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快乐的责任     
很多人常说做民生新闻的记者已经开始变得冷血。不是真的不善良,而是我们见惯了分分合合、生生死死。可是所有的一切在我见到从甘肃到南昌来找孩子的樊爸樊妈的瞬间改变了。为了找孩子,他们卖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从他们两鬓的银丝、眼角的老泪中我们体会到了自己的职责,产生一种责任感——“帮他们把儿子找回来”。孩子好像是故意躲着爸妈,但是我还是从稿子播出之后,每天认真地在短信平台、热线平台上寻找关于孩子的蛛丝马迹,甚至把找到他作为自己的第一任务。总会想着给那两位住在破旧招待所里的老人打电话,我知道那个时候他们已经把…  相似文献   

2.
啤酒里的尿     
柯柯虽然是个“美女作家”,但是她的走红不是靠身体写作——当我们刚刚认识,她就迫不及待地对我强调这一点。我自然不相信,就找她的书来看,果真如她所言,书里并没有“我”跟男人偷情的故事。凡事都有例外,柯柯就是这样的例外。  相似文献   

3.
《声屏世界》2007,(1):45-45
很多人常说做民生新闻的记者已经开始变得冷血。不是真的不善良,而是我们见惯了分分合合、生生死死。可是所有的一切在我见到从甘肃到南昌来找孩子的樊爸樊妈的瞬间改变了。为了找孩子,他们卖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从他们两鬓的银丝、眼角的老泪中我们体会到了自己的职责。产生一种责任感——“帮他们把儿子找回来”。孩子好像是故意躲着爸妈,但是我还是从稿子播出之后。每天认真地在短信平台、热线平台上寻找关于孩子的蛛丝马迹,甚至把找到他作为自己的第一任务。  相似文献   

4.
爸爸的旧书     
同事要出一个新版本的《古文观止》,想找一套旧的来校对。一问.大家都觉得这书家里肯定是有的.但没有底气回答究竟能否在某个角落里将书找出来。只有我,回答得斩钉截铁.说我肯定有,而且肯定在.只要我下决心对书房来个彻底的大扫荡。  相似文献   

5.
我这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学校,没有离开过图书馆,没有离开过书。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还是想办法要看书的。文革前我在中学里教英文,文革开始,英文没有办法念了,因为当时说英文教材里都是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我想英文不能丢掉,否则再学起来就很困难。后来机会来了,《毛主席语录》和《毛泽东选集》出了英文版,我就读英文版。这样我学了英文,也没有人敢说我思想不好。到考研究生时和人学以后,我的英文基础就起作用了。  相似文献   

6.
    
书对我而言,犹如空气。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我,时时刻刻都需要它。 自童年开始,我便明白,肚子饿了,找食物吃;眼睛饿了,找书看。我的双眸,时时都处在饥饿的状态中;只要一书在手,我便如蚁附膻,既有“蚕吞桑叶”的快乐,亦有“蜂儿采蜜”的满足。  相似文献   

7.
我想,每一位学者都有他的读书范围。而这个范围基本上由他所从事的事业所决定。我是从事文学艺术事业的,因此我所读的书就基本上逃不出我这个范围。举例来说:法国丹·纳著的《艺术哲学》我读过了,受益匪浅。但恐怕它最多的读者就是从事艺术的人。而有些书的读者面可能非常广,就像《圣经》。学文学艺术的人必须读,研究哲学的、神学的、研究古代史的,以及研究科学和地理的人也要读。世界上信仰天主教、基督教、耶稣教的人非常多,他们自然要到教堂里做礼拜,更不能不读《圣经》。据说这是一部流传千百年、影响了亿万人的世界性著作。 我是不信教的。自青年时代就讨厌教会,也讨厌《圣经》。在旧社会,街里的书摊上经常有宣传《圣经》的书,我是连看也不看一眼  相似文献   

8.
小巫 《出版广角》2013,(Z1):109
教育这门科学,是没有国界的,是跨越种族和文化的,普天下所有的小宝宝,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是相同的东西。第一次知道李跃儿,是在书店里买到她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第一版),拿回家后一翻开,居然就放不下了,通宵达旦看完,而后飞奔到网上向所有的人推荐。这种爱不释手的心情,只有当年大学期间看金庸的武侠小说时才出现过;这种恨不得让所有的人都来读的愿望,却是任何书都没有让我产生过的。在这之前和之后看过无数的教育书籍,未曾有另外一本让我如此激动和兴奋。  相似文献   

9.
搬家之后,我找出自己的结婚照底片,送到照相馆冲洗放大,又精心装裱,镶入铝合金镜框,挂在卧室里.新郎西装革履,新娘身披婚纱--这样的结婚照,俯拾即是,各家照相馆的橱窗里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0.
大学毕业之前,我终于出了一本自己的作品集,没有辜负校园才子的称号.在别人的羡慕和吹捧里,我俨然作家般地得意和风光.待到找工作的时候,更不像别人那样慌,似乎只需把自己的书往任何一家报社一交,便可稳稳当当地去工作了.  相似文献   

