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1998年9月20日,香港邮政署发行《香港设计》邮票1套4种,同时启用纪念邮戳。香港邮政署举行邮票首发式,称“致送仪式”,邮政署长霍文、贸易发展局总裁施祖祥、设计师协会主席韩秉华和邮票设计者区浩贤,以及邮票上所用设计作品的4位作者都在一个大  相似文献   

2.
澳门邮电局于2000年3月23日发行《澳门艺术——中国书法》邮票全套4种,四方连连印,面值均为3元。另有小型张,面值8元。 邮票图案分别以澳门4位书法家的不同书法单字作品,组成“中国书法”的主题。行书“中”字为史披云所  相似文献   

3.
嘉澍 《上海集邮》2006,(6):17-17
2006年3月30日香港发行《小熊穿新衣》邮票,画面为2004年香港邮政举办“2006年儿童邮票设计比赛——小熊穿新衣”的获奖作品。启用新邮首日邮戳。  相似文献   

4.
2005年5月12日香港邮政发行《香港金鱼》(Ⅱ)邮票全套4种,另有小型张和小全张。启用新邮纪念邮戳。为1993年11月15日发行《香港金鱼》系列邮票的续篇。  相似文献   

5.
杨敏兰 《上海集邮》2014,(10):42-42
本刊讯 为配合《诸葛亮》邮票的发行,曹家渡邮政支局陆续启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邮资机宣传戳,全套4种。8月28日启用第1图“三顾茅庐”;9月27日启用第2图“舌战群儒”;10月27日将启用第3图“桃园三结义”、第4图“三英战吕布”。戳图由《诸葛亮》邮票设计者戴敦邦原创,艺术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6.
“文”字邮票发行阶段,是邮票设计严重倒退的阶段。当时在邮票发行机构内部有一个流行的说法, 即“文”字邮票设计是“大红大绿大票幅”,就是说,大多数“文”字邮票用色单一,票幅较大,缺乏邮票艺术的特性和美感。在19套、80枚“文”字邮票中,刷色以大红为主的有13套、 50枚,占总套数的68.4%,总枚数的 62.5%。图案中的人物穿着绿色军装  相似文献   

7.
2001年8月1日,澳门发行《文学与人物——三国演义》邮票(S019)全套4种,另有小型张(B020),是继1999年《红楼梦》和2000年《西游记》之后的第三套中国文学四大名著邮票。启用新邮纪念邮戳(C054),戳图为蜀国“汉”字军旗。  相似文献   

8.
风景线     
大庆启用4杖风景日戳为庆祝黑龙江省十运会在大庆市举行,大庆市邮协在2002年8月16日举办“大庆市2002年体育邮展”。同时,大庆市邮票公司启用4枚风景日戳。戳径33毫米,铜质,为电脑选图无设计者,字钉可更换。名称分别是:松基三井、铁人广场、时代广场、大庆体育场。  相似文献   

9.
1951年5月19日发行的“改8”上海大东版单位加字改值票和“改9”香港亚洲版单位加字改值票都是适应当年东北地区实行币制改革的需要而为东北邮区特殊发行的低面值邮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上,从“改1”到“改10”,10套加字改值邮票中,唯有“改8”、“改9”两套没有注明在何处加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1月12日香港发行《孙中山诞生140周年》邮票,全套4种,另有小型张。邮票画面为孙中山不同时期的肖像和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孙中山于1883年赴香港求学,先后入读拔萃书室(今拔萃男书院)、中央书院(今皇仁书院)、香港西医书院(香港大学医学院前身), 189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行医不久,立志献身革命。中华民国成立前,一直以  相似文献   

11.
董启凤 《中国集邮》2001,(12):24-24
9月26日,海军北海舰队与青岛市邮票公司联合发行了“首次军地海上联合搜救演习”纪念封1套2枚.同时启用纪念戳1枚,以纪念在黄海某海域举行代号“海救1号”的我国首次大规模军地海上联合演习。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1月12日香港发行《孙中山诞生140周年》邮票,全套4种,另有小型张。邮票画面为孙中山不同时期的肖像和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相似文献   

