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的街头巷尾 ,涌动着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的身影。他们大多来自农村 ,由于种种原因 ,不得不停泊在人口和岗位日趋饱和的陌生城市 ,挣扎在城市的最底层。曹多勇在小说《垃圾人》中 ,将同情和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这个常常为人们所忽略的特殊群体 ,真实展示了一对可敬的垃圾人的生存状态。这一对垃圾人夫妇之所以能唤起我由衷的敬意 ,不是因为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国农民传统美德的光辉 ,而是因为他们来到城市历经辗转 ,饱尝辛酸 ,却又不仅仅是为了生存。他们为了生存而来 ,却又超越了生存本身。小说结尾处 ,这对夫妇向大家敞开了心扉 ,道破了他们固…  相似文献   

2.
垃圾人     
城市创建的风声一紧 ,垃圾便袋装化———封死楼梯间的垃圾道 ,铲除楼前偏僻处的垃圾箱 ,一家一户的垃圾全存放塑料袋里 ,候着专人拉架子车收。管收我们这片垃圾的是位女同志 ,着工作服、工作帽 ,连手都被一副线手套严严实实地捂起来 ,很职业化 ,一点女性的特征都不露 ,甚至有时连嘴都戴上大口罩 ,弄得满脸一片白。爱干净或有洁癖的女同志做这么一份工作有什么办法呢 ?楼上楼下的住户能知道她来收垃圾 ,是靠她手里的铜铃。铜铃不大 ,安着木柄 ,一摇晃就“丁零、丁零”响起来 ,跳荡着四周都是清脆的金属声。一会儿就有住户拎着袋装垃圾走下楼…  相似文献   

3.
一说到到垃圾,大家会想起城市里的垃圾山,给城市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因素。你知道吗?在我们农村校园里每天也会产生许许多多的垃圾,如果处理方法不当也会带来许多危害。 在农村学校里,每天同学们会打扫出大量的垃圾而无处堆放。怎么办?学校每天派人焚烧垃圾,在校园里弥  相似文献   

4.
伴随社会进步而来的 ,并不都是富裕和幸福 ,小说《垃圾人》就写了围绕着垃圾袋装化产生的两个利益相对的相关群体。一个群体是国家正式职工 ,收垃圾合理合法 ,有固定工资 ,可谓“强势群体” ;另一个群体则是从农村来到城市的拾荒者 ,处处遭人白眼 ,惹人厌弃 ,可谓“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的产生与其自身所代表的生产方式的缺陷密不可分。小说的矛盾焦点在于“垃圾袋装化” ,这样不仅卫生 ,实际上更可以实现垃圾回收的方便、高效 ,而拾垃圾的人显然代表一种小生产行为 ,他们虽然能养活自己 ,但这种分散、无序、低级的生产方式被取代却是必…  相似文献   

5.
寒假,我到城里的姑姑家度假。每天我早早起床,打开窗户总能看见一个人——一位三十七八岁的女清洁工。虽说是寒冬腊月,但她每天都用她那双粗糙的大手挥动着扫把,把街道上的枯枝败叶与垃圾、尘土扫成一堆堆,然后装进垃圾车里。经她一扫,街道上又露出了原来清洁的“面庞”。一个刮着大风的清晨,女清洁工无法用扫把扫地,只好弯下腰来一一地把垃圾捡入她拎着的垃圾箱里。街上空无一人,咆哮的北风似乎要刮破了她的脸,但她顾不上考虑周围的环境,也没有什么怨言,只是默默地捡着街道上的垃圾。又是一个寒冷的清晨。我和姑姑在买菜回家的路上,发现离…  相似文献   

6.
《太原大学学报》2020,(5):30-39
市场经济发展伴随着快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由于生产消费模式、居住形态、人口结构的变迁,诸多城市遭受着垃圾围城的窘境。由此,经济的快速增长,涌现出诸多社会治理问题。2018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了59. 58%,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9. 58%。同时,消费模式发生转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生活垃圾随之增长,为城市管理增添了难度。通过梳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立法沿革,总结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试图得出我国生活垃圾立法的规律及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文化客位"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流动儿童访谈资料的分析,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从流动儿童"对城市的总体印象"、"对城市人认知"、"自我身份认知"以及"留城意愿"等四个方面的分析,以流动儿童自身的视角为基础,勾勒出流动儿童心中的城市画像和城市认知。通过分析,研究者发现,在流动儿童的城市认知上,存在着许多的矛盾与冲突,而这种矛盾与冲突与社会现实和流动儿童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正不论是酷暑还是严寒,在上学路上,我和妈妈总会看到一个清洁工阿姨在认真地扫着马路。她扫得那么仔细,生怕落下一点儿垃圾,有时候她还钻进树丛里捡果皮纸屑。每次看到她时,妈妈都会说:"她真负责任,是一个好清洁工啊!"今年三月份的一天,妈妈要备课,我们很晚才回家。路上,我们远远看见昏暗的路灯下有一个人在东张西望,我和妈妈走过去一看,原来那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清洁工阿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在河南西南部的一个村庄("尚村")日常生活中的垃圾问题,尤其是在农村生活城市化,或者农村"生活水平提高"之下伴生的日常卫生与环境的"现代化"问题.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人类学田野调查,即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围绕着尚村的日常生活及其变迁进行.在分析各种垃圾所带来的村庄环境改变及其原因之后,试图从"垃圾"这个特殊的角度揭示出现代化的"幽灵般的现实",即在城市清洁的表象下,城市化生活对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技术及资金的依赖.并在农村生活日益城市化的前提下,反思应如何利用农村人群比城市人群对环境更高的敏感性,及时应对农村当下日益严峻的垃圾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肖全安 《考试周刊》2013,(17):195-196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农村推进寄宿制教育和免费营养早餐工程。但与此同时校园生活垃圾数量不断增加,垃圾成分越来越复杂,治理难度越来越大。目前农村学校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多为随意倾倒和焚烧,不仅影响师生的学习生活,还影响当地农民生活生产、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垃圾分类收集简单易行,是实现垃圾综合处理、减少垃圾产量的一个关键环节。作者带着对校园垃圾等问题的思考,对我校垃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同时分析了其污染原因,并且对垃圾的防治措施和治理途径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余倩 《课外阅读》2011,(13):62-64
雷切尔·斯特劳斯,可以说是英国最富热情的垃圾回收者了。2009年,她和她的家庭让清洁工着实震惊了一把——他们一年的垃圾只填满了一个小金属垃圾桶——这可是52个星期,一家三口,所产生的所有废物!  相似文献   

