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据说日本有一个终身成就奖,每年颁给一位一生对社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有一次这项令众多人梦寐以求的殊荣却颁给了一位工作了25年的普通投递员,可以说他是个非常平凡的人,只是在这25年里一心一意地做着本职工作。当记者采访他时.他说他能如此就是因为母亲的一句话:“愿你能在平凡中寻求到快乐。”  相似文献   

2.
【阅读提示】二十年代,鲁迅曾在北京有过五、六年“抄古碑”研究墓志铭的蛰居生活,他使自己“回到古代”,是不愿如此却又不得不如此的“寂寞”.七十年代,孙犁写的这篇序有类似鲁迅的心境.他不趋时奉迎,“循迹反顾,无愧于心”。字里行间凝聚诚挚厚重的感情,落笔成发出作家肺腑心声。读其,可以想见其为人,因为背景不同,我们在课本中所学《黄鹂》一虽较为含蓄隐晦,而这篇章更为显豁.  相似文献   

3.
黄超文 《教师》2011,(25):5-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与会代表: 今天,湖南省教育厅(以下简称“省厅”)在这里隆重召开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视频会议,规模如此之大、声势如此之壮、规格如此之高,这在湖南省(以下简称“我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这必将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一次鼓舞人心、激励斗志的大会。这标志着我省中小学教师培...  相似文献   

4.
1.Tom says you work hard,so you do,and so does he.汤姆说你工作努力,你确实是这样,而他也是如此。“so 主语 助动词”,前后主语一致(本句中都是“you”),表示对前面提到的事情予以肯定,译成“某人(物)确实是这样”。“so 助动词 主语”,前后不是同一主语(本句中一个是“you”,一个是“he”),表示提到的情况也适用于后者,译成“某人(物)也是如此”。2.I was traveling alone in the lonely mountain.I didn’t  相似文献   

5.
侯振挺成果的取得与他的勤奋是分不开的,他曾说:“在天才与勤奋之间,我选择勤奋.”1960年,侯振挺在长沙铁道学院任教时,除了干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就一直钻研探索“Q过程的唯一性”这一世界数学难题.他常常是整天整夜埋头工作,节假日也不休息.  相似文献   

6.
有个传统笑话:一个美国人不明白英国的草地为什么如此清新苍翠.长得又如此浓密。他向一位英国园丁征求答案。园丁说:“播下最好的种子.适当地浇水.然后每天修剪它.这样进行至少500年。”这个英国园丁的话耐人寻味.有人评价园丁的思维是“不温不火的.是宽容忍耐的,是极有分寸的。有这种思维的人既懂得爱,又懂得等待:既善于细心呵护.又明晓顺其自然”。并把这种思维称为“绿色思维”。  相似文献   

7.
贪吃蛇     
之所以叫周勇“蛇”,是因为他长得又高又瘦.我们一致认为只有大蟒蛇才会如此之长。他昵,对这个绰号毫不在乎。他是倔强型的“蛇”,我行我素.从不会轻易改变想法,除非你给他——薯片。  相似文献   

8.
认识张齐华老师,首先是从2003年听他的《圆的认识》开始,这一堂课用他的话说非常“华彩”,有些“另类”。尽管课堂教学中所呈现出的数学文化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厚重,尽管学生对圆的概念的理解不够到位,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听课的数学老师仍是有一种无比的震撼力,每个人都没想到枯燥无味、抽象严谨的数学课竟能如此的“美”。我想给评委专家的也会是这种感觉,要不然这堂课不会被评为2003年江苏省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赛课一等奖第一名。但对于这堂课,我们这些工作在第一线的老师只能“可远观而不能亵玩焉”,说白了就是中看不中学.  相似文献   

9.
牙克·历光     
他藏匿在树林中,和其他族人一样,平凡地生活。而谁也不知道他的真名“牙克”。所有族人都叫他“历光”。他是全族公认的好人,他是如此的强壮、友好,总是和善地帮助他人,但却很少笑。基本上他的生活就是打猎和帮人。但这只是他白天表面上的工作而  相似文献   

