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构想后,"一带一路"成为中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中国新时期经济发展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新机遇,将对世界区域贸易格局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一带一路"倡议对缓解全球性的经济发展乏力,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化解地区矛盾,实现各国共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通过对"一带一路"给中国带来的经济效应以及"一带一路"对区域贸易格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来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习近平相继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此后"一带一路"的概念逐渐被大众所熟知。"一带一路"不仅是一项经济合作战略和一个空间概念,还是用文化把现实、历史以及未来联结起来从而使中国走向全球化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倡议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倡议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发展大局,在充分考察国内外局势后作出的重大决定,是习近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创新实践,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勾画出可行路径和路线图。"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对外开放的内涵,拓展了对外开放的领域,同时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进而推动改革开放全方位深入发展。而推进"五通"的实现、树立共同体意识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有利于增进中国与邻国和其他沿线国家的政治互信,为提升丝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相互交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2013年9月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合称"一带一路",现已是中国国家级顶层战略。距"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已过三载有余,该倡议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全世界各地媒体对它做了超过650万篇报道。过去三年多时间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打造颇有成效。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工业、人文交流,互动项目随处可见。有数据统计,在"一带一路"这条经济大走廊上,沿线国家间相互合作国别紧密度最高的是中国与俄罗斯。对中俄之间合作成果,俄罗斯大众传媒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评价作简要统计。  相似文献   

5.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与完善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目前,全球已有百余国家与国际组织参与其中,这对世界各国密切合作、共同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一带一路"的提出为我国跨文化交际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以及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从"一带一路"背景出发,对新发展环境下我国大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发展趋势。为了促进各国各领域的进一步合作,中国政府于2013年开始实施"一带一路"倡议,进而在2016年提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民族地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点。作为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民族高校应抓住机遇,并积极融入到"一带一路"倡议。为此,民族高校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定位办学方向;应具有全球意识,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应保持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由于中国的迅速崛起,美国对中国的戒心与日俱增,对中国的遏制也是日趋紧迫。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外交战略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中国的经济外交引擎,而且发挥着团结全世界各国,打造命运共同体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鲜明的互惠共赢特色完全不同于美国的霸权主义色彩,它不仅是世界经济的新的重要增长点,也为抵制美国全球霸权战略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统一战线是我党的三大法宝之一,在中国发展的新形势下,发挥好"一带一路"全球的大统战作用,能打破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争取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融合发展思想提到新高度,转型发展、创新驱动、提倡"互联网+"是促进融合发展的举措,"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相关各国融合发展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融合发展构建世界新秩序的"中国智慧",融合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规律之一。现代职业教育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的产物,关联行  相似文献   

9.
《大连大学学报》2019,(1):112-116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大连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本文着力探讨"一带一路"视域下利用大连本土艺术——辽剧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策略,并努力使辽剧成为促进大连文化产业发展的品牌。  相似文献   

10.
扬帆正当时     
正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了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并于此首次对外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畅想。同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二者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以加强传统陆海丝绸之路沿线国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倡议与新发展理念相辅相成、高度契合,它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得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共同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一带一路"建设为新发展理念提供了崭新的实践路径,新发展理念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一带一路"倡议与新发展理念的现实对接,为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思想引领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倡议对跨境高等教育发展提出新的机遇与挑战,它呼吁区域质量保障组织消解各国之间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边界。亚太地区质量保障网络(APQN)具备胜任这一使命的有利条件:APQN的目标和行动与"一带一路"区域高等教育相适应;APQN的质量保障框架有助于"一带一路"区域高等教育融合;APQN的信任机制维护"一带一路"区域高等教育流动。从理念上看,APQN和"一带一路"倡议都聚力构建命运共同体、坚持可持续发展、维护多样性发展以及深化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话题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有关"一带一路"倡议与旅游业发展研究的综述却相对缺乏。"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旅游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为探索"一带一路"下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路径,丰富此领域研究成果,以归纳总结、比较分析和定性研究方法,进行"一带一路"与旅游业发展研究综述,并探讨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14.
冯倩 《科教导刊》2019,(10):5-6
"一带一路"倡议为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道路,而国际化人才成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关键,由此助推了教育国际化。近年来,倡议带来的机遇与平台,使地方高校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本文以国际化发展为切入点,概述了"一带一路"倡议下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的特点,通过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下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的现状,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下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对策,旨在说明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性,以期指导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5.
《邢台学院学报》2019,(2):68-72
"五通"是"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重点,五通指数是对中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进程的记录和监测,动态反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进展。印度莫迪政府虽未官方回应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然而通过五通指数的测量,得出印度基础设施不足拖累中印设施联通的合作进程,印度信贷体系缺失拖累中印资金融通的合作进程。莫迪政府执政以来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发展,携手"一带一路"合作存在共赢效应,中印"一带一路"合作前景应从加强政策沟通、挖掘"一带一路"经济内涵和建立摩擦协调机制三个方面侧重展开。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就此拉开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序幕。"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是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9月和10月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的重大国际倡议,得到  相似文献   

17.
正"孟夏之日,万物并秀。"5月14日,万众瞩目之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正式在北京拉开帷幕。这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取得丰硕早期收获后的进一步推进性举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逆全球化思潮抬头,而共建"一带一路"就是促进全球和平合作与共同发展的中国方案。因此,"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提出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这是我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期推进对外开放事业的总体构想,其目的在于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打造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实现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近几年,"一带一路"倡议在政治、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而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与沿线国家共建"一带一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也面临诸多新挑战和新问题。以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困境,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持续性发展的对策,以期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合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理论贡献,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基石。"一带一路"倡议思想的提出贯彻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要义,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人民主体性诉求以及共商、共享、共建的价值追求,遵循了唯物史观谋划社会发展大局和把握历史进程大势的整体观,深刻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及我国改革发展的相关实践逻辑。"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创了新局面,而且为世界的均衡发展带来新机遇;深入研究"一带一路"的丰富内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