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裕固族地区的牧业生产在今天面临着水源枯竭、草质退化、草场沙化等诸多危机,人们在当地生活不得不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使得裕固族的民族文化也一直处于变迁之中。本文就以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乡为例,以笔者采录的第一手资料为依据,从居住文化和饮食文化两个方面分析裕固族传统社会文化变迁的原因,就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为裕固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裕固族社会与祁连山生态保护"学术研讨会召开4月2日,由河西学院主办,河西走廊民俗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河西走廊智库、河西学院政法学院联合承办的"裕固族社会与祁连山生态保护"学术研讨在河西学院召开。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财经大学、河西学院、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张掖市委党校、肃南裕固族文化研究室、高台县委宣传部以及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委宣传部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镇的基层干部与牧民40多人参加了学术研讨会。开幕式由河西走廊民俗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黄大祥主持,河西学院副校长张汉燚出席研讨会并致辞。  相似文献   

3.
由中央民族大学985文学中心、河西学院、肃南县人民政府三家联合举办的"裕固族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于7月22日至25日,分别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河西学院召开。与会学者就裕固族的历史、文学、民歌、语言、文化变迁、民俗、教育、宗教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讨论。这次会议对裕固族文化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时也为民族文化传承和地方经济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究行为,通过反思可以明白过去和现在的不足。以求对现在和将来进行弥补。本文以裕固族聚居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教师近三年主要的裕固族教育研究论文为例,通过对研究主题、研究内容、学术规范、研究观念的反思,提出了由“应然”式研究向“实然”式研究转变、由零星的研究向系统的研究转变、由数量的增加向质量的提高转变等对策,以求促进裕固族教育研究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裕固族大头目部落原驻址在今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乡西牛毛、巴音、康丰、红石窝等地。历史上裕固族文化受到周围各民族影响,形成多元文化特点。裕固族大头目部落丧葬仪式独特,通过分类描述和火葬仪式分析,可以看出裕固族大头目部落火葬仪式过程由"三次告别"完成且存在"二次葬"文化现象。其火葬仪式具有原始信仰与宗教信仰相结合的复合特点,具有文化整合、继承发展、组织调节等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裕固族是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历史变迁中,裕固人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习俗,并以此来规范社会关系,这就是裕固族习惯法。传承至今,裕固族习惯法在弘扬民族文化,提倡民俗道德,维护本民族共同利益以及法制建设补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入研究和整理裕固族习惯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裕固族是中国一个人口只有约1.6万人的较小民族,持西部裕固语和东部裕固语两种本民族语言,目前这两种语言都已成为濒危语言。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人口较少民族语言的传承和发展问题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文章在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三所学校的裕固语使用与教学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对学校教育中的裕固语传承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政府支持力度加大、裕固族群体的文化主体意识增强是当前裕固语教学实践的社会基础;缺乏语言环境、师资不足和缺乏教材是影响裕固族语言学校教育传承和推广的主要原因。文章认为,裕固族语言的传承和发展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基层教学实践人员、科学研究人员的合作,政府的支持以及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裕固族语言文化遗产才能够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河西学院学报》2016,(3):36-40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一中学校志》是裕固族聚居区第一本现代学校志,它的出版发行是裕固族教育研究发展和创新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值得向学术界与教育界推荐。通过对该校志述评,力求使人们形成一种认识,即无论作为学术产物还是研究方法,学校志对促进教育研究和教育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田野调查和有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裕固族学校教育功能进行较为深入的、整体性的社会人类学分析后发现:裕固族学校教育应该有两个基本的功能,一是传授现代社会主流文化知识,促进社区发展,使学习者适应主流社会生活,并通过筛选和分配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二是传承本民族文化,使学习者通过文化濡化适应所在社区生活,从而维系民族认同和所在社区的存在与稳定。  相似文献   

10.
裕固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其余居住在酒泉市的黄泥堡裕固族乡,人口约为1.5万。  相似文献   

11.
笔者曾多年自费调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的岩画遗存点上百余处,并成功举办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首届岩画图片展览,并赴内蒙古和宁夏等地实地学习和考察岩画保护与利用的方法和成果。本文结合作者近年来的调查研究和工作实践,就如何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岩画进行有效保护和如何开发利用这一宝贵的文物资源,尝试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连续的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走向规范性的一条重要途径。2013年裕固族教育研究特点主要表现在学术的文化传承与领域构建两个方面。其表现为:对21世纪前十年裕固族教育研究中高质量学术成果的集中展示、民族文化课程和校本教材的开发、文献综述、学科基础和学科性质的阐释。同时,也存在部分文章质量欠佳等瑕疵。笔者相信在文化传承和领域构建的基础上,裕固族教育研究将涌现出更多高质量学术成果为裕固族教育发展和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13.
把有关裕固族音乐方面的研究置身于裕固族文化研究的背景之中去思考,在音乐人类学的视阈下,重新审视裕固族音乐研究中我们所持的学术观念和研究视角,是当下裕固族音乐研究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重要课题。从裕固族音乐的历史渊源、生存环境、裕固族文化中的音乐文化、裕固族音乐继承与发展四个方面,对裕固族音乐进行研究层次和研究方法的梳理,为裕固族音乐文化的研究寻找思路与视角。  相似文献   

14.
甘肃作家雪漠的长篇小说“大漠三部曲”通过叙述一家农民、一个村庄的日常故事,再现了现代性冲击下的乡土生存。三部曲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中,《大漠祭》表现了乡镇基层官僚宰制下的乡村被动处境,《猎原》再现了乡土自然环境的极度破坏,《白虎关》揭示了现代性对于传统生活秩序与价值观念的挤压。三部曲总体上表现了一种关怀乡土苦难与乡土路向的深重焦虑。  相似文献   

15.
口头传统过去在人类社会中占据着显要的地位,今天却遭遇到面临消失的窘境,这也是裕固族口头传统的发展轨迹。回眸裕固族口头传统研究,会看到在其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存在着芍多的问题。通过对裕固族口头传统的研究进行回顾和反思,指出过去研究中存在的缺失和不足,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对推进裕固族口头传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裕固族曾经拥有重要的碑铭文献和佛经文学。数百年来口头文学在传承文化传统和历史记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起裕固族汉语书写的当代书面文学兴起,涌现出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家和有较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关注这一阶段的裕固族文学,梳理取得的文学成就,对探讨当代书面文学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成就与问题:中国裕固族教育研究六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以来,裕固族的文化生存与教育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人类学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对1944-2003年间裕固族教育研究文献综述,肯定了裕固族教育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为今后更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文献资料和研究路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体育健身的场所、体育健身的时间以及体育健身的项目等方面了解和掌握深圳市高校女教师的体育健身现状,从中分析和发现影响深圳市高校女教师体育健身的相关因素,结合现实条件和有关政策提出加强高校女教师体育健身的建议和对策,为有关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从而通过体育健身提高高校女教师的身体素质,培养她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使她们能够以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裕固族活佛转世的形成距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至解放初有以噢尔加喇嘛、顾嘉堪布、智华活佛、长毛喇嘛等为主的十几个转世系统。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裕固族地区活佛转世制度产生了与蒙藏地区相同或相似之特征,也表现出一些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