12.
大连市城市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水质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对大连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处置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分析,及对垃圾渗滤液环境污染机理的探讨,分别采取大连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新产和存储老化垃圾渗滤液进行分析测试,并运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大连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污染物浓度超标严重,其中重金属污染物浓度极高.在分析垃圾渗滤液水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大连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处置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看城市病     
李欢 《辅导员》2014,(9):45-45
社会在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许多农村人都纷纷在城市里买了房子,过上了令人羡慕的城市生活。那么农村人以火箭般的速度进驻城市到底是好还是坏呢?农村人为什么这么热衷城市的生活?首先,农村生活条件差,道路交通不方便。而城市因其明显的发展优势,生活条件比农村好,城市里道路四通八达,交通极其便利。还有一些农村人认为能够在城市里买房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所以农村的人们即使背负了沉重的贷款也要在城市里买上房。致使城市里的房子越卖越贵,开发商越赚越多。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城市中的单位和居民在日常生活或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近年来,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迅速增长,城市生活垃圾的构成日益复杂,城市生活垃圾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主要以填埋、焚烧和堆肥为主,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应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我国城市居民的整体生活环境意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完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经济政策,从而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目标。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城市中的单位和居民在日常生活或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近年来,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迅速增长,城市生活垃圾的构成日益复杂,城市生活垃圾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主要以填埋、焚烧和堆肥为主,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应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我国城市居民的整体生活环境意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完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经济政策,从而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目标。  相似文献   

16.
我看城市病     
李欢 《辅导员》2014,(14):45
正社会在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许多农村人都纷纷在城市里买了房子,过上了令人羡慕的城市生活。那么农村人以火箭般的速度进驻城市到底是好还是坏呢?农村人为什么这么热衷城市的生活?首先,农村生活条件差,道路交通不方便。而城市因其明显的发展优势,生活条件比农村好,城市里道路四通八达,交通极其便利。还有一些农村人认为能够在城市里买房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所以农村的人们即使背负了沉重的贷款也要在城市里买上房。致使城市里的房子越卖越贵,开发商越赚越多。农村人的热衷,使得城市人口急剧增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早在2000年便在我国8个城市试点执行,然而政策试点执行的困境反映出这一政策的复杂性。本文以厦门大学为例,运用马特兰政策执行"冲突-模糊"模型,分析了垃圾分类政策特性对政策执行的影响,探寻了垃圾分类政策执行困境的原因。研究发现,垃圾分类政策的高冲突-高模糊特性是导致政策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樱子 《科学启蒙》2023,(Z1):18-22
<正>身有污垢,外形邋里邋遢,时不时地还散发让人一言难尽的味儿,带着这些特征,垃圾真是到哪儿都不受人待见。长期忍受人们的白眼和嫌弃,垃圾们也很难受。事实上,也不是每一件垃圾都脏、乱、臭呀!随着垃圾分类的意识深入人心,被“区别对待”的垃圾总体来说境遇改善了不少。在居民区里,分类垃圾桶附近算得上是小区中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相似文献   

19.
王鸽 《少年世界》2012,(3):F0003-F0003
马路清洁工是社会里一个平凡的角色,他们披星戴月,默默地服务社会,扫走的是垃圾,留下的清洁,清除的是污秽,带来的是美好。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恰恰就是一位清洁工,而且还是一位老奶奶呢。  相似文献   

20.
有时候,我们会抱怨自己不够幸福,不够快乐。但是,幸福是什么?快乐是什么?看看那些衣着单薄的捡垃圾的人、没有执照的小贩、辛苦的清洁工、被毁容的年轻女孩……他们依然守候着自己心灵的幸福和快乐,我们的抱怨是否有些苍白?其实,幸福快乐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幸福快乐是一种心态,珍惜生活就是幸福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