13.
572004年8月23日,《华南虎》邮票首发式在“华南虎之乡”宜黄县〔省级华南虎自然保护区)隆重举行。为此,江西省抚州市邮政局启用风景日戳4枚。2004年8月23日,《华南虎》邮票首发式在“华南虎之乡”宜黄县〔省级华南虎自然保护区)隆重举行。为此,江西省抚州市邮政局启用风景日戳4枚。2004年8月23日,《华南虎》邮票首发式在“华南虎之乡”宜黄县〔省级华南虎自然保护区)隆重举行。为此,江西省抚州市邮政局启用风景日戳4枚。2004年8月23日,《华南虎》邮票首发式在“华南虎之乡”宜黄县〔省级华南虎自然保护区)隆重举行。为此,江西省抚州市邮政…  相似文献   

14.
2006年6月15日香港发行《中国成语故事》邮票全套4种,另有小全张,启用新邮首日邮戳。  相似文献   

15.
立健 《上海集邮》2000,(1):28-30
香港从1862年起发行邮票,由于那时已沦为英国殖民地,故而其普通邮票主图基本上是英国女皇或皇帝的侧面头像,先后为维多利亚、爱德华七世、乔治五世、乔治六世和伊丽莎白二世。1997年1月,由于香港回归祖国在即,故发行了风光图普票,但铭记仍只用“香港”两字。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后,邮票铭记即用“中国香港”4字,本文通过最近一次(去年11月21日)英国斯宾克公司在香港举行的邮品与钱币大拍卖中的情况,对香港早期票及其市价作一简略介绍。维多利亚时期(1862年至1902年)的普票因其版次多,加字改值多,变体票多,一直是集邮家们追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福建泉州的万维生邮票艺术馆邮政服务中心于2004年7月11日正式开业,当日启用万维生手迹邮政日戳,其下方“万维生馆”四字中“万维生”三字是他的签名笔迹。这样在同一个邮戳上使用同一种字,却出现两种字体。这种形式在纪念邮戳、风景日戳上多有出现(编按:此处并不专指表示邮局地名的字),但在邮政日戳上极为少见。它集名人、书法于一体,实属难得。  相似文献   

17.
2月2-5日,香港逐日发行《香港2001邮展》邮票小型张系列第五号至第八号。这4种邮票小型张的设计以大自然为主题,邮票面值5港元,票名“香港林木”,画面为荷树。边纸图案为蝴蝶(右边为黑脉金斑蝶,左边为青凤  相似文献   

18.
2004年5月1日,为配合国家邮政局发行“丹霞山”邮票,广东仁化邮局启用丹霞山风景日戳6枚,其中4枚与邮票同名,为“僧帽峰”、“翔龙湖”、“茶壶峰”、“锦江”;另2枚为“阳元石”、“世界地质公园”。(姚家台)  相似文献   

19.
邮政鼠名戳是指带有“鼠”字地名的普通日戳和风景日戳,如“鼠场”、“鼠街”、“白鼠”,但不包括在《戊子年》生肖邮票发行首日或春节时启用的各式纪念邮戳,那些纪念邮戳多半带有老鼠图案及“戊子年”字样。  相似文献   

20.
电子邮票属于自动化邮票之一,台湾称之为“邮资票”。台湾于1995年首度向美国采购三部盘卷邮票式的电子邮票出售机,分别安装于台湾北区、中区和南区邮政管理局。1995年7月31日台湾北区邮政管理局电子邮票出售机首次出售台湾第一版电子邮票(中区和南区分别于8月2日及8月4日先后启用)。第一版电子邮票(图一)主图为国父纪念馆,票幅为宽22mm,高25mm,因采用横向排列,所以邮票左、右两侧有齿孔,其齿度为九又四分之三度。其印制数量为150卷,每卷3000枚,总计45万枚。纸质为60磅含磷光雪面邮票用纸,有背胶,以方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