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莎士比亚可以说是世界最为著名的大文豪,人们称其为语言大师、文学巨匠。他的作品历来为众人所推崇。可是,大师也难免有失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雷特》是人们十分熟悉的著名悲剧。剧中丹麦国王的弟弟怀有杀兄篡位的阴谋,以水银灌入国王耳中将他毒死,从而引出王子复仇的动人故事。莎翁在这里有个小小的错误:水银不会致人死命。我们姑且假定国王曾经患过中耳炎并造成耳膜的穿孔,“无孔不入”的水银能通过穿孔流经咽喉而达到胃肠,但分子状态的水银不会产生毒性,更不会将人毒死。一般听说的汞中毒是指汞化合物或汞蒸气的中毒,能由耳道灌入…  相似文献   

2.
八、“寡妇”就是“丧夫的妇人”吗? 《孔雀东南飞》为高中语文教材,其中“寡妇起彷徨”中“寡妇”一诃的注释多不能令人满意。“寡妇”一词有多种义项。现在解释为“丧夫的妇人”,只是其中一个比较常见的义项。古代,有夫而独守(多指因丈夫出征从军或服劳役)的妇人,也称“寡妇”。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所作的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中所说的“寡妇”,最为典型。这首诗写封建统治者为修筑长城而连年征发劳役,造成人民妻离子散的痛苦,其中有“边城多健少,内舍(内宅、家里)多寡妇”之句。把“健夫”与“寡妇”对举,可见“寡妇”并非指“丧夫的妇  相似文献   

3.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将小国寡民分散的自然经济向封建地主管辖下的农业经济转型的缓慢过渡中.独筑“女怀清台”,礼遇擅守丹穴祖业而行商致富的巴寡妇清。此举所显现的价值思考,是秦始皇对中国农业经济结构模式的一种探索和对中国重农抑商传统观念的一种反拨,也是对中国传统轻视女性的一种否定。  相似文献   

4.
释"行人"、"寡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人驻足听 ,寡妇起彷徨”见于《孔雀东南飞》 ,句中的“行人”、“寡妇”经常被误解。“行人”被理解为“一般的过路人” ;“寡妇”被理解为“丧偶的女子”。比如《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 ,中华书局出版 )将其释为“一般过路的人往往为鸟声感动而停步倾听 ;一些丧偶的女子听到这种声音就起来彷徨 ,无法熟睡”。其他如《古诗源·白话乐府》(哈尔滨出版社 )注为“行人停了脚步听 ,寡妇听了心难平。”《中国古代乐府诗精品赏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 )注为“行人每到这里停足而听 ,寡妇听了更是彷徨…  相似文献   

5.
一 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 (《孔雀东南飞》) 北京大学《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注:“一般过路的人往往为鸟声感动而停步倾听;一些丧偶的女子听到这种声音就起来彷徨无法熟睡。”中学课本注:“驻足,停步。寡妇起彷徨,寡妇(听见了)从床上起来,心里很不安定。”此注不妥。 按“行人”一词,在古时的含义比今义要狭窄些,不是如《现代汉语词典》所说的泛指“在路上走的人”,即“一般过路的人”,而是特指因服劳役、兵役,经商客游而离乡背井远行的人,如:  相似文献   

6.
什么叫“大衍求一术”呢?这要从我国古代的《孙子算经》谈起。《孙子算经》中记载“有物不知其数”这个数学问题。算题的原文是:“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相似文献   

7.
"巴寡妇清"是《史记·货殖列传》中的著名人物,但司马迁对她何以得到秦始皇的高度礼遇并没有给予准确解说。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证实,秦国和秦朝政府一直保持着"重农抑商"的政策,因而巴寡妇清得到礼遇的主要原因,绝不是太史公笔下的"岂非以富邪"。事实上,与同时代的其他商人相比,巴寡妇清所得到的高度礼遇是由其所拥有的独特的经济、政治资源决定的:秦始皇对丹砂有巨量需求,在这一领域巴寡妇清具有特殊地位;巴蜀的稳定对秦朝保持统一很重要,巴寡妇清在巴地有重要影响;"以为贞妇而客之"是秦始皇"匡饬异俗"的政治需要。  相似文献   

8.
鲁迅在《二心集·〈野草〉英文译本序》中解释作《希望》的动机时说:“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当时青年的消沉,是一种“时代病”。《而已集·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中说:“中国现今的一部分人,确是很有些苦闷。我想,这是古国青年的迟暮之感。世界的时代思潮早已六面袭来,而自己还拘禁在三千年陈的桎梏里。”拘禁青年、使青年“消沉”的“陈的桎梏”,不仅有延续了三千年的封建政治,还有封建主义的教育。《坟·寡妇主义》说:“在寡妇或拟寡妇所办的学校里,正当的青年是不能生活的。”青年们经寡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太原市刘渊小朋友问:温度计是怎样测温的?先来看看温度计的构造吧。温度计中有一根细管,里边装着一种液体金属,叫水银,也叫汞。像世界上一切金属一样,水银遇热膨胀,受冷收缩。所以,能显示温度的变化。下面做一个小实验。取一个五分的硬币、两个大头针和一块小方木板,把两个大头针钉在木板上,让硬币在两个大头针中间刚好穿过去。如果把这个硬图1去。如果把这个硬放在火上烧一下,再把它放在两个大头针间,硬币由于受热而“发胖”了,可就过不了。等晾凉以后,它又“变瘦”了,就又可穿过去了(图1)。我们常用的是水银温度计,现代温度中还有耳…  相似文献   

