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第7期19页图1所示1885年民信局封右侧应是“酒资照例”字样。据我所知,当时信局所寄之信,习惯上把“算”字简化为“フ”,把“酒资已付讫”的“讫”字简化为“フ,”,因此,图1所示信封背面书写的全句应是“酒资照例算”。  相似文献   

2.
程兵 《上海集邮》2000,(6):24-25
1885年2月28日(光绪十一年正月十四)、3月1日和3月3日,《申报》新闻栏中先后以《寄洋无着》、《押追信洋》(图11)和《自愿赔银》为题,报道了一宗轮船办事人窃取民信局实寄封内银元的案件。  相似文献   

3.
郑挥 《上海集邮》2008,(6):34-38
上世纪90年代初,宁波镇海区西水门桥竺家旧屋拆迁时发现清代竺钜封(又名修尧、巨峰)师爷遗留下来的一只旧木箱,内存老式信封、信笺函件、单据、信局经折(账折)等物。时间跨度从竺师爷1885年去江西吉安府任职至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26年。经过整理后笔者曾撰文介绍个别信封,但总觉得太零乱,未能按时间系统地、客观地以实物形式还历史原貌。由于书信涉及面广,又大多被蛀蚀而破旧不堪、文字潦草,故至今日才重新整理完毕。竺师爷的信笺可分民信局封、信局经折(账折),全泰盛信局封、甬申甬汉线轮船信客封、宁波帮人物有关书简、大清官局封等多项,触及民信局史、信客史、大清官局史、清代官僚史、宁波帮人物活动史、民情风俗史等。  相似文献   

4.
三、民国时期中华邮政对民信局的取缔民国时期,政府继续采取一系列取缔民信局的措施。1912年北京政府成立,上海各民信局联名禀请政府,要求寄递自由。经交通部严行驳斥,各民信局组织上海信业联合会,企图抵制官局,但毫无效果。此后全国民信局势力已如江河日下,除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省外,各省民信局皆无再行发展之望;黄河流域的陕西、甘肃、新疆,长江流域的四川、贵州,珠江流域的云南,这六省民信局最早被邮局征服;北部仅直隶一省,  相似文献   

5.
郑挥 《上海集邮》2008,(5):40-41
1934年民信局被取缔后,沿江河海各地船家在运输货物的同时,也为商家和邮政捎带银信包裹以及进行其它服务,其服务对象与范围不同于专业民营信局。实物证明,船递业务属于合法范围,不属于被取缔的对象,同民信局不是一码事,船递封不能与民信局封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6.
民信局的取缔与邮政的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婷 《上海集邮》2006,(2):36-38
新式邮政出现后,由于民营通信机构的存在妨碍了邮权的统一,邮政官局采取了多种措施控制、排挤和取缔民信局。在这一过程中,邮政官局吸取民信局的长处,针对民信局的弱点,在资费调整、业务兴革、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均有所改进,推动了邮政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新式邮政出现后,由于民营通信机构的存在妨碍了邮权的统一,邮政官局采取了多种措施控制、排挤和取缔民信局。在这一过程中,邮政官局吸取民信局的长处,针对民信局的弱点,在资费调整、业务兴革、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均有所改进,推动了邮政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刘广实 《集邮博览》2011,(11):23-25
1960年代,我开始收集中国民信局邮品,还曾写过《清代邮局和民信局的关系》、《关于‘麻乡约’民信局的史实》等文章。1983年第一次全国邮展。我展出两部邮集.其一就是《中国民信局实寄封》,当时为三框。36个贴片,是作为评审委员类展品展出的。后来全国集邮联考虑将这部邮集送到国外参加竞赛,我也在个人条件允许下加大了收藏力度。当时英文版的《中国集邮》曾对我做过专访。此集在1987年和1988  相似文献   

9.
民信局探源     
《集邮博览》2015,(3):29
民信局何以起源,又源于何时?近年颇有讨论。其源于明代永乐年间的旧说正遭到诸多质疑,这不仅是因现存实物没有早过清代道光年间的,且清末士人对民信局产生的认识,亦只言及嘉庆、道光、咸丰三朝,或可分为嘉道和道咸两说,盖由地区发展差异造成。若以此种认识,则相对于西方早在12世纪初就生成商办公共通信机构,晚出700年的中国民信局不免让人生出种种感叹。近年,两岸三地集邮家和邮史研究者在民信局领域步步深入,并引发了海内外多方关注。  相似文献   

10.
黄祥辉 《上海集邮》2012,(12):35-37
1928年8月,国民政府召开全国交通会议,大会邮政组提出"取缔民业信局案",之后,于1928年8月18日讨论了该案,"议决所有民信局应于十九年(1930年)内一律取销",并发出第2949号训令。  相似文献   

