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对社会转型期道德流变的现状进行了理性的分析,认为这种变化是由深层原因引起的,并对道德流变的趋势进行了分析把握,提出关爱人、发展人是道德流变的总趋势和归宿。  相似文献   

2.
一 问题的提出 道德评价是指运用已有的或正在掌握的道德准则或道德概念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品质作出是非、善恶的判断。人对自己行为的好坏进行评价叫做自我道德评价。一个人经常去进行道德评价,不仅可以巩固与扩大道德经验,加深对道德意义的理解,提高分析行为与辨别善恶的能力,而且会增强自己的道德体会和支配行为的精神力量。可见道德评价在促使人们形成道德信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公德素养是个人优良素质的体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大学生的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然而,在就业、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压力下,当前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现状是令人困惑的。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道德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高校提高学生道德水平提高借鉴。  相似文献   

4.
道德智慧教育: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智慧是一种最高境界的道德,是道德和智慧的融合,即它融合了道德理性和道德非理性,是一种和谐、适度、圆融的精神境界,它建立在广泛的人类知识大厦的基础上,人只有通过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才能获得。我国传统道德智慧的精神实质是“中德”智慧。本文分析了道德智慧的内涵、功能、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道德智慧教育,力图找到中小学知识传授与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5.
管理的本质即是道德的管理,道德管理即是对人的思想、意识的内在的管理,掌握了对道德的管理艺术,也就把握了管理的真谛。文章对管理的道德性进行了解读,对管理与道德的契合性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管理者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论道德管理在高等院校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管理是管理者依据一定社会道德原则、规范和道德理想,对组织活动目标、手段进行道德论证和指导,并通过道德手段协调管理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其符合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管理活动。在高等院校中,道德管理有其独特的功能,对提高管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高等院校中实施道德管理需要选择恰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道德价值观是人的价值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当代高职学生道德价值观的调查实证分析,从道德价值目标、道德价值动机、道德价值手段和道德价值效果四方面揭示了高职生道德价值观的现状和特点,并探讨了加强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社会化是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道德价值在社会生活和社会价值体系中的边缘化,道德社会化理论的不成熟,大学道德教育理想图景的缺乏,以及缺少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实践,是造成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加强大学生社会化研究,建立促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长效机制对提高人才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道德模仿     
人生伊始,本是道德的无知者。但人的存在本质规定了人必须走上社会化的旅程。人的道德社会化就是从道德模仿起步的.人们在道德模仿的过程中,分辨善恶,体认高尚与卑劣,实现道德认同,养成道德习惯。道德模仿是道德学习的“启蒙课”,道德传递的“通道”,道德内化的“入口”,道德整合的“立交桥”。我们研究它,旨在提高人们的道德适应力,树立道德榜样,淳化道德传播,从而使社会道德水平在相互仿效中提高。  相似文献   

10.
社会观点采择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认知结构成分,个体对他人观点的采择能力的发展过程直接促进了人与人的理解和交流,使个体道德发展成为可能。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提高是当前道德教育的重要心理基础之一:这一能力的发展能促进个体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道德情感的增强和道德行为的形成;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也是个体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1.
论道德模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生伊始,本是道德的无知者。但人的存在本质规定了人必须走上社会化的旅程。人的道德社会化就是从道德模仿起步的。人们在道德模仿的过程中,分辨善恶,体认高尚与卑劣,实现道德认同,养成道德习惯。道德模仿是道德学习的“启蒙课”,道德传递的“通道”,道德内化的“入口”,道德整合的“立交桥”。我们研究它,旨在提高人们的道德适应力,树立道德榜样,淳化道德传播,从而使社会道德水平在相互仿效中提高。  相似文献   

12.
所谓道德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以及对自身道德行为等进行分析、判断、评价的思维活动能力。培养青少年道德思维能力就是引导学生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要求,正确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道德领域问题,使学校道德教育建立在对道德思维内在规律的特点和正确把握之上,  相似文献   

13.
道德社会化是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道德价值在社会生活和社会价值体系中的边缘化,道德社会化理论的不成熟,大学道德教育理想图景的缺乏,以及缺少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实践,是造成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加强大学生社会化研究,建立促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长效机制对提高人才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道德危机、道滑坡是大多数人对道德现状的看法,由此构成了对道德权威的挑战。这一切发生根源性的原因却是传统道德内在的固有的理念和机理即独语式道德范式。因此,重塑道德权威就在于道德话语权从独语走向对话。对话包括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对话。  相似文献   

15.
道德学习是获得道德知识和道德智慧的道德修养方法,是首要的、最重要的和最主要的道德修养方法。因为这种方法不仅能够获得和提高个人道德认识,同时也是形成个人道德感情和个人道德意志的必要条件、根本方法:只有通过道德学习方法获得和提高个人道德认识,知道为什么应该做一个有美德的人,才能获得和形成相应的道德感情,真正欲求和愿意做一个有美德的人,才能获得和形成相应的道德意志,克服各种困难而实际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反之,如果一个人不进行道德学习,没有获得和提高个人道德认识,不知道为什么应该做一个有美德的人,那么,他便不可能获得和形成相应的道德感情,便不可能真正欲求和愿意做一个有美德的人,从而也就不可能形成相应的道德意志、克服各种困难而实际成为一个内化优良道德的有美德的人。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人们的道德信仰面临严重危机。道德信仰是人们对道德的笃信与敬仰,是实现道德自律的内在机制。道德信仰的实质是人们对人性和生活的一种价值承诺。通过价值承诺,人获得了内在的尊严与价值,生活获得了自身的意义。道德信仰危机导致人们对道德的否定和摒弃。传统道德的合法性危机、道德需求的萎缩、社会支撑系统的脆弱等严重损害了人们的道德信仰。要重建道德信仰,就个人而言,必须养心立德,提高道德能力;就社会而言,必须弘扬传统美德,强化道德的社会支撑,维护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17.
论自省     
自省具有双重源头:道德感情——或道德志向——和道德智慧。因此,一个人要做到经常且深刻的自省,一方面,必须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智慧,树立诸如"美德乃是每个人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的道德信念;另一方面,必须扩充和强大"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道德欲望、道德感情和道德志向,立志做一个君子、仁人乃至圣人。  相似文献   

18.
道德思维是指人们对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现象以及对自身的道德行为等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做出判断、进行评价的思维活动。在实际生活中 ,道德思维能力主要表现为社会认知能力、道德判断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培养中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 ,就是指导学生按照社会需要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 ,正确运用科学的思维规律、思维方式、思维方法和艺术 ,观察、分析和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一些问题 ,调节自我 ,发展自我 ,完善自我 ,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道德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就道德…  相似文献   

19.
道德智慧蕴涵着对人和社会的关怀品质。传统德育对道德智慧的忽视以及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冲击,呼唤我们应该从人的生命意义和生存质量出发,来关注人的道德行为。通过合适的途径来培养、提高学生的道德智慧,可以闪亮个体的人生和美好人格,同时关照他人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关于加强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道德意识是环境道德原则、规范等的内化,是在人的思想意识中形成的稳定的、持久的按照环境道德价值观处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思想和观念。加强环境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强化环境道德意识。增强环境道德价值观念,发挥环境道德意识对人行为的规范、约束和调节作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社会。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环境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环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结合法治教育进行环境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