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吴果中 《现代传播》2007,(3):165-167
一《良友》画报创刊于1926年2月15日,至今已八十年。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画报之一,比《苏联建设画报》早出版四年,比美国《生活》画报早出版十年,也是中国画报史上第一份大型综合性画报和全球华文传媒史上惟一拥有八十高龄的画报。因此,考察其历史文化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二20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杂志界,四开大小的单张画报颇为流行,而整本成册的画报却未曾出现。在此文化生态下,《良友》一洗上海当时盛行的单张画报的陈腐幼稚,八开本、月刊、整本成册,图文并茂地报道中外时事,介绍美术名作、体育活动和摩登时尚等方面的潮流,销数从创刊的…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代新闻出版史上,被誉为第一本大型综合性新闻画报的《良友画报》,是伍联德先生1926年在沪创办的。今年正值它创刊六十周年纪念。1984年6月,由伍福强先生继承父业在香港复刊的新版《良友画报》,今年3月间举行了隆重的纪念酒会,还出版了一厚册印刷精美、包括有海峡  相似文献   

3.
高红超  韩峰 《新闻世界》2012,(5):161-162
《良友》画报是我国新闻史上影响最大、出版时间最长、发行区域最广的画报。刊登在画报上的照片多达38000余幅,反映了我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变迁。在发行上,《良友》画报最高销量曾迭四万份,读者遍布世界各地。本文主要分析了促使《良友》走向成功的媒体经营与管理战略,包括编辑、发行、人才的培养与管理等,以期为当今媒体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创刊于上世纪20年代的《良友》画报,是上海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画报之一。起初,它记录上海都市生活,构建都市图像,是文明生活理念的倡导者。抗日战争爆发后,《良友》画报迅速调整刊物风格,全力配合抗战宣传工作。在抗战时期,《良友》画报的新闻活动历经四年余,它以服务抗战为准则,以图说新闻的方式宣传抗日救亡。  相似文献   

5.
结合良友的创办和早期发展历程,梳理其除《良友》画报之外出版的其它各类画报、画册,论述它们在选题、内容、装帧、营销等方面的特点,总结它们在为良友赢得不朽声誉并奠定其日后发展基础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良友》画报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本大型综合性彩色画报,1926年创刊于上海(比美国《生活》画报早了10年),1945年10月在中国内地出版最后一期。该画报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内容涉及国内外政治、军事、经济、文学、艺术、文化、体育、时尚等等,可以说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为我们留下一部形象化的历史图卷,其价值历久而弥新。  相似文献   

7.
《我的良友》(上集),1946年1月初版于上海,这是为纪念良友图书公司创业二十周年,由赵家璧约请作家撰文而编就的一部散文集。良友图书公司自1925年由伍联德创办后,十余年间,它从最初只承印小报式画报为主的印刷公司变成出版多种书刊的出版公司。特别是赵家璧进入良友,业务更是不断扩大,出版了大量进步的文艺书籍,如至今  相似文献   

8.
解读《良友》画报的封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春晓 《新闻大学》2004,10(4):52-55
一提起综合类图片杂志,人们很容易想起美国著名的《生活》杂志,殊不知中国也曾经有过这样一份以图片为主的大型杂志,而且创办时间比《生活》整整,早了10年,这就是《良友》画报。《良友》画报(TheYoungCompanion,后来改作TheCompanionPictorial)由伍联德先生于1926年在上海创办,是20世纪20、30年代上海乃至全中国富有影响的大型综合类画报。伍先生创办《良友》的目的是以出版  相似文献   

9.
畅销于上世纪20——40年代的《良友》画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内容及栏目,女性是《良友》画报畅销的重要主题词之一,《良友》画报的女性文化特征不仅局限于封面,还通过妇女界、妇女之页等女性专栏构建了上海20世纪20——40年代的摩登女郎在文化消费品位等精神空间的现代性。同时,《良友》画报更是广泛地从都市到乡村、从本国到世界来探究女性生活。专栏中的女性既有中上层的摩登女性,又有与之生活状态截然相反的下层女性,这样更体现  相似文献   

