儿双侧腹股沟斜疝操作简单、创伤小、美观、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保低龄小儿先心病术后最高的成功率 [方法]用纽邦E 200型呼吸机监护、小儿气管内插管、小儿吸痰管的应用,对15例低龄小儿先心病术后呼吸系统监护管理的方法及护理 [结果]根据各低龄小儿的情况,设定呼吸机初始参数,并根据临床血气分析进行必要的调整,15例低龄小儿先心病患儿均治愈、护理出院 [结论]根据低龄小儿先心病术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是确保低龄小儿先心病术后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科非心脏手术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总结分析2006年8月至2007年12月,521例胸部非心脏手术术后发生心律失常12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25例心律失常者,通过护理干预118例康复出院,5例转内科治疗,2例术后合并并发症死亡。结论胸科非心脏手术术后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常见,加强临床护理和监测,大大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7.
《莆田学院学报》2019,(5):29-32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效价与病情及肺外并发症的关系。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2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儿科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794例,观察肺炎支原体抗体效价与病情严重程度及肺外并发症相关性。结果,肺炎支原体抗体效价与病情不相关,相关系数为0. 012(P>0. 05),与肺外并发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 093(P<0. 05)。结果表明,随着肺炎支原体抗体效价的增高,患儿病情没有相应加重,但患儿出现肺外并发症增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 84例原发性肺癌的超低场MRI( 0 .0 4T)表现。通过对 4 8例中央型肺癌及36例周围型肺癌及其肿瘤转移的影像分析 ,提出超低场MRI对肺癌的定位诊断价值和定性诊断价值。 1 中央型肺癌的表现主要有 :①肺门区不规则肿块影 ;②相关支气管狭窄中断 ;③并发肺不张及阻塞性肺炎 ;④纵隔大血管受侵后包绕及压排、狭窄改变 ;⑤肿瘤侵及管腔后显示腔内的肿瘤样信号结节。 2 周围型肺癌主要表现为 :①肺野内不规则肿块 ;②瘤 -肺界面区的小切迹、小分叶、小毛刺、小空泡、小结节 ;③肿瘤供血血管带影 ;④胸膜凹陷征。 3 超低场MRI的定位诊断价值亦很明确 ,也有利于判断肿瘤是否侵及相邻的血管。 4 超低场MRI的定性诊断价值 ,本组资料表明 :①T2 加权像中绝大多数腺癌 ( 81% )和未分化癌 ( 10 0 % )呈现均匀性高信号 ;②鳞癌则易出现不均匀混杂信号 ( 75 % ) ,且更易发生液化、坏死。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胸膜瘘为肺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该并发症的发病率已逐年下降,但仍然由于某些诱因时有发生。我科自1987年12月~1991年12月,共对159例肺肿瘤、肺结核及肺化脓症患者行肺切除手术,术后共发生支气管胸膜瘘4例,总发生率为2.5%,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出血性心包填塞是体外循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原因是心脏切口止血不彻底,体外循环或大量输血后凝血机制紊乱,心包腔和纵隔引流不畅,血液和血块在心包内积聚,使心脏舒张期充盈障碍,心排血量下降。心包内积血每小时引流量>150~250ml,则可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