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985年河南濮阳发现的《述善集》手抄本 ,是濮阳西夏遗民四世祖唐兀崇喜于元至正十八年(1348年 )编著的文集。全书共分《善俗》、《育材》和《行实》三卷 ,内收记、序、碑铭、诗赋、题赞、杂著等共70余篇 ,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元明时期的历史文献 ,真实地记录了西夏唐兀氏祖先随元军征战的战绩和定居河南濮阳后的功业 ,是研究元朝及明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及民族融合的珍贵资料 ,更是研究河南濮阳西夏遗民历史文化的绝无仅有的第一手资料。杨氏 (唐兀氏 )家族珍藏此书600余年 ,始终没有刻印出版 ,现仅存清顺治十六年 (…  相似文献   

2.
金学莲《三李堂集》卷首有一篇洪亮吉撰写的序文,此文乃洪亮吉集外之佚文,未被学界搜辑。这篇文章作于嘉庆八年(1803)二月或闰二月。文中阐发了金学莲之诗"黯尔销魂,凄其动魄"之"伤心"意旨。洪亮吉与金学莲忘年之交谊,绵延十多年,一直到他的谢世。  相似文献   

3.
正一、香会的名目东岳庙最早的香会碑是立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的《岱岳行祠善会之记》,但东岳庙创建之初应该有香会活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立碑的掸尘老会就称"自有此庙即有此会……绵绵延数百余年,可谓善善相因,绳绳相继,一人作于数百年之前,累代述于数百年之后"。通常建会历史在百年以上的香会称之为"老会",否则只能叫"圣会"。  相似文献   

4.
《全唐诗》卷四六七收牟融诗一卷,诗六十九首,小传云:"牟融,有赠欧阳詹、张籍、韩翃诸人诗,盖贞元、元和间人也。诗一卷。"显然,《全唐诗》的编者并没有掌握牟融生平的任何资料,小传不过就所谓"牟融集"撰写而成。据我们考察,这个《牟融集》实为明人所伪造。唐代没有牟融其人。我们曾遍搜唐代文献史料,包括史乘笔记、总集别集、政书类书、金石碑志等,从未发现有关唐人牟融的只字片语。苏州大学、河南大学的同志为了编纂《全唐五代  相似文献   

5.
赵彦龙  石月兰 《历史档案》2004,(1):61-69,80
《宋史·夏国传》载 :“西夏设官之制 ,多与宋同 ;朝贺之仪 ,杂用唐宋 ;而乐之器与曲 ,则唐也。”由此可见唐宋时期完善的政治制度深深地渗透到西夏的各项制度之中 ,作为政治制度之一的公文制度也不例外。目前 ,史学界对西夏公文史的探讨仍很薄弱 ,本文拟对西夏公文及制度作一概述 ,以求教于专家学者。一 西夏公文的体裁公文体裁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和演化的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某一历史时期全部公文内在本质和用途分工的外在表现形式。西夏的公文体裁 ,可从《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以下简称《律令》)以及清人王仁俊编纂的《西夏…  相似文献   

6.
郎菁 《图书馆杂志》2005,24(10):64-69,36
清乾隆时被列入四库禁毁书目的,有陕西人所著三部诗文集:《溉堂集》、《槲叶集》和《弱水集》。其作者孙枝蔚、李柏、屈复,是清初陕西诗坛的中坚人物,其中孙枝蔚、李柏在遗民诗界也享有盛誉,屈复虽生于清初,因其同样强项不屈的民族气节,也被误归入明遗民,同出一脉的反清思想是三部诗集遭禁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9,(1):132-132
清代闺秀集丛刊续编(全三十二册)精装16开定价:23 000元2018年10月出版本书是《清代闺秀集丛刊》的续编,收录国家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的馆藏清代(含部分清末民初)女性之诗、文、词别集及其附录文献汇编成书,可谓清代闺秀集的一次全面展示。本书按照作者生卒年时间顺序编排,而且每种别集前撰写作者小传一篇,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8.
阮元(1764—1849年),字伯元,号芸台,清代学者、文学家。乾隆末年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曾于杭州创设诂经精舍,广州设立学海堂,提倡朴学。中华书局整理本《研经室集》是目前收录阮元作品最全的诗文集,包括阮元自编《研经室集》和其子续编文集。《研经室集》和续集分别编于道光八年(1828年)和十年,而阮元至道光二十九年才去世,所以有集外诗文未能收录其中。《研经室集》整理本出版后,相继有学者进行集外文的辑佚,其中陈鸿森《阮元研经室遗文辑存》(杨晋龙主编:《清代扬州学术》,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5年版,第653—777页),裒辑集外佚文达上百篇,王章涛《阮元年谱》(黄山书社2003年版)所辑集外佚作亦夥。笔者亦以《阮元〈研经室集〉集外文辑》(《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1期》)、《阮元〈研经室集〉集外文辑佚(续)》(《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为题,补辑阮元集外诗文数十篇。今笔者从道光二十九年刻本《古春轩诗钞》卷首辑得阮元所撰《梁恭人传》,并从《清代名人墨迹》和《长离阁集》辑得佚诗二首,为阮元《研经室集》所失收,也为以上诸家所忽略,兹移录如下,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9.
作者所在的"日本藏西夏文献整理研究出版"课题组通过调查表明,位于日本大阪市的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共收藏有4件西夏文献资料,而与本项目合作者之一的西夏学者荒川慎太郎博士曾进行过认真的研究,并于2003年发表了题为"关于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所藏中西亮先生的西夏文藏品:<圣胜慧彼岸到功德宝集颂>残片"的研究论文.本文对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编译介绍.  相似文献   

