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等职业院校设立的公共基础理论课,是一门必修课。然而目前"思修"课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高职院校的"思修"课可以从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此门课的实效性与科学性。通过课程改革,"思修"课将能够更好为职业教育服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修"课采用全国统编教材给我院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留下了探索空间。为了更好地推进"思修"课的教学改革使其切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提高教学成效,我们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途径三个方面对"思修"课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民办高校"思修与法基"课,只有贴近时代脉搏和大学生思想实际开展教学改革,才能充分发挥这门课的教育功能,从而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效果。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改革课堂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帅全局,融入多种形式教学方法;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方向,创新多途径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与法基")课程是当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当中一门主要课程,其主要是对高校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道德与法治的观念,提高基本道德素养与法律认识,解决在成长当中的各类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思修与法基"课程是一门具有鲜明实践性特征的课程,这也是它与其他  相似文献   

5.
大学新生第一学期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而大学生对该课的学习误解及其因素较多,因而,如何改进授课效果,需引起高校老师思考,借鉴一切有益"思修"课的新思想理论、新观念和新方式;教学内容可具有适当的"不确定性",为学生的再思考、再实践、再提炼,留有余地;注重学生本身的需求,倡导学生实践感受,提升"思修"课的教学效果;考核时,重视学生掌握知识概念与应用的有机结合。为此,本文从课题改革、主动社会实践、德智互动和全方位整体考核等方面,提出几点较有效的讲好"思修"课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6.
从哲学上研究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具有本根的意味。在哲学上,实效性概念具有特殊含义,要提高"思修"课教学的实效性首先要正确理解实效性的哲学内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低下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师缺乏教学的形上意识与实践理性,因此要真正提高"思修"课教学的实效性,其前提条件是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形上意识与实践理性。  相似文献   

7.
对大学生在道德方面存在的"知行背离"现象,不能采取"存在就是合理"的态度。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并非是一些人所说的知性德育,而是大学生轻视道德修养导致的德性缺失。《思修》课教育应通过"做人"的教育调动起学生德性修养的动力,以此提高《思修》课教育中的"知行一致"效果。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精神正式进入教材,"思修"课的教学要探索出一条将"十八大"精神尽快转化为学生的实践行动的道路。在"思修"课程实践教学中,要加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自觉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9.
教学专题的设置要本着根据性、同质性、稳定性和前瞻性要求,注意处理好思修部分与法基部分的关系、表面热闹与课堂实效的关系、知识性学习与提高素质的关系、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思修>课作为高校思政课的核心课程必须提高其教学的实效性.那么,增强<思恸课教学实效性,理论联系实际是关键,创新课堂教学手段与方法是重要保证,实践教学是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学生安全和学校稳定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通过实践经验的总结,论述了如何通过将《思修》课堂教学与学生教育计划有机结合,与实践结合,将《思修》课成绩与学生日常行为关联等形式,让《思修》课程生活化,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充分发挥《思修》课程在学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是高校“两课”的主要课程,是每个大学生的第一必修课。但目前“思修”课的教学中存在着学生不重视、学习兴趣不高、教师深感难教而不愿教的现状。本文提出改变现状的对策:教师必须要树立与现代教育思想相适应的教学理念;强化“思修”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催生、激活应用现代教育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自从新课改方案整合以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出现一些问题,即整合之后的思修课的削弱,这并不符合新课改的目的。文章仅仅从导致法律部分教学削弱的教师基础提出问题,分析提升思修课教师法律素养的必要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应采取的措施,从而达到"思修"课教育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4.
就复旦大学陈果老师上课视频走红网络事件,分析她能够将乏味"思修"课变身"心灵鸡汤"的原因,并据此展开对高校教师素质以及高职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把"水课"变成"金课",这是当前推进教学改革、加快一流本科建设的发力点。本文首先简要回答了什么是"水课"、什么是"金课";然后,从低阶课堂、灌输课堂、封闭课堂、重知轻行、重学轻思五方面论述了"水课"之"水",从高阶课堂、对话课堂、开放课堂、知行合一、学思结合五方面论述了"金课"之"金";最后,从转变教学本质之观、教学理念之观和教学原则之观等教学"三观",以及从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教学"三基"两方面,论述了如何给课堂教学挤"水"添"金"、淘汰"水课"、打造"金课"。  相似文献   

16.
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侧重于"知、情、意",思品课侧重于"行".在小学阶段,不要将个体"心理"和"行为"硬性分开,应将两门学科整合,改为"心理与行为"课.要想对学生发展有所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放弃心理学"专业"的面孔,侧重从小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渗透心理辅导;思品课应从突出"思想"而转向突出"行为引导",思品课只有从心理学角度引导,才更能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心理课与思品课合并为"心理与行为"课,符合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7.
李霞 《教师》2014,(1):79-79
正明理、激情、导行,是品德与生活课三位一体的任务。三者紧密联系,互为促进:明理是基础,激情是深化,导行是目标。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讲"与"思"的继续,是学生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品德与生活课的最终落脚点是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导行呢?一、榜样导向法榜样导向法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在教学中如果运用得当,对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根据小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教师要充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化教育大趋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方向(本文思想政治理论课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文通过蓝墨云班课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下文简称思法课)的具体应用,探讨蓝墨云班课对思法课教学的积极作用。同时需要加大蓝墨云班课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思考和解决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思修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红色资源融入思修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中,能够使大学生对革命历史以及革命传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本文着重探讨红色资源融入思修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微课是以简短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学科中的重要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网络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新手段。当前,微课在《思修》课的教学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高校教师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双边活动、教学途径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以利于克服微课教学中的僵化和不足,充分发挥微课优势,增强思政理论课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