10.
前两年,马国亮《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出版,马上成为畅销书,好评如潮。此书曾在1984年复刊的《良友》画报连载,由于那次复刊是在香港,故内地读者知之不多。本书披露了许多  相似文献   

11.
《良友画报》是我国现代新闻出版史上第一本大型综合性的新闻画报。它每期最高印数曾高达四万份,半数分销海外各地,所以人称:有我国侨胞居住的地方,一定能找到《良友》的读者。在国内同类刊物中,也算它创刊最早,出版历史最长,编辑和印刷质量,也较高一筹。它是伍联德先生于一九二六年二月在沪创刊的,距今正好一甲子。现在上海书店把建国前二十年(一九二  相似文献   

12.
《良友》画报的办刊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欢欢 《新闻世界》2012,(1):111-112
《良友》画报创刊于1926年,在近20年的出版生涯中,创造了“良友遍天下”的美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认为《良友》的成功与其对反馈的重视和丰富多彩的策划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3.
从《文坛故旧录》看编辑与作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家璧先生(1908—1997)于20世纪20年代末进入以出版《良友》画报闻名海内外的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9年起先后在上海、桂林、重庆主持良友复兴图书公司;1946年末与老舍合  相似文献   

14.
提到老上海的风情,就会想到旗袍、百乐门、霞飞路、月份牌广告……这一切都可以在一本《良友》画报中寻踪觅迹。《良友》画报于1926年创办于上海,是中国第一本大型综合性画报,有人说它是一本时尚刊物,也有人说它是一本新闻画报,其内容包罗万象,说它是一个时代的镜像也绝不过分。它的发行量达到4万多份,销量仅次于邹韬奋的《生活》周刊。《良友》画报的发行经营对于期刊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作为一份视觉性期刊,它在审美品格上也是意识超前的,最重要的是它作为一个文化载体对时代的文化和大众日常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良友》画报作为一份时尚杂志,从1926年2月创刊至1945年10月停刊,在中国内地出版了20年,其品牌的力量使杂志从中国走向了世界,且至今还有极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刘军  李灿 《出版史料》2012,(4):102-106
《小说》半月刊系原《良友画报》主编梁得所在上海创办,由大众出版社出版发行。1934年5月创刊,1935年3月废刊,共计出版十九期。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6,(5):26-34
《良友》是民国初期在上海出版的一份非常畅销的画报,在全球的华人世界中也很有影响。该刊创办于1926年,1941年停刊,在其刊行的15年时间,正是蒋介石逐步走上国民党权力枢纽,最终跻身中国现代政治权力顶峰的重要时期。本文试图从《良友》画报对蒋介石的图像新闻报道入手,管窥该刊如何利用图像、文字及版面编排等技巧来个案刻画与系统建构蒋介石的媒介形象,探讨历史人物形象形成的媒介因素,为历史人物形象研究提供一个非常见的视点。  相似文献   

18.
伍联德(1900-1972)的名字是和良友图书公司连在一起的。他的功绩是创办了良友(1925年,上海)并自任总经理。良友早期名称是良友印刷公司,和商务印书馆一样偏重于印刷业务,后因出版各类歌曲画报画册,才改称良友图书印刷公司。良友并不是一家大牌出版社,却是一家值得注意的出版社。它早期的出版物以各类画册为主,这些画报有一定的知识性,偏重于趣味,注重商业销行,后期由于新生力量的加入,开始以文学为主并进而表现了一定的进步政治倾向。据称这家出版社至抗战乃“遭敌人三次摧残”,在孤岛时期曾遭日寇查封,“以不屈不挠之精神,作再接再  相似文献   

19.
黄思捷 《新闻世界》2014,(11):172-173
《良友》画报中的女性形象多年来一直深入人心,不光在光影中摇曳生姿,也一直是学者们竞相研究的对象,对于更好的审视女性在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将《良友》画报中的女性形象放在社会学和传播学的双重视角下进行审视,分析《良友》画报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对当时的社会思潮、流行文化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由《民族画报》社主任记者高秀峰撰写的《摄影的“天敌”与“良友”》一书,近日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作者结合数十年摄影实践,对正确利用光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