10.
《国际新闻界》2012,(6):107
《成舍我新闻学术论集》于2012年5月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成舍我文选,包括新闻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和早期作品十二篇(包括新闻作品、诗作和译作等)。第二部分为当年北平《世界日报》、上海《立报》和《香港立报》的总编辑、总经理、主笔、副刊主编撰写的短论的汇集。第三部分为"成舍我先生  相似文献   

11.
西夏是我国北宋时期以党项羌为首创建的一个具有封建性和民族性双重性质的国家政权,曾先后和宋、辽、金鼎足而立,历传10代,长达190年,1227年被蒙古所灭。“‘备一代典章制度’的西夏王朝覆亡后,其文献、文物多被毁损湮没。”但是随着西夏考古的发现和文献的整理公布,对西夏的了解也逐步明晰和深入,特别是西夏文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以下简称《律令》)等文献的公诸于众,使我们更有条件去深入地研究西夏文书和档案工作的各项制度。下面根据《律令》等史料对西夏公文稽缓制度作一粗浅探讨。西夏为了提高所属各机构的办事效率,对公文的拟写…  相似文献   

12.
李永华  安雪 《图书与情报》2005,(1):90-93,96
文章述析了明末遗民画家陈洪绶绘制的《水浒叶子》、与《水浒叶子》有关的。叶子戏。《水浒叶子》与《博古叶子》的异同。以及明代《忠义水浒传》插图本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3.
著名学者、本刊学术顾问周绍良先生于2005年8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周先生与其父周叔迦先生和国家图书馆先后交往近七十年。周叔迦先生整理馆藏西夏文文献,将之编目,刊于《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4卷第3号上,至今沿用。数年前,周绍良先生将其所藏拓片移藏国家图书馆,补充了本馆缺藏及章钰专藏(《文津流觞》第九期有专文述之,可参阅)。1999年,周先生  相似文献   

14.
清编《全唐诗》自问世后至今,对其阙误,前贤及时人已多有补正,笔者亦不揣谫陋,曾就一己所得撰《〈全唐诗〉、〈全唐诗补编〉订补》一文,今续有所获,匡补于此。《全唐诗》卷六○七郑仁表《赠妓命洛真》("巧制新章拍拍新"),题下引《北里志》:"洛真有风貌,且辩慧,时为席纠,善章程。"检孙棨《北里志》"俞洛真"条:"俞洛真有风貌,且辩慧……亦时为席纠,颇善章程,郑右史仁表常与诗曰:‘巧制新章拍  相似文献   

15.
《元气集》为清初人选清初诗的一种。不知是谢正光、佘汝丰先生未看到,还是因为其一人一卷,类似于小丛书的编选体例不符合其要求,我们未能在他们编著的《清初人选清初诗汇考》中看到对该书的介绍。《元气集》编选者为清初遗民诗人徐增。徐增(1603—1673),字子能,号而庵、十足道人。江南吴县人。除编选《元气集》外,尚著有《九诰堂集》、《而庵诗话》等。  相似文献   

16.
高明 《兰台世界》2007,(7X):54-55
《籀庼述林》是收录了各类考、说、述、释义、叙、跋、钟鼎释文、金石考跋、记辨、书等专论一百多篇,本文兹对初稿本略作探考,或可对了解是书之撰写、修改、刊刻等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稿本)(下称《续提要》)第十册一百七十四页之“籀亭述林”由夏孙桐先生撰写。查考这条只有三百一十二字的提要,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商榷。夏孙桐曰:“籀亭述林十卷家刊本清孙诒让撰”,翻检清末学术大师孙诒让的所有论著及关于他的评论文章,均不见有名“籀亭述林”者,倒是无论宋慈抱、朱芳圃、张宪文分别所做之孙氏年谱,还是孙诒让哲嗣孙延钊所作“遗著识跋三篇”,均提及“籀廎述林十卷”为孙诒让所作,不难理解,夏孙桐先生要么由于笔误,要么失于查考,将“籀廎述林”  相似文献   

18.
马慧玲 《兰台世界》2017,(3):103-105
民国时期,由清朝遗民为主体所编撰的《清史稿》甫经问世便遭封禁,其主要原因是书中渗透着遗民忠于清朝反对民国的价值取向,而《清史稿·忠义传》即是这种价值观最鲜明的体现。中国正史历来有"为殉于王室者修传"的传统,清朝遗民所修《清史稿·忠义传》大量收入辛亥革命时期为清朝效忠死节者本是应有之义,然而遗民在此传中通过种种笔法及暗示,传达出其对前朝的怀念及对民国政权的敌视。  相似文献   

19.
《籀庼述林》是收录了各类考、说、述、释义、叙、跋、钟鼎释文、金石考跋、记辨、书等专论一百多篇,本文兹对初稿本略作探考,或可对了解是书之撰写、修改、刊刻等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0.
台州日报编辑林维横同志撰写的《来而不往亦有理》这篇言论,在台州日报5月18日《集巴广益》专栏中见报后,农民日报(见1987年7月13日二版)、浙江日报(见1987年8月31日二版)、人民日报(见1987年9月7日一版今日谈专栏)均作为花边言论登载,从我接触到的一些读者看,他们对这篇言论也点头称好,一篇只有470多字的“豆腐干”言论,引起了读者的叫好,这无疑是一篇成功之作.成功在哪里?本文作个浅析. 党报的新闻具有指导性,言论的指导性则更强,更明晰.《来而不往亦有事》这篇言论,旨在配合宣传中纪委发出的立即刹住用公款请客送礼、吃请受礼之风的通报,指导性无疑是强的.但指导性不同于指令性.报纸的言论是通过摆事实、讲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