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推动力。高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目前还存在人才引进、培养培育、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结合华南理工大学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从人才管理、创新载体、政策保障等方面构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特区",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新的重要时代主题。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在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主题的"众创"时代背景下,切实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在"众创"时代的引领作用,强化协同和集群效应,建设以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为引领的"众创"空间,对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水平,推动"众创"时代向纵深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蔡亮  秦川 《教育与职业》2012,(17):20-21
在建设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高地"背景下,广西地方高校承担着人才集聚战略高地、人才培养重要基地和科技创新主力军的重要角色。广西地方高校必须从更新办学观念、破解课程设置难题和建设科技创新体系三个方面着手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站在全球视野审视,科技人才始终是创新的核心要素,研究型大学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中心和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这个关键发力。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经验表明,以聘用制专职科研人员、博士后和访问学者为主的专职科研队伍是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中坚力量,各校无不建有一支规模相当、层次合理、流转有序的高水平专职科研队伍。针对制约我国高校专职科研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建议国家制定宏观指导政策、改革经费管理办法、推动高校去行政化管理、将专职科研队伍纳入高校人才体系,以加快我国高校建设一支高水平专职科研队伍,破解"科教矛盾"、释放创新活力、汇聚创新梯队、实现"双一流"建设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高校工科专业建设及其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以创新教育为抓手的电气类专业特色建设新举措,包括:确立"富有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国际化电气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教师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和实践教学资源;构建"人文素质教育、理论教学、工程实训和创新实践四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课程实验、工程实训和创新研究一体化"的电气工程学科综合实践基地;建立以"创新实践"课程和"大学生科技竞赛"引领的一般创新人才与拔尖创新人才协调培养机制;通过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着力建设一支"富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双师型教学科研团队"。  相似文献   

6.
加强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充分利用重点实验室开展科技合作的优势经验,使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渠道更为通畅。高校通过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为创新型人才提供条件与保障,最终努力把重点实验室打造成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研团队建设的"人才摇篮"。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校科技》2017,(Z2):40-41
"一带一路"科技创新是高校科技创新的未来方向,为了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人才和成果的支撑作用,高校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工作:第一,从目标、方针、实力和措施等四要素方面研究高校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的基本战略;第二,通过树理念、选目标、定策略,提出高校参与科技创新的相关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大力发展大学生实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号召下,针对目前国内一些高校的现状,从"加强平台建设、优化实践教学、重视科技创新、突出应用特色"等方面对理科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高校科技创新是进行高校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科技人才管理与高校创新能力、科技研发能力和团队建设关系密切。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摇篮,高校汇集了国家科研领域的顶级人才,是推行科技创新的示范领地。科技创新是高校科研活动的基本宗旨,针对地方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现有的管理理念、人才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存在着制约因素,需要地方高校正确认识当下的发展趋势,结合自身战略规划和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剖析、建立科学、先进的人才评价机制和管理体系,使之助力于高校科技创新,为国家科技创新提供宝贵的改革经验,推动地方高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高校创新体系及其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创新体系主要由教育观念创新、组织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等子系统组成。建设高校创新体系,必须着力抓好目标体系建设、教育观念创新体系建设、组织制度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强高校创新体系建设要树立创新意识,坚持开展创新工作;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加强组织领导,为高校创新体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1.
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的构建与养成是社会、学校、个体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方应用型师范院校应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契机,按照“一践行三学会”的总体人才培养目标,找准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新定位,注重加强学生“三基三能三有”能力培养,抓好教师技能养成和校地协同创新培养,凸显实践教学,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一体化培养,探索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达成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2.
探析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生源大学生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宝贵人力资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建设小康社会都需要他们的智慧和才干.农村生源大学生毕业返乡就业应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科技人员为纽带,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政府通过运用利益机制引导一批农业科技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尤其是农村生源地的专业技术人才大学毕业后返回农村,为农民提供包括示范、培训...  相似文献   

13.
作为高校组织中的一职能部门,其在管理模式创新中应与高校发展的整体目标相契合。惟有在整体视阈下来看待该模式创新问题,才能使得创新结果能经受的起时间的考验。本文阐述了笔者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理解,分析了高校教育管理部门的内在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模式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大量应用性、创新性的旅游人才.作为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皖西学院适应区域旅游市场发展需求,以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加强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构建有区域特色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高校面临着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人才的社会贡献率低及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当前,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资源建设的高度,深刻认识高校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引入大学治理理念,不断提升学术民主和学术尊严,建立有利于尊重和保护创新思想与创造活动的学术评价制度,营造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环境;要遵循开放、流动、竞争、有序的原则,按照人才培养规律和学术研究发展的内在规律,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人才队伍;同时,要引入职业生涯规划制度,重视人才的开发与增值。  相似文献   

16.
文化视阈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面临的新课题。坚持以文化人,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文化本性的必然要求。培养创新人才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建设创新文化,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树立国际意识和世界眼光,提高本土文化创新因子含量;需要建设社会创新文化,优化大学文化育人环境;需要建设大学创新文化,培植适宜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重点建设崇尚创新的精神文化、自觉创新的行为文化、保障创新的制度文化、鼓励创新的环境文化。  相似文献   

17.
由于重工轻农政策的实施、农民趋利行为的发展、传统农业经营模式的抑制以及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江苏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着经费匮乏、本土人力资本薄弱、制度不健全等困境.因此,政府应该在创新人才培养中起主导作用,实施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政策,实行农户家庭规模化经营,重视乡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引导多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存在重硬实力投入,轻软实力建设;人力资源综合服务素质不高;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没能彰显育人功能的问题。应认识到高校图书馆软实力建设影响图书馆的育人作用。高校图书馆制度建设要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服务模式要彰显育人功能,人力资源建设要凸显综合服务素质。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高校教师资源配置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规范有序的人才流动模式是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的必然要求。拥有完善的人才市场,是人才合理流动的前提;追求人才的产出效益是高校引进人才的根本目标。高校要将人才的内引外联结合起来,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建立相对稳定的人才含干层与出入有序的流动层相结合、双向复合管理模式。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是积极推进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动力,因此,高校必须强化创新意识,强化公平竞争机制,发挥市场在高校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更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下高职高水平建设的核心议题,新时代向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提质升级,服务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放共享,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学以成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三个新要求。但目前面临社会狭隘的价值取向,阻滞了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高职广普式的育人模式,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培养;单一主体滞后的顶层设计,导致了人才链与产业链脱节;导师队伍的结构性缺陷,离散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挥等现实困窘。高职院校应建立文化自信,以文化引领高职创新创业教育铸魂育人;升级育人模式,以高质量为导向开启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新阶段;强化多元育人,以产教共同体服务创新创业教育高水平建设;优化导师结构,以优质的导师队伍夯实创新创业教育根基,多措并举,协同发力,推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提质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