10.
徐嘉贵在北京一六一中学任校长的6年时间里,竟在电脑中存入了近百万字的“学习心得”,这是他将自己的全部心思、情感熔铸在工作中,一步一个脚印前进的证明。更为可贵的是,徐校长并不满足于此,还从中提炼出一个教育工作者理应如此的“所以然”来,这就是他从教几十年来所“悟到的理”——“场”、“能”、“导”、“悟”,几乎涉及了校长们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平实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徐校长对教育工作,特别是对校长工作的思考、见解和感受。本刊约请作者陆续就“有感‘人格’定位”、“有感‘成功’潜质”、“有感‘运筹’原则”、“有感‘触类旁通’”4个专题进行论述,相信读者定会从中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1.
一只猫闹出“国际笑话”?也许你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一只不起眼的猫竞有如此大的影响力,然而这却是事实。2009年11月11日,加拿大运输部部长贝尔德的宠物猫——“撒切尔夫人”不幸离世,这只陪伴了他整整16年的爱猫的离去,令他很是悲伤,  相似文献   

12.
2008年9月,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在调研时说:“坚持科学发展观,看待一个干部就应该既看他当前的‘显绩’,又看他长远的‘潜绩’。”干部考核如此,对于教育领域教师工作的考评亦如此。教育本身是连续性的,如何看到潜绩,又如何看到长远,我们的教育需要有一双“雷达眼”。  相似文献   

13.
“三年养病,三年经商,八年村小任教。”是谁如此“特别”?“一心想做数学教师,无意中成为语文教师。”是谁如此“有趣”?“1998年决心好好做一名教师,2008年被评为特级教师。”是谁如此“有才”?他就是“作文教学革命”的践行者,近年来在小语界声名鹊起的管建刚老师。  相似文献   

14.
特殊的礼物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 这是一位母亲在灾难中给孩子最后留言.如此质朴的语言却饱含着无尽的爱,是一位母亲对孩子的爱。在灾难到来之际.这爱就像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固守着孩子,保护他平安。这是一份特殊的礼物.一份饱含爱意的礼物。  相似文献   

15.
奥斯特瓦尔德在读中学时,开始想成为作家.便主修文学,结果老师对他的评语是:“他勤奋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完美的品德.也不可能在文学上有什么造诣。”随后,父母让他更弦易张,改学油画,谁知,情况更糟,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变得简短而严厉:“他是绘画方面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结论,他的父母和学校老师一起给他“会诊”。  相似文献   

1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做他有兴趣的事情时,总是心驰神往,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成功的几率也就高。科学家做过这样的研究: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学习活动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7.
媒体纵览     
这两年,在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招聘会上,几乎所有的招聘单位,都要求应聘者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刚毕业的大学生哪来的“两年以上工作经验”?中国的就业歧视竟然如此荒唐,如此离谱。在中国,35岁,如此年富力强, 便已无法找到工作。更不用说四十五十,我们该不该制定中国的《雇  相似文献   

18.
刘丽娟 《教师》2013,(25):39-39
“文俊.一个不想谈及的家伙!”老师们说。他白净文秀,名如其人,但学习却是不敢恭维。自一年级以来可以说稳坐成绩倒数排行榜。教过他的语数老师.一开始都被其外表“迷惑”.认为如此“白面书生”应该是可以造化的,决定帮他一把。如是使出浑身解数救之于水深火热。一段时间过后,往往摇头作罢。课堂上,你盯着他时,他可能跟着你.你照顾全班时,他就在做他的拿手好戏了,  相似文献   

19.
马力 《中学理科》2008,(12):44-45
无数的专家和媒体都在宣扬:“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在我们这些选择生物科学专业的人中间.流传着另外一句话:“如果你爱他,就送他去学生物科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去学生物科学,因为那里是地狱。”  相似文献   

20.
姚亚东 《高教研究》2004,20(3):11-14
一、辅导员应坚定对学生的信心.并努力培养学生的信心 有学者讲大学是培养大师的地方。可能联系到我校有人会哑然失笑——如此的生源,如此的学习风气.如此的……还能培养出大师?但在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后本地区、本省乃至全国一些大师级人物必将出自我校.除此以外.我校毕业生也将奋战在各行各业的不同岗位上.不管他们是不是“有出息”.他们都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这一场景足以成为我们工作的巨大动力。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学生没有信心.对我们的学校没有信心.就无异于给自己设置了一个极为恶劣的工作环境.试想.有谁愿意为一件没有未来.没有希望的事情去奋斗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