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古称河州,是多民族聚居之地。《河州志》是了解、研究本区域内历史的基本史料。明嘉靖时期河州人吴祯编修《河州志》是河州史上第一本志书。到清代,河州地方志取得巨大进展,于康熙二十六年张瓒署名《河州志》和四十六年王全臣编修《河州志》问世。康熙四十六年王全臣编修《河州志》在袭承前面几版《河州志》基础上也有了大的突破。对康熙四十六年《河州志》的考述,旨在阐述其体例、内容特点、突破及不足等问题。目前对《河州志》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王版《河州志》是研究河州历史一手地方志文献,对了解清朝时期河州地方史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地方志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新方志的编写与旧志有着本质的不同。新志却大都存在有两个问题:一是对新志人物传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在撰写人物传的方法论上对继承前人的成功经验借鉴不够。而《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对新志人物传的撰写在编写方法上并末论及。本文针对新志人物传的撰写问题,借鉴古人的成功经验,结合新志的特点,对新志人物传的撰写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对新志的纂修具启发和旁通之效。  相似文献   

3.
《呼伦贝尔志略》作为民国时期呼伦贝尔地区最重要的地方志书,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环境史资料。《山水》《物产》等篇反映了呼伦贝尔的自然环境状况;《民族》《商业》《礼俗》等篇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古迹》《艺文》篇收录的诗文亦是言山水史地之资料。《呼伦贝尔志略》作为民国时期较为翔实反映呼伦贝尔生态环境的地方志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昭鲁水利工程志》是民国记载云南水利工程的书籍中,极具时代特色的一部志书。该书的编纂先由晚清地方志编纂者杨履乾、包鸣泉诸人组织搜集资料,再由经历实地工程的张本钧进行框架建构,并全盘编辑,而后经龙云主政的省政府秘书处审核,最终成书。该书资料翔实,对水利工程的记载十分详尽,将云南方志中记载水利的部分独立出来,专成一书,不仅具备方志编纂的文本结构特色,而且是民国云南水利志书中,完整记载水利工程并收录政府政令的书。既能从中窥见中国传统地方志编纂对后世的影响,亦能呈现民国的时代特色,是研究民国云南水利不可缺少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正>据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关于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评议结果的通报》:由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沅陵县志》(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黔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黔阳县志》(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新晃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新晃县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于1993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评委会议上,被评为一等奖。  相似文献   

6.
道光《夔州府志》在内容和体例上承续前志,内容更为充实,体例更为完善,与《大清一统志》紧密结合,实现了为《大清一统志》取材的目的,表现出清代地方志编纂高度的成熟。道光《夔州府志》是现存内容最全面、体例最完备的以三峡库区为中心的地方志书,是研究古夔州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志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有助于我们认识夔州地区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对区域性历史研究而言,地方志是最重要史料之一。民国时期是海南岛开发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地方志资料随着岛屿不断开发而不断增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由时任广东省主席陈铭枢总纂的《海南岛志》,这部著作不只资料丰富、全面、核实,而且开创了民国时期海南"新方志"编著体例新时代,至今都是研究海南清末民初时期最重要的史料之一,并多为后世出版、再版,形成若干不同版本,各个版本之间既彼此关联,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有必要对《海南岛志》版本进行系统收集与整理,理清各个版本之间关系,为更好地使用这部志书,也为海南近现代史研究工作提供可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记载大连地区的地方志有:《大连要览》、《南金乡土志》、《金州志纂修稿》、《复州乡土志》、《复县志略》、《庄河乡土志》、《庄河厅志》、民国《庄河县志》和伪满《庄河县志》,这在大连地区的文化历史资料中占有重要地位,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所谓地方志,就是专门记载一地区的疆域、山川、古迹、风俗、人情、方言、地方人物的传记以及重大事件的沿革的史书。地方志刚开始时,并不叫“志”,而是叫“书”、“记”、“录”,也有称“传”,还有称“图经”的。我国的地方志起源很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地方史记之类的书籍。至汉隋之间,地方志的编纂逐渐兴盛起来,东汉袁康纂修的《越绝书》(相当于后来的浙江省志)。魏晋以后,出现了全国性的地理总志。到唐宋,地方志体例逐步完善了,内容逐渐充实了,使用价  相似文献   