11.
家有千金     
当我家的电脑从"奔3"升级换代成"奔4"之后,我也由儿子升级成了父亲.记得不知是哪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孩子的男人不是完整的男人",所以,当妻子在医院里生下一个健康可爱的小千金时,我不禁振臂高呼,仰天长啸,为自己的完整而无比自豪,更为自己荣升一级而万分骄傲.  相似文献   

12.
家有千金     
当我家的电脑从“奔3”升级换代成“奔4”之后,我也由儿子升级成了父亲。记得不知是哪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孩子的男人不是完整的男人”,所以,当妻子在医院里生下一个健康可爱的小千金时,我不禁振臂高呼,仰天长啸,为自己的完整而无比自豪,更为自己荣升一级而万分骄傲。  相似文献   

13.
透支上大学,无奈的选择 对于很多农村孩子来说,考上大学在城市里找一份工作是"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很多长年从事高考招生工作的人都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象:越是贫困地区的孩子,考上大学的比例越大,人数也越多。而陕西省合阳县的现象更是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从一件小事说起。最近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我编的《笔记文选读》,序言里有这么句话:“一九四三年曾经集印单行,后来因为这样的书读者还有需要,书店里很久没有重印了。”这句话大概连小学生看了都会觉得奇怪,怎么“书店里很久没有重印”是因为“读者还有需要”呢?原来这一句本是“……后来因为这样的书需要者不多……”,这次重印之前不知道是出版社哪位同志奋笔一改改成现在这个模样,而序言末了的署名和年月却没有动,于是我就只好背上“不通”的黑锅了。  相似文献   

15.
在微博没有出生的时代,基本上我们这些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拿到一本崭新的《故事会》之后不会马上翻开看故事,而是非得先把中缝的笑话看完才行。这大概是我们在二十多年前对内容最真实的态度了吧。不过内容虽然很重要,其实就出版来说,它的商业模型本质上无非就是"给人找找书,为书找找人!"了。而基于此衍生出的媒体和观察视角,无一不是为了能够促使它越来越好。我的态度是,作为图书出版圈的媒体,理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一、找脸 他对着镜子一照,突然发现自己的脸不见了,于是大呼小叫:不知道我的脸丢在什么地方了。他开始找脸,在家里找,在单位去找,在大街上去找,在读过书的学校去找……都没有找到。  相似文献   

17.
神农架山高林密,神农溪透这绵长。这一方充满灵性的山水养育了无数勤劳、善良的生灵。六十年代,神农溪中段东岸,一座名叫沿渡河的小镇上,有个圆脸庞、大眼睛的男孩,聪明过人。父亲在供销社工作,母亲是家庭妇女,人品都极好。山里的孩子,没啥好玩的,只好过几个小伙伴玩扑克牌。玩心重了,父母生气,两次将牌扔进炉灶里。这“生气效应”出人意料,孩子从此一头扎进了书里,尤其是语文,学得特好。那时,小镇上学校很上,老师也上,而这个六年级男孩一篇透着灵气和新意的作文,却破“土”而出。那篇作文,他自取的题目为(船工费欲》。…  相似文献   

18.
我是怀着惊讶,感慨、沉思一系列情感看完韩国申宜真所作的<不必牺牲自己也可以教出幸福的孩子>,读到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通常都会怀抱书香,寝食难安.之后,我连续阅读了这个系列的另外三本,并把它推荐给了周围的十三位女性朋友,第十四位是我的母亲.这十三位中有十二位朋友在一周内都发来消息告诉我:"书里说的就是我,这简直就是解救我的魔咒啊!"  相似文献   

19.
2010年新年伊始,我的一个学生给我发了一个邮件,询问卡夫卡一篇名为《掉到井里的人》的小说。我一时茫然,在我的印象里《卡夫卡全集》中似乎没有这篇小说。于是,我找出《卡夫卡全集》小说目录重新翻检一遍,果然没有见到这样一篇小说。难道是《卡夫卡全集》有所遗漏,而所遗漏的恰恰就包含这篇小说吗?记得数年前我曾就此问题请教过叶廷芳先生:他主编的《卡夫卡全集》是否收录了卡夫卡所有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老师帕得班纳坦说,不久前政府派人来这里预报说,可能有新海啸到来。当时课堂里的孩子一下子都放声大哭起来。“许多孩子的心灵都受到了伤害”,帕得班纳坦说。她指着旁边一个紧紧抓住另一位老师胳膊的6岁的小姑娘德尔格·德维“她本来是个爱说爱唱的小姑娘,但经历过海啸之后,特别容易受惊吓,很少开口说话,动不动就躲到别人的后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