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园的教师扮演着多重角色。有时是教师,有时是妈妈,有时是朋友,有时还是……但无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都必须要学会与孩子对话。所谓“对话”,并非是简单意义上的“你问我  相似文献   

2.
李娜 《幼儿教育》2002,(9):37-37
细心的父母可能会发现,孩子在独自游戏时,常常会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还常常自言自语,时而与这个角色对话,时而又与另一个角色对话,好像他正在和一些“伙伴”一起玩耍似的。有些父母便会担心起来,怀疑孩子是否患上了某种心理疾病。其实,这是儿童正常的行为表现,这里的“不同角色”是幼儿假想的游戏伙伴,“自言自语”是幼儿的游戏言语。  相似文献   

3.
过去的课堂教学往往把教师置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而新课改主张,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平等”的方式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从“权威教学者”到“共同探讨者”角色转换,进行“对话式”教学,让学生进入平等的对话氛围,享有平等对话的权利。一、课堂教学必须要以师生“平等”的方式进行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问题学生常常有不同的理解,有时学生的观点是相互对立的,教师在备课时也没有想到。此时教师就应放弃“权威”的表决权,避免对话的结束,而要及时抓住理解上的不同,让真知在分析辩论中展现。比如我在教学《平民总统孙中山》,让…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教学思想的对话教学强调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主张教师和学生具有对话心态,坚持对话原则,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知识也是探究生成的,课堂上没有绝对的服从和权威的主宰,教师角色从原来的“知识的源泉”“伦理的化身”转变为“教学的对话者”。所以,对话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无疑是对教师传统权威的消解,教师角色在对  相似文献   

5.
周振宇 《考试周刊》2013,(80):178-179
教育一定要付出更多的诚心、爱心、关心和耐心,特别是与学生应进行“以心换心”的心灵对话,解开他们的心锁,给学生足够的尊重。辅导员角色应该从以往的高高在上的领导型、家长型教师转化为学生可敬畏的、可信赖的、可倾心交流的亦师亦友型教师。这才有利于新课程环境下的班集体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辅导员应以诚动人.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用鼓励焕发学生热情.实现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6.
教师面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必须善于与学生交流,与学生交流合作必须做到倾听、宽容、期待。 一、善于倾听 真正的教育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做一个真诚的倾听者,教师的听和说是同等重要的,有时听比说还重要。真正的倾听意味着一种平等、一种尊重,是心与心的默默靠拢,  相似文献   

7.
突破常规预习,让预习成为“对话”教学的前提和保证;突破课堂“独白式”,走向“对话式”;教师角色突破“指挥者”,与学生结成“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周滢 《学苑教育》2012,(17):12-13
经过思索和实践,个人觉得,老师需具备“三心”:“父母之心”、“孩子之心”、“精神导师之心”;并要分别站在父母、孩子自身和精神导师的立场对待孩子。教师还需具备“二意”,即“严”与“爱”。  相似文献   

9.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倾听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巧.是一种修养,更是一门艺术。叶澜教授说:“教师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作为一名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来接纳,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要用“心”、用“脑”、用“眼”倾听学生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教育智慧、教学艺术及其个人素养的综合体现,是有着多元空间和层叠涵蕴的理解系统,是文本、作者、编者与作为读者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错互动过程,体现了多重性与复杂性。文本解读是有情境性的,在不同时域、不同境况,需要语文教师以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意识参与,并能够在不同角色和意识之间自由切换,或是自由阅读者,或是课程理解者,或是教学设计者,或是互动解读者。语文教师有时要进入“有我”之境,让"个性自我"充分在场;有时要进入"无我"之境,让“个性自我”合理隐身;有时又要在“有我”与“无我”、“角色自我”与“学生自我”之间灵活切换。  相似文献   

11.
美国学者多尔称师生关系应是“舞蹈型”的互动,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首席”,义即“职位最高的”。我想,对话式阅读教学中的教师,首席的含义当如乐队中的“第一提琴手”,既是乐队中平等的一员,又起着独特的作用。“对话型”的语文阅读教学将彻底改变教师是文本发言人的角色,教师单方的讲解将由师生双方的对话所取代,作品的主题、情节的推进将在精彩的对话中形成。在对话中,教师对文本的有关解释并不存在最高或最终的权威,这为学生对文本的解释提供了空间,提供了一个开阔的想像与创造的空间。师生在对话中思想相互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12.
对话教学的师生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话教学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对话教学的教师角色、学生角色和师生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在对话教学看来,教师是对话的引导者、倾听者和合作者;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和建构者;师生关系表现为对话实质的“我一你”关系。  相似文献   

13.
关于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已成为近年来幼儿研究的一个热点。有的研究指出,教师应该是为孩子发展提供指导的“指导者”、促进孩子发展的“促进者”、教育活动过程中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教育活动过程中的“反思者和研究者”、能和孩子们平等互动的“同伴”……而对于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中还应该扮演心理保健工作者角色却鲜有人提及。本文拟从幼儿教师的心理保健工作者角色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幼儿教师如何扮演好这一角色以促进幼儿心理更加健康地发展等三个方面,来提出自己的一些拙见。一、幼儿教师心…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同时,还应充当另外一个重要是角色,那就是“介绍人”的角色。其任务是创设情景,搭建平台,深入浅出地促使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跟文本的作者、文中的人物直接对话,交流情感。这是一个良好的“置身感  相似文献   

15.
钱凌洁 《江苏教育》2008,(14):75-75
“文章不是无情物”、“儿童是情感的王子”,课改实验教材中催人泪下的故事、感人肺腑的童话、情景交融的诗歌比比皆是,都蕴涵着浓郁的感情因素.为孩子展示了广阔的真善美的世界,是孩子美好人性养成的最好启蒙老师。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孩子披文入情,把自己设想成文中的角色,从“角色阅读”开始,体会角色的不同感受,进入“换位阅读”,移位入境,移位入情,与文本展开心灵的对话,从而让阅读的过程也成为学生情感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生命的对话、思想的坦诚相遇、心与心的交流。这种对话、相遇、交流需要在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方能进行。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师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的确,教师幽默的语言可以使师生双方的精神放松,使课堂气氛和谐,使孩子的灵性得以舒展,让心与心的距离更近……于老师就是一位幽默感极强,并善于利用幽默进行课前沟通、课堂调控的人,于老师的课让人陶醉。其实,搜集、整理于老师这些精彩幽默的课例又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呢?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新课标的颁布,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角色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革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了广大教师的面前。就阅读教学,新课标明确要求:“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四者之间的多重对话呢?著名语文教育研究专家,在阅读教学研究领域有突出建树的韩雪屏教授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她从“从创作空白处与文本对话”、“寻求与文本对话的策略”、“与教学文本对话”、“课堂中的垂直性对话”、“课堂中的水平性对话”、“与阅读环境的发散性对话”等6个方面作了系统的阐释。本刊将从本期开始,分6期全文刊登,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8.
一、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略带忧伤又感性的童话故事。文中一个个人性化的角色,容易感动孩子们纯真、善良的心。本设计采用板块的形式着眼体现“以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深化“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理念。整个教学过程以“情”贯穿,通过“畅谈友情”“感受真情”“诉说心情”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下,教师要把自己的角色从“权威教学”到“共同探讨”进行转变,把自己当成是学生学习的助手,一位引路人,与学生共建一种平等、互教互学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进入平等的对话氛围,享有平等对话的权利,这是“对话式”教学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倡导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所以,在独立、充分感悟课文的基础上,坚持平等对话,坦诚交流,师生间敞开心灵,让思想与思想碰撞、心与心接纳、情与情交融,让课堂对话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