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樊笛 《文教资料》2014,(15):44-45
汉语的篇章研究方兴未艾,其中衔接研究是一个热点。衔接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学界对留学生汉语语法衔接方面的偏误问题给予更多关注,而对词汇衔接的偏误研究较少。由于在中国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中,韩国留学生占比较大比例,因此解决语法中词汇衔接造成的韩国留学生汉语学习难题便成了当务之急。本文在对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现状充分考察的基础上,分析韩国留学生出现这些词汇偏误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一些教学建议,力图为韩国留学生汉语语法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语法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中高级阶段的留学生。本文以河南师范大学的韩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语法过程中出现的偏误现象为例,解释了这些偏误现象产生的原因,希望能对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日本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暧昧表现” 社会语言学认为,交际中犯文化上的错误比犯语法的错误更难使人宽容。在如今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文化或跨文化交际的教学正日益受到重视,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中的“暖昧表现”就是典型一例。  相似文献   

4.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中一个独具特色的语法项目,是语法研究中的热点,同时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外国留学生学习的难点。本文对外国留学生"把"字句的偏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以促进外国留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把"字句。  相似文献   

5.
权娟恩 《现代语文》2008,(2):106-108
汉语语法一直是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感到头痛的一大难题,所以,如何对留学生进行语法教学就成了理论界争论的焦点.课堂教学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课堂教学中"脑筋急转弯"这一益智游戏与语境理论来探讨对留学生汉语语法的教学,提倡将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留学生学习汉语普通话,由于所处的是方言的语言环境,很容易受方言语音的影响.壮族是广西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语是广西的主要方言,受壮语方言的影响,在广西留学的留学生学习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带有方言的色彩.所以给留学生上课的汉语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在课堂外、校外自然接触到的方言特点,研究有哪些方面给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发生的负迁移作用,并尽可能消除方音对留学生汉语教学的干扰.  相似文献   

7.
苗涛 《焦作大学学报》2011,25(4):106-107
文章从对外汉语教学初级班语法课的教学实践出发,以讲解教材中的代表性练习题型为例,结合中国文化的特征,说明汉语简洁性特征在外国留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并依此探索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注入文化的内容,使外国留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其母语与汉语在文化上的异同,进而更好地学好汉语,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语法知识课对比,指出中级汉语综合课语法教学三个方面的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在教学内容上,综合课的语法是零散而非系统的,根据这个特点,提出的教学对策是在教学内容上要以旧带新,也可以根据需要酌情增减;在教学目的上,综合课的语法教学以提高留学生汉语听、说、读、写技能为目的,针对这一特点文章提出增加练习、学以致用和多讲语法点使用条件的教学对策;在教学原则上,综合课的语法教学要以学生对语法点的理解和掌握为原则,因此文章提出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探索和创造各种有效的教学模式,避免过多地理论化和专业化。  相似文献   

9.
汉语比较句是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以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柬埔寨留学生在使用比较句时容易出现的偏误,根据问卷结果对其出现的偏误进行了分类,并分析柬埔寨留学生对汉语比较句的习得顺序进而提出在教学上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很多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语法时,会觉得枯燥乏味,缺乏兴趣。这正是因为有些老师在语法教学中只是枯燥地讲解语法结构规则,让学生机械地记忆,以致学习汉语语法成了一件索然无味的事情。如果我们把这些枯燥的语法与我们的感知经验联系起来给学生讲解,那么这些看似枯燥无聊的语法就会变得生动起来,从而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王楠 《文教资料》2010,(9):31-34
副词“才”和“就”的用法是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的重点.同时一直以来也是汉语语法研究的热门课题。但是,经过对现有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几种教材的分析发现,存在着语法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实际不同步的现象。许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并未真正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即语法研究与教学实际相脱节。本文从语法研究领域的部分现有研究成果出发,从对比教学的角度,对基础汉语精读课上副词“才”和“就”的教学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中,对现代汉语的量词从语法功能到词义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子类划分,有助于在抓住重点和难点,增强量词的学习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从语法特征、偏误分析、教学对策三个方面来谈留学生的趋向补语的习得问题。首先从句法层面上介绍趋向补语的类型和语法特征,然后重点对留学生常出现的偏误现象进行归纳和总结,指出其偏误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几点趋向补语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李卉 《鸡西大学学报》2012,(11):125-126
趋向补语是汉语语法中的重点,也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趋向补语的基本义和引申义时出现的偏误是不同的,学习基本义时出现的偏误主要在结构上,学习引申义时出现的偏误主要在语义上,所以在教学中,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趋向补语的基本义注重结构讲解,趋向补语的引申义注重语义讲解。  相似文献   

15.
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对外汉语教学,它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是培养留学生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然而,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偏重于语法教学和阅读教学,导致留学生语法、阅读能力强而实际交际能力差。本文主张通过课堂内外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的交际训练,提高留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日本留学生使用介词“对”的有关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收集并分析中山大学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中部分日本留学生在使用介词“对”时出现的偏误。偏误类型主要有三大类,分别是遗漏、误加和误代。本文对这些偏误逐一进行纠正,并解释其汉语的语法规则,同时对日本留学生出现此类偏误的原因进行解释,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希望能对日本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新兴被字组合四种语法变异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每种语法变异对留学生被字句习得的影响。通过相关研究中留学生在被字句输出中的偏误概况显示了传统被字句的语法习得难度及新兴被字组合语法变异将增加的习得难度,指出新兴被字组合所应处的教学阶段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给予社会语言学背景讲解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淡化语法”论提出要淡化甚至取消语法教学,这种观点导致语文教师对语法教学的淡化及中学生汉语语法水平、语法素养的下降,其危害极大。因此“语法教学”不能“淡化”,其理由有四:一是语法学习对语言获得有着积极作用;二是语法学习能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三是语法学习有助于学习外语和古代汉语;四是语法学习能切实提高中学生作文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法学习也是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状的一个新支点。  相似文献   

19.
离合词是汉语比较特殊的一类语法单位,该类语法结构介于词与短语之间,可离可合。留学生在初级阶段开始便学习到了离合词,此后中、高级阶段的词汇教学中都有大量的汉语离合词出现。由于汉语离合词自身结构特点,留学生在习得离合词时往往出现不同类型的偏误,而造成这些偏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于此对留学生习得汉语离合词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成语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留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也是考察留学生汉语水平的重要尺度。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中级成语教材应兼顾技能和文化两个方面,笔者从成语条目的选择,成语故事的解读,成语理性义、色彩义、语法义的解析以及课堂延伸与课后练习等几方面分析了成语教材的编写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