10.
契是商民族的先祖,因此在《诗经·商颂》中,他仍占有较为显赫的地位。《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颂·长发》:“有娥方将,帝立子生商。”这是古籍中商契降生神话传说最早的记载,其记载的时间当以商代后期较为可靠了。 但由于《商颂》的有关记载语焉不详,因此我们必须依靠其它有关的古籍资料加以补充和诠释,以便对商契降生神话传说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兹引有关资料如下: 一、《毛传》说:“玄鸟,(鸟乙)(燕)也。春分玄鸟降。汤之先祖,有娥氏女简狄  相似文献   

11.
如果有一部《中国考试史》的话,我想应当记载下前段时间发生在四川成都那“可歌可泣”的一页:一位千里迢迢远赴电子科技大学赶考的江西女学子,在阑尾炎急性发作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2.
左思有《娇女诗》一首,诗中描绘了两个女儿栩栩如生的可爱形象。据诗中所写,这两个女儿,幼女“小字为纨素”,其扶字惠芳”。1930年在河南省但师城西茶庄村出土了一块《左菜《墓志》,《墓志》背面记载:“兄思字泰冲。兄子髦字英髦。兄女芳字惠芳。兄女媛字纨素。兄子聪奇字骠卿,奉贵人祭调。嫂翟氏。”可见,诗中塘二女回“纨素”、曰“惠芳”,是真实可信、于史有据的记述。左思写作,一惯倡导一种“求实尚用”的现实主义精神,他在《三都赋序》中说:“美物者贵依其本,赞事者直本其实。匪本匪实,览者奚信严由(墓志)的记载来看(…  相似文献   

13.
制联的趣味     
(一 )祝寿颂词在一次宴会中 ,初识久已向慕的许悼云先生 ,喜蒙索联 ,联成后设宴为谢 ,因见许夫人风度高朗 ,又赠一联 ,贤伉俪再度设宴 ,举杯极赞。座上有沈君山先生 ,笑谓尚未得拙联 ,他不仅是学人 ,也是大名士 ,中心欣慕 ,乐于制联 ,也成二副 :心“君”方寸藏大宙 ,羽“山”万里施甘霖。老“君”犹龙 ,泽被万里 ;丹“山”有凤 ,声清九霄。第一联的“羽山” ,本《山海经》 :“羽山多雨 ,为风云所自出。”第二联的“丹山” ,本李商隐诗 :“桐花万里丹山路 ,雏凤清于老凤声。”“老君”是指其令先尊海槎 (宗瀚 )主任委员 ;此老生前对我真是“…  相似文献   

14.
女有赵薇,男有李承鹏,皆以“大眼”闻名于世。“李大眼”,绰号虽不雅致,但李承鹏安然受之。电视剧《武林外传》中有一男角儿叫“李大嘴”,电视剧《乡村爱情》中有一女角儿叫“谢大脚”。“不论大脚、大嘴,还是大头,别人敢这么亲热地叫你,我觉得是他认同你。”李承鹏说。  相似文献   

15.
释“千牛”     
从北魏开始,在君主身边的护卫军官中,一直有一种官职叫“千牛”。“千牛”掌御刀,为皇帝贴身护卫,故名“千牛备身”。唐代,设左右千牛卫,为禁卫之一,所属有千牛备身。对此,宋人高承《事物纪原》“千牛卫”条记载甚详:“宋谢绰《拾  相似文献   

16.
娘姨 吴方言中称女佣为娘姨。柴萼《梵天庐丛录·清末南北称谓》:“吴人普称女佣曰娘姨。”鲁迅《且介亭杂文·阿金》:“她是一个女仆,上海叫娘姨,外国人叫阿妈。” 姨,其本义为妻的姐妹。《说文·女部》:“姨,妻之女弟同出为姨。”《尔雅·释亲》:“妻  相似文献   

17.
近日,继《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之后,严歌苓再推新作,将目光对准了1942年的上海。这部号称为“上海版辛德勒名单”的长篇小说,以爱情故事h核心,表现抗战年代的小人物命运。《寄居者》的故事发生在抗战期间的上海,由女主人公“我”在晚年讲述给一位传记作者听。“我”在1939年的上海,  相似文献   

18.
《邢台学院学报》2016,(4):121-123
陆游《初夏》(其一)一诗中颈联"地暖小畦花汞长,泥融幽径药苗肥"出现的"花汞"一词含义不明,造成了这句诗理解上的困难。通过对含有"汞"字的诗词以及道教炼丹术相关记载的审视,试图对"汞"字的含义作出解释。"汞"字除去水银含义之外,还有一种含义,即黑色或红色汞化合物,从此种意义出发,可以对"花汞"的意义作出两种推测:一种意为红色的花,另一种意为红颜色。而"花汞"本应该用为"汞花",但是为了合乎律诗平仄的要求,用为"花汞"。  相似文献   

19.
再好的章也有不足。高语第三册言散《项脊轩志》在选入教材时,在“殆有神护”后边删掉了一段议论,原是: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相似文献   

20.
古城重庆,山环水绕,绿荫长青,风景喜人。传说,在原始氏族社会的末期或奴隶社会的初期,夏禹王分全国为九州时,就划分巴(重庆)蜀(成都)地区属梁州管辖。在我国最早的文字——殷墟甲骨文中,已有“巴方”一名的记载。重庆为什么叫“巴”,这个地区的人为什么叫“巴人”?《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西南有巴国,有黑蛇,青首,食象,”《山海经·大荒南经》中也记有巴蛇能吞吃大象,三年之后才吐出骨头的神话故事。古代巴国地广人稀,山高林密,杂草丛生,多蟒蛇虎豹。“巴”字,如蟒蛇蜿蜒状。《说文》石:“巴,虫也,或日食象蛇,象形。”巴人崇拜巨蟒,并以之为图腾,故从此得名,这是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