10.
地方志书所承载的地方历史与文化,是传统典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夏地方志最早当推元代的《开城志》,而《嘉靖宁夏新志》、《嘉靖固原州志》、《乾隆宁夏府志》等是宁夏地方志书的代表,记载和反映了明清以来宁夏历史与文化的脉络和走向,尤其是宁夏历史与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同时,也为当下地方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地方志书所承载的地方历史与文化。是传统典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夏地方志最早当推元代的《开城志》,《嘉靖宁夏新志》、《嘉靖固原州志》、《乾隆宁夏府志》等是宁夏地方志书的代表.记载和反映了明清以来宁夏历史与文化的脉络和走向.尤其是宁夏历史与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同时.也为当下地方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2.
清闵宝梁撰《晟舍镇志》,其抄本收藏于浙江图书馆,1997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方志集成》收录了此志。迄今为止,研究凌氏的学者未曾直接引用过该志中关于凌濛初的资料。因此,对这些资料予以辑录并加以考辨,有助于学术界对凌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明清至民国是台州地方志编纂的完备时期,其中集大成者为喻长霖的《台州府志》,是继宋陈老卿《嘉定赤城志》之后台州方志编纂的一个新的高峰。台州方志既有卓越成就,也存在着重政教轻经济科技;编纂思想偏于保守,缺乏进取精神;编纂格式也嫌创新不足。  相似文献   

14.
距今二百三十四年前(乾隆十二年,1747年)脱稿的《西宁府新志》是青海省现存的最早一部地方志。在它以前,虽然有过[明]刘敏宽与龙膺撰《西宁卫志》,(清)苏铣撰《西宁志》或《西镇志》、(七卷,顺治十四年刻本),但这两部书现在巳找不到了。因此可以说《西宁府新志》是青海最早的一部地方志了。从内容的丰富和编纂的完善方面看,它不愧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它为明末清初(十六,十七,十八世纪)时的青海历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当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小说有两个相互作用的发展系统。一个是文言小说,发端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一个是白话小说,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话本小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选了两篇文言小说:唐代李朝威的《柳毅传》和清代蒲松龄的《促织》。这两篇小说均属于前一个系统。《柳毅传》是传奇,传奇是志怪小说的进一步发展;《促织》选自《聊斋志异》,而《聊斋志异》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鲁迅语),与志怪小说也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因此,理解这两篇课文与志怪小说之间的发展关系,对我们准确评价两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有很大的帮助。志怪…  相似文献   

16.
<正> 志书中专门以名山、胜水为记载对象的统称山水志。它是地方志的一个分支。山志和水志虽然各有侧重,但都以其独特的山光水色和人文瑰宝取胜,享有“志林精英”之誉。志山水,我国向有传统。全国著名山岳早在《山海经传》、《仙籍图著》中有所记载。这些初具图经形式的早期志书,随着时代和科学的进步,逐渐发展为体例完备的专志,到明清修志鼎  相似文献   

17.
昆明方音七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 1939年 ,丁声树先生记昆明方音 ,后收入杨时逢先生《云南方言调查报告 (汉语部分 )》一书中。笔者曾据《云南省志·汉语方言志》所载 ,写《云南汉语方音史稿 (十 )》作过初步评介。2 0 0 3年《昆明市志·汉语方言志》出版。此书语音部分与丁先生文章有什么不同 ?本文将一一作出解答 ,从中可看出昆明方音七十年的发展变化。说明沿用和改写的理由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方志书,发展到宋代,进入了一个兴盛发达的重要时期。这在地方志书发展史上,意义是划时代的。这一时期,名志屡出,各具特色。宋志的地位和作用,如方志学前辈专家朱士嘉曾指出的那样:“宋志上承《史》、《汉》余绪,下为后来方志编纂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说,汉以来修史者无不奉《史》、《汉》为圭臬,那末,宋以来修志者几乎莫不以宋志为楷式了。”宋志中的名作佳篇,荟萃宋志精英,更富有时代气息。正确地分析评价这些名志,对于整理旧方志,提高新方志编纂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这里,不揣浅陋,仅就宋代名志中的六篇代表性作品,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作研究参考。野人献芹,敬待批评。  相似文献   

19.
江西为方志的发达之邦,具有编纂地方志书的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光绪江西通志》是江西封建地方志书编纂史上首屈一指的佳作,就是把它放在全国范围内来看,也是一部难得的上乘之作。它与同时期编纂的《山西通志》是其时通志中南北遥相辉映的双璧。《光绪江西通志》的显著优点和特点,在于它具有较为完备而整秩的体例和较为丰富而翔富的志材,  相似文献   

20.
《合州志》抄本成书于清初,但能否将具体成书时间断定为康熙十一年却值得商榷。康熙《四川总志》修纂期间,四川并未大规模要求其各级地方政府修纂地方志,则《合州志》抄本的成书时间不能与康熙《四川总志》成书时间简单挂钩。但从二者的内容来看,却又高度重合,的确存在密切关联。《合州志》抄本的成书时间应在康雍两朝,其成书过程存在两种可能:一是作为州政府修纂上呈的地方志,但在传递保存中出现了残缺;二是作为明史馆臣或一统志馆臣编纂史籍的参考资料。第二种可能性较大。此外,《古今图书集成》还收有与《合州志》抄本不同的康熙《合州志》版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