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数学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抽象性较强,如何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而数学新课的引入作为整堂课的点睛之笔,是能否引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关键环节,故在数学新课引入上大胆进行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周海燕 《考试周刊》2011,(90):89-90
小学数学新课的导人没有固定的模式。新课的导入要紧密结合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从学生的角度、班级整体的接受理解能力来考虑,灵活运用概念、方法、题义等导入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帮助学生找准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陈晓琴  石平 《陕西教育》2007,(7):84-84,100
1.有趣故事导入.在新授课时给学生讲授一些与课有关的趣味性事例(名人轶事,历史故事,数学趣题,数学游戏等),这样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一开始就精神饱满,在急于释疑迫切要求之下学习.  相似文献   

4.
数学具有较强的严密性、逻辑性,是一门对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学科,所以仅靠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给学生设计一些数学预习作业,让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就明确学习的任务和目标,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促使学生真正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5.
梁红姐 《考试周刊》2015,(41):64-65
为了数学课堂不再枯燥乏味,巧妙运用经典故事,不仅能改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启迪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比如,在新课中引入经典名题;在范例教学中使用经典名题;在课堂习题中使用经典名题。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也是一门艺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学生兴趣,计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根本保证、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摆正学生的主体位置,引导学生“学然后行,思然后得”,变“要我学”为“乐学、会学、善学”。 1.导课新颖,揭题引趣 一堂课成功与否与教师的导课、揭题有着密切的关系、注意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新课伊始,就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感染和激励,以愉快的心情跨入知识学习的大门。 如,教学新课“能被2、3、5整…  相似文献   

7.
新课导入对于生成一节精彩的数学课堂无疑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新颖的新课导入,能够触发学生思维,点燃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兴味盎然的投身数学新知探究。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就初中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的策略略谈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5,(60):72-73
小学低年级段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演算阶段,这一阶段的思维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因此具体形象的"图"是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载体。新教材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特别是一年级的教材中增设了大量的插图,课课有情境,题题有图片。新课围绕插图展开,包含丰富的单元主题图、课时主题图、知识原理图;练习围绕插图铺开,包含丰富的看图题、图文结合题等,正好符合刚入学儿童的学习心理。可以说,读图是初入学儿童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经常进行的一项活动。然而在当前的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教师对插图的使用不够合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不容乐观,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小学低段学生数学读图能力的培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高云娟 《时代教育》2010,(6):208-208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导课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导得好就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才会学得主动,学得生动.本文主要从如何利用课本插图,利用归纳、类比的方法及利用数学游戏、趣题等方面来阐述数学新课的导入方法.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一门拓展思维空间、提高思维能力的基础性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解题方法选择的过程,要利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数学思维能力。一、精心导课,激发探究意识教师对新课内容的巧妙导入,对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笔者在新课导入这一环节颇下工夫。首先,用趣题导入设置悬念。笔者设法将一些枯燥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品尝学习数学的乐趣。如在教授"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笔者先写出"321",问学生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接着让  相似文献   

11.
张铭 《成才之路》2015,(4):86-87
新课的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起始部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一个有效、新颖、精致的导入,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还能起到承前启后,加强知识联系的作用,从而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一种乐趣,一种需要。为此,数学课的新课导入,要在“妙”字上下功夫,在“趣”字上做文章,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从而使得数学课堂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浅,好动、爱玩,注意力不易集中,道德观念很难于形成。只有从情趣教学入手,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促使道德观念的形成。(一)以情引题,导入新课根据教学内容,以情引题,导入新课,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入新课学习。如城北学校一年级何清老师教《爱惜学习用品》一课时,老师说:“今天上  相似文献   

13.
数学练习作为巩固学生学习内容和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是数学教学中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前教师比较重视新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但更要思考如何利用数学习题提高练习课实效,提升学生能力。要针对知识点优化题材,设计题组练习,突破学生难点,促进知识内化,在辨析中提升思维,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  相似文献   

14.
前段时间听了一节数学交流课,在课上有这么一道题:【例1】已知数列{an}是等差数列,且a_3=6,a_6=9,求an的通项公式.这节课本身是一节数列的复习课,数列的内容在新课学习时就是狠抓的一个知识点,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很快就给出了答案,方法也是很多.学生1:利用化归思想,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5,(A0):64-65
<正>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怎样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兴趣呢?一、新课引入,激发兴趣新课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引人入胜的数学学习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商",启迪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引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内容的  相似文献   

16.
郑磊 《新疆教育》2012,(14):40-40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以预习新课——讲授新课·一练习巩固为目的的一种固定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探究未知的能动性,客观上导致了学生思维的依赖性和惰性。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同学的主动参与程度。新课程要求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主动全面的参与学习,使学生在自主体验中感受数学,提高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一贯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即复习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即使在学习环节中注重了“预习”,也是为了更好地“讲授新课”,为了更好、更快地让学生接受“新知”。但久而久之,客观上导致了学生思维的依赖性和惰性,因而也就根本谈不上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那就丧失了创造力。因此,新的数学课程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一、教师转换角色,强化以活动为主的数学教学新理念。新的…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的基石,然而,在高三数学复习中部分教师却重解题、轻概念.针对上述现象,以下是笔者在高三教学中对概念教学的几点反思.一、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常被忽视高三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容易题上出错、难题没有思路的情况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大多为概念理解不够深刻,不能灵活运用甚至是概念混淆等.很多问题基于新课学习时对概念掌握不够透彻,高三复习环节对概念复习巩固不够,导致学生解题综合能力上不去.  相似文献   

19.
新课导入是一节课的教学开端,是组织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通过精彩的、有效的新课导入设计,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小学生在兴趣驱使下,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效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与学习习惯。通过体验式导入、生活化导入、互动式导入三方面分析在小学数学新课导入教学上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即“复习新课一讲授新课一练习巩固”。即使在学习环节中注重了预习,也是为了更好地讲授新课,为了更好、更快地让学生接受新知。久而久之.客观上导致了学生思维的依赖性和惰性,因而也就根本谈不上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以致于丧失了创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