11.
在清代,松江全县已形成了“铺递接力”的县内通信投递网。成丰、同治以后,渐有“民信局”成立,办理商、民通信。至抗战前夕,在松江还留存三家“民信局”,其中一家叫“信顺民信局”,座落在岳庙口西侧,原泰山照相馆旧址附近,面北。另两家位其西侧,在今白龙潭弄口对过,原天山糖果店附近。三家均在抗战时关闭。  相似文献   

12.
黄祥辉 《上海集邮》2007,(11):24-25
1891年5月29日《申报》报道了苏北淮阴地方信局规模失控,而上海的信局数量上稳定的情况:"浦上信局例须连环互保是以开者寥寥兹有某某两家继胡万昌而起先之势成鼎足者今又五出似梅花矣"。那么,上海怎样保持民信局规模上的稳定呢?  相似文献   

13.
宁波曹氏从上海全泰洽信局邮递苏北淮安古封,前笔者著文在年代界定上有误,近据张介人提供实物资料证明,此封应是清咸丰四年(1854)之物,是一件非常难得能够实证早其民信局历史的珍贵文物。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所知存世最早的民信局实寄封是姜治方损献的清咸丰九年(1859)宜兴寄北京封,现存中国邮政博物馆,曹氏封较其提前了五年。  相似文献   

14.
宁波发现早期民信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挥 《上海集邮》2003,(11):18-20
宁波曹氏从上海全泰洽信局邮递北淮安古封,前笔在年代界定上有误,近据张介人提供实物资料证明,此封应是清咸丰四年(1854)之物,是一件非常难得能够实证早期民信局历史的珍贵物。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所知存世最早的民信局实寄封是姜治方捐献的清咸丰九年(1859)宜兴寄北京封,现存中国邮政傅物馆,曹氏封较其提前了五年。  相似文献   

15.
清代从海关邮政到国家邮政成立之初,未设邮局的地方仍只能通过民信局寄发信函,但可寄到较近的邮局后继续寄递。此封约90×175mm,光绪二十八年三月三十日(1902年5月7日)在豆芽湾地方书寄,写明交民信局寄至渝城(重庆)后交邮政局寄至京都(北  相似文献   

16.
世展琐记     
本次世展的珍奇名件,不胜枚举。如论在中国邮史上比较重要的,似有两件值得一提。 一件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馆藏邮票”中,是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闰四月二十四日“正太差局”自北京寄苏州的邮件收据。在已知的民信局实物中,此件应属极早,而且此前未曾见过报道。至于民间收藏品中,仍以杭州张雄《中国民信局》邮集中的同治三年(1864  相似文献   

17.
江苏李忠仁问:我收集到几个民信局封,附上其中一个的复印件,请教是否可靠? 刘广实答:这封上的几个戳  相似文献   

18.
郑挥 《上海集邮》2006,(4):23-24
网上拍得19世纪法国斯特拉斯堡STRAS- BOURG民信局邮资片, 原件为对倒印刷的双连片,中间有裁切线,单片140×90mm,米黄色硬卡纸有如我国的普4片。右上方邮资图印有铭记和邮资;左上方印斯特拉斯堡大教堂图;中上方片头印两排法文,意为“斯特拉斯堡民营信局明信片”;中间  相似文献   

19.
谈及民信局,不妨举一反三,说说其它的民间通信方式。水路邮件,民间通信史上一个有趣的现象,讲述它的故事,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民信局产生发展的认识。本文所言水路邮件特指清末民初的一类民间通信方式,水路邮件与船信皆由民船运递,但不同之处在于,船信以船为主,而水路邮件则以人为主。换言之,船信是将信交予船家,由船家负责带运;而水路邮件则是将信托付给承揽人,而与船家无关。此种承揽人的营生是依托一条固定水路上的来往民船,对船家而言,那人不过一位普通乘客。水路邮件的经营者,属于信客的一种,如果把民  相似文献   

20.
郑挥 《上海集邮》2004,(2):24-24
近年来陆续从网上拍得一批邮品,从“清”、“民”、“区”到外国航空邮简以及各种实寄封,最有趣的还购得一张法国19世纪80年代民信局印发的明信片(双片),上盖有首日戳;如同我国清代同治光绪时期的民信局实寄封,两者放在一起非常有趣;此外在网上拍到最喜欢的一件是九方连解放区邮票(图见封三),72×77mm上竞盖有收寄、中转及到达日戳,大概由于信封小,邮票面积大之故,汉口中转机盖戳和东北沈阳市到达戳都盖在邮票上了,非常难得,如同一件完整的区票实寄